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2 00:50:00| 人氣3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路徑就是目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將個人意志加諸於事物之上,事物就不會成為支配這種人的主人,最後,偶然的出現就會呼應我們最深切的需求。」尼采是這麼說的,以前我總想不透這句話的涵義,難道人的自由意志強烈到可以左右意外的出現?顯然地,我原本的猜測是錯的!

直到最近,升上大三,也得好好打算未來。思緒飛到兩年多前,沒考上嚮往已久的外交系,心裡總有些悵然,也哀悼自己離「外交官」的目標越來越遠,甚至在大二,還決定專攻「經研所」,由於系上雖名為政經系,但在實際的課程安排上,仍以經濟為主;加上我的在校成績也不差,為了方便起見,就決定往經研所努力,想當然而,此時的我,完完全全把最初的夢想-外交官拋諸腦後了。

上學期,決定終於自我,專心往「外交官」的目標邁進,此時,政經系不再是個意外,因為我重新拾回自己的目標,將政經系的學習環境、教學風氣轉化成自己的工具。

然而,以上這段到底跟尼采的話有何關係?如果我是個沒有目標的人,一個不帶自我意志上路的人,考上政經系就真的是個意外了,於是我就會誤入歧途、走冤枉路。可是當我有了目標,意志就會將無意間遇到偶發事件轉化成自己的工具,大自然讓我們遇到偶發事件,我們的意志再依照預定的目標轉化利用這些事件,於是,偶然不再是偶然。

當我沾沾自喜於自己最終還是能追求最初的夢想時,總是有一些人,諸如:我的父母、好友,不斷地嘗試說服我改變這個決定,他們認為我這兩年多來,念經濟念得好好的,也花了不少心血,為何還要自找苦吃,去轉攻另一個較不熟悉的領域;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甚至無情得打擊我,說我考得上才有鬼!

本來我還心想,如果最後自己什麼目標也沒達成,過程中的努力只會是個笑話、一種時間的浪費。然而,前鎮子在米蘭•昆德拉的《不朽》中,讀到一段話,雖然有點老套,但卻為我注入一劑強心針。他說:「道路:一條人們用雙腳踩踏的土地。馬路和道路的差別不僅在於馬路是給車子用的,而且在於馬路只是連結兩點的一條線…道路則是對空間的讚美,每一小段都有自己的意義,邀人駐足留連。馬路成功地讓空間失去價值,拜馬路之賜,空間在今天只是前進的阻礙,只是時間的損失。」

我心想,何不把到達目標的生命歷程當作一條道路,而非馬路。如此一來,到達前的過程本身就是有目的的,自然會有繼續往前走的慾望。換句話說,大家想必都有過通勤的經驗,就算這段路程只有五分鐘,當你只是一心想著到達上班或上學的地點,當前的時刻無論如何都會變得相當無聊。

目標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找出正確的道路,搭上正確的電車,對此作出一連串的決定。因此,完全沒有目標,道路就失去意義,但是目標必須照亮現在的道路,必須是現在的一部分,否則道路會令人難以忍受。

就像童話故事般,遙遠的目標不一定都能達到,Odysseus最後雖然幸運的找到回故鄉的路,但是卡夫卡《城堡》中的瑟夫就一直沒找到通往城堡的路。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該到達的地方,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達成,更不是到達終點就會有快樂。學過音樂的人都了解,如果為了成為一流的鋼琴家而彈,這叫練琴;一觸碰琴鍵,就感到無比愉悅的人,才是彈琴。如果一直期待在終點才有快樂,通常就無法在那裡找到快樂。

爸媽,我現在辛苦得很開心!!

台長: Resplendir
人氣(3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