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1 13:58:21| 人氣4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是我秘密的生命圖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我在極力想顛覆過去的社會約束的同時,卻也陷入新的困境。

生活在過去好像比較容易,人的一生被許多傳統的禁忌、命令所決定,不論是家庭關係,甚至到社會階級和性別角色,都逃不開傳統紐帶的束縛。

傳統社會嚴格的制約雖然限制了個人的選擇,卻也提供人們確切的認同感及穩定感。十九世紀前的生活模式,人人大多為日常生活的「生存」而奮鬥,而個人的首要使命,不僅要讓自己活下去,還要維持往後世世代代的延續,因此個人的選擇並不重要,就算是婚姻大事也不會考量個人的需要,而是基於經濟需求或整個家族的延續。

舉個例子來說,對於一個十九世紀前的個體,何謂幸福?幸福就是相信國家,相信宗教,相信只要努力幹活,成家立業,兒孫滿堂,死後還能上天堂,這就是所謂的幸福,而且大多數人也不會懷疑這樣的信念。

然而,在這個世紀裡,發生了怎樣的轉變?人們大部分已經可以擁有足夠的收入(而不僅僅只是溫飽而已),並且擁有自我實現的可能性。似乎,我們已從傳統的束縛及義務中解放了,但也即將步入深切的內在孤寂,因為我們失去了傳統社會所給予的安全感,及既定的社會角色。雖然不用再為日常生計奔波勞碌,但生命意義的追求卻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大家開始問,「我是誰?」、「我從哪來,又將往哪去?」,這將不是存活(活下去與否)的問題,而是一種深怕「無意義得活著」的恐懼。難道這是我們極力擺脫舊式束縛的懲罰?懲罰這些「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我們,使其找不到自我地位及身心安頓的企求。

顯然地,我們開始需要藉由一個人或是一些人來尋求自我的認同,也就是說,尋找知心好友,一個愛人,組一個家庭變的相當重要,舉愛情來說:一段親密關係的建立,必須經由不斷的對話、協商、顛覆、重新認定的過程,最後才能達到彼此所期望的目標,這同時也是一個自我認同的過程。因為我們會不斷去思考彼此的生長背景,和對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及未來的希望,透過傾聽、失望、尋求對方的認可、包容及接納對方中尋求「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接下來這段的確會有點離題,但我還是要說。靈魂的觸動—而誰又能真真切切的貼近你的靈魂?應該只有你深信且摯愛的那個人了。只有在面對他時,你自身的靈魂才會自然會全盤托出且不作假,雖然那個摯愛可能會背叛你、離開你,但是你的靈魂是不會欺騙你。只有真真切切的愛過,才會相信那個最深沉的自我(靈魂)的存在,因為只有他,只有他,才能讓我們貼近靈魂的輕柔。

台長: Resplendir
人氣(4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