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1 17:55:39| 人氣4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要自由!?也要親密關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邁向現代化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將自我從舊式的社會關係中抽離,隨即產生的是,複雜的經濟體系、都市化、高流動性,我們同時也在進行著個體化的過程,每個人也開始承受自我及他人的期待,期待在限制外去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

作選擇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我從小就生活在更多彈性、更不受拘束的環境中,加上我家的分工方式—我媽是內政部長、我爸是行政院長、而我是總統的情況下,從我有判斷能力開始,就開始在生活上的眾多層面作選擇,諸如:電視要看哪一台?週末要去哪玩?買什麼樣的沙發?去吃哪家餐廳?不過,這些決定對我來講都不算困難,雖然這些決策最終會間接或直接影響到父母,但是通常爸媽只要我還好好活著,至於做什麼決定,他們都會欣然接受。因此,在快樂的三人小窩裡,我倒是挺愛掌握「選擇」的權力,反正我可以不用考慮其他人的期望及標準,還可以一次幫三個人作決定。

然而,我倒是很害怕到「另一個家庭」去做決定,這個家庭也就是我將來的婚姻,這裡頭所牽涉到的層面又更廣闊,諸如:家具的擺設、車子的品牌、生幾個小孩或要不要生小孩、甚至是小孩的教育,這些問題開始讓我覺得不勝負荷,因為這些決策最終會深切地影響到另一個人,而且這個人在另一個環境中成長,腦子裡有著相異的思考、價值觀,而且不僅我的決定必須受到他的限制,他本身也受到其工作及社會地位的制約,可想而知,這種複雜的決策過程如果處理不佳,最終是會走向爭執,甚至一拍而散的結果。

社會雖然給予我們眾多可能性,卻同時也伴隨著限制及壓力,也就是個體化和婚姻或者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接下來我主要是談婚姻),當每個人都想專注於自我的追求,那麼和別人一起分享生活的可能性是否會降低?大家都想捍衛自己的選擇,最終是否只會導向猛烈的爭吵或分開?既可以保有自我的生活,且同時可以和另一個人共組家庭,這種理想,有可能實現嗎?

記得在一本書中看到所謂的「後浪漫」關係,也就是舊有的束縛全都消失,只有自我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生活可以自由決定,也就是說,本來只存在於生產關係的市場中的契約訂定,也將擴及到家庭及婚姻的層面。此時,婚姻中會產生衝突是難以避免的,因為有太多的選擇,諸如:誰主內?誰主外?或是大家都主外?家是如何分配?是否要懷孕,如果決定要當頂客族,是男方還是女方去結紮?

以上所提到的一些選擇,並沒有哪一個答案是對的,或是哪個答案是錯的標準,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且接受不同的成長過程及社會限制,也難怪有越來越多的怨偶,在婚姻相處的過程中,嚐盡被誤解的痛苦。

在人人都強調追求自我的同時,還有多大的空位可以容納另一個「他(她)」呢?

台長: Resplendir
人氣(4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