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02 17:13:33| 人氣3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男性真命苦系列】--好好當個「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呼呼,【男性真命苦系列】的完結篇大公告成,然而,文章結束並不代表男人的痛苦已告終結。

首先,我還是想來刺激各位一下,【男性真命苦系列】一直強調男人女人所遭受到的壓迫是不同的,因為社會規範一方面壓迫男人,一方面又給他糖吃,並灌輸男人一個觀念:「因為你是男人,這件事不由你來做,還有誰適合,女人嗎?當然不可能,她們是次要的。」相反的,女人是被告知:「你就是個弱者,你不夠格,你沒有能力,你一定要受壓迫。」由此看來,很多男性正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他對社會制度規範又愛又恨。

再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讓讀者們明白男人內心世界矛盾的情感,很多男人從小就被教導:「你是個男人,你不許害怕。」因為男人代表勇敢,是個強者。所以「恐懼」對於男人來說,他們會認為不自在,尤其當他們真的恐懼的時候。相對於女人,她可以大聲說出「我很怕」,而不必在意被冠上「峱種」的稱號。

一個「英雄本色」的皇冠讓很多男人喪失了某些權利及個人特質,如:害怕、創意…,【男性真命苦系列】正是經由家庭到社會的脈絡,讓男性試圖去了解父權體制如何滲透我們的思想,並帶來男性人格的扭曲。中心主旨也提出「男性自覺」的理想,主要就是將每個人都當成「獨立」的個體,盡量忽略性別差異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天生的自我,也渴望實現它,然而,卻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社會化(包括文中強調的父權制度),因而產生數種不同的面對方式,有人選擇完全順從社會制度,「平平安安」的過一生;有人採取激烈的手段,突破社會的限制,朝向自我去發展;還有另一種人,他尋找漏洞及平衡,讓自我好過些。想當然而,大多數人都將自我設限於社會框框裡,也就是第一種人;一小群人自覺性較高,積極尋求平衡,但很辛苦;極少數人,選擇跳脫傳統社會的意識形態,當然這需要大智慧。

而我僅是個在自我及社會規範間尋求平衡的人而已,過去這幾年來,我重複的反省理所當然的社會結構,也關注結構下受傷的人們。

當男性成了我關注的對象時,我總會鼓勵他們說出脆弱的感覺,分享的對象也不僅僅是心理治療師,還須擴及親密的伴侶及父親。

男性是該好好去關注心理層面了,套句讀者Lakatos的留言:「下層結構決定上層結構」,台灣數時年來的經濟奇蹟,造就了經濟的繁榮,卻也產生忙於工作、不回家的父親;在家苦苦守候的母親;被母親視為情感寄託的小孩;無法和父親有真實接觸的男孩,如今,經濟水準提高,男性是否應該停下腳步還想想,自我是否受到社會結構的傷害及扭曲,同時,並思考何謂生命的終極價值,如此一來,男人的心才會豁達、自由…

台長: Resplendir
人氣(3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