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20 19:51:06| 人氣3,9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往內心探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早前上映的電影《功夫之王》(The Forbidden Kingdom),正是從《西遊記》取材而成。

 

  故事講述美國少年傑森是中國功夫迷,經常到唐人街一家收賣店購買中國武打電影,但現實中他卻經常被幾名流氓欺負而不敢反抗。一次,流氓威逼傑森帶他們到收賣店,然後從年老的老闆身上搶奪金錢。老闆反抗,卻被流氓頭領錯手開槍打中,在命懸一線之際,他委託傑森把店內一根漂亮的金色棍子交還給其主人,傑森還未問清楚,流氓已衝過來企圖滅口,他唯有拿著棍子就跑。跑著跑著,那根金棍子忽然把他牽引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此地山明水秀,風光如畫,卻有一群身穿盔甲的人要來搶傑森手上的金棍子,幸好精通醉拳的魯彥剛巧經過,出手拯救了驚魂未定的傑森。從魯彥口中,傑森得知這裡是一個神、人、魔共存的國度。千百年前美猴王大鬧天宮,被玉皇大帝招安,封為齊天大聖。但驍勇善戰的天兵將領玉疆戰神一直猜忌猴王,於是藉口和後者切磋武藝,騙猴王放下法力強大的金剛棒,乘機施法令他變成石頭,從此玉疆戰神稱霸天庭,瞞著玉帝於凡間橫行霸道、欺壓百姓。而於此事後不知所縱的金剛棒,正是傑森手上拿著的金棍子!

 

  唯有用金剛棒才能解救猴王,只有猴王才可打敗玉疆戰神,而傑森也必須兌現承諾把金剛棒物歸原主才能返回自己的世界,於是傑森就無奈地和魯彥出發前往戰神的宮殿,路上還結識了佛法和功夫同樣了得的默僧,以及欲向戰神報滅門之仇的金燕子。魯彥和默僧擔心不懂武功的傑森會被殺,所以一起教他功夫。

 

  他們四人穿越了荒山野嶺,通過了萬里黃沙,與戰神手下激戰連場,幾經艱苦才到達戰神宮殿附近。不過還未到達目的地,魯彥便因身中敵人暗箭而性命垂危。傑森為救師父,隻身獨闖戰神宮殿,希望取得可令人成仙不死的仙藥,卻不敵戰神手下猛將,幸好默僧、金燕子及時趕到助陣,奪得仙藥,救回魯彥,並以金剛棒解救了猴王。最終,猴王擊敗戰神,讓玉帝重掌天庭,恢復天下太平。

 

  完成使命的傑森得以往回自己的世界,天上百年、人間一剎,經歷了這麼多事,現實中好像只過了幾分鐘,還見到流氓追來滅口。傑森遂使出所學功夫,懲戒流氓一番。而收賣店的老闆幸好沒被射中要害,得保性命,對傑森成功把金棒物歸原主甚感欣慰。

 

  電影所描寫的鬼神和天庭,並不合乎佛教的世界觀,但有一點倒是沒錯的:世俗所信奉的「神」和人一樣擁有貪著、瞋恨、嫉妒、傲慢等煩惱。因為所謂的「神」只是前生曾作一定善業而獲得殊勝福報的眾生,其本質仍是凡夫,不僅沒能力帶給我們恆久的福樂,有時還會因其喜怒無常而帶來麻煩。世界各地的神話中,都有神明加害人類,乃至神祇之間爭鬥的記載。因此,佛法從不鼓勵人們崇拜神明,而強調人應自求多福。《西遊記》作者和《功夫之王》編劇當然沒見過天界是怎樣,只是把人類社會互相鬥爭、爭名奪利、成王敗寇的情形投射到「天上」罷了,而這些行為都是貪瞋等煩惱的體現。

 

  有人把《西遊記》中的猴王詮釋為「心猿」,《西遊記》正是隱喻透過馴服本來任性的心猿,從而得到智慧和幸福的過程。不過,在《功夫之王》中,筆者覺得猴王所象徵的是人性。猴王最初狂野不恭,覬覦天福,大鬧天宮,被戰神加害後才覺悟前非,打敗戰神,和其他天神和諧共處。所謂「性相近,習相遠」,一切眾生都有趨向至善至美的潛能(佛性),可惜累世的後天熏習所形成的習氣(慣性),或多或少影響到我們這種潛能的發揮。不過,只要有適當的因緣(條件),善性必可被重新引發。

 

 

  若說猴王代表善性,傑森就是讓我們看不清善性的塵思俗慮。傑森在自己的世界時,終日活在功夫片的幻想中,對著流氓卻只能啞忍而不思對策;來到另一世界後,又不願面對渺不可知的未來,這時魯彥教訓他說:「你來自的世界才是夢境!要解救猴王,必須先救贖你自己!」這幾句話彷彿指出:不管你心目中的理想家園在哪裡,如今你身處此地,這裡的事情就是你要面對的現實。而要找到幸福,就必須先度脫自己的錯誤思維!

 

  現代心理學結合腦神經科學研究表明,人腦並沒有必然自私自利的神經結構。反之,每個人都具有同理心(empathy,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心)的素質。嬰孩的同理心最為明顯,他們看見別人身體某部位受傷,會撫摸自己的相同部位,或跑去擁抱媽媽尋求安慰,彷彿受傷的是自己。隨著年紀漸增,人我之別逐漸分明,開始與溫暖、柔軟、一味的本然善心隔離,引起不安全感和焦慮,進而產生追求延續(continuity)及趨穩(certainty)的渴望。渴望延續的表現就是執著萬有為常(永恆不變),趨穩的表現就是虛構自我為單一的實存本體。由此對「我」和「我擁有的」執著便與日俱增,成為更多煩惱的根源。為了充實「我」的實在感,我們渴望建立大量具象的「我擁有的」物品,同時以此滿足根門(感官)的慾樂。由於心靈上的快樂抽象而難以把握,具體的感官慾樂便成為了人生的目標和意義。

 

  我們就是基於上述種種假設、幻想、執著,建構出一套自以為是的宇宙人生運作模式,對自己、別人和世界抱持許多一廂情願的期望──期望自己擁有得越多就越快樂,認為這些快樂應該恆常持續,相信世事應該順著自己的心意而行……這些期望多來自昧於「無常」的愚癡以及「我」和「我的」貪執,可惜現實中往往事與願違。種種不合心意的人和事,或突如其來的轉變,讓我們覺得失望、委屈、被欺負,因此生起瞋怒、不滿或患得患失、憂愁苦惱的情緒困擾,造成無邊痛苦。

 

  即使得到夢寐以求的金錢、物質或慾樂,曾經興奮一陣子,過了一段時間便會發覺這些東西沒甚麼大不了,內心的空虛還未被完全填滿。不過,我們總以為這是因為財利物質數量不夠,所以追求更多、更好的東西,幻想得到後自己會如何快樂。不消說,我們又再陷入「期望─失望」的循環。類似的慘況我們都重複經歷過許多次,身心因此疲乏不堪,但從不懷疑自己的想法有問題,只管把問題歸咎於外在因素。這種不客觀分析也不接受現實的態度,就像傑森活在幻想之中而逃避現實一樣。

 

  魯彥首次教傑森功夫時,傑森老是想著從電影看到的功夫是何模樣,魯彥責備他有如盛滿水的杯子,不能再加添新水;其後又訓示他者要保持空靈之心,像水一樣,流到甚麼地方就如實展現成甚麼形狀。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不抱持既定觀點,如實觀照事物的智慧。

 

  當傑森一度對茫茫前路感到灰心和憂慮時,默僧勸告他「不要忘記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是一種常用的禪修技巧,意味著覺察自己身心的運作,藉此澄心靜意,放下固有思慮,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身體身陳代謝,思想念起念滅,哪裡有「我」?事物不斷生滅變異,怎會恆久不變?萬法各有因緣,豈能事事如意?財利物質等身外之物,如何令人心得著真正快樂?若我們慢慢熟習客觀看待事實,就能漸次根除不設實際的期望,減少不必要的煩惱;更可能發現這些錯誤的期望與煩惱,都是來自心底的孤獨、空虛、傷痛及不安全感。把心安住在當下,與這些負面感覺或煩惱坦然共處,過程中沒有標籤或排拒,只是覺察、承認、接納,我們會逐漸發覺一切都只是沒有實質的念頭,並將於廣大、開放、柔善的心性中煙消雲散。再者,在寬廣的心性中,我們比較容易洞悉自己和別人的共通點和相互連結,從而開展同理心或慈悲心,增進人生的意義感及價值感,消弭孤寂、空虛,轉化為暖熱與喜樂。

 

  由於篇幅關係,本文無法詳談藉禪修離苦得樂的具體方法,僅希望鼓勵大家踏出第一步,展開探索心靈的旅程──就像傑森(思想)在另一個世界(內心世界)中與戰神(煩惱)交戰、冒險尋找猴王(善性)一樣。雖然質疑自己習以為常的想法,尤其是動搖自己一直依賴的「我」和「我的」,最初會有自我不完整的焦慮和恐懼,但這是改變陋習的正常反應,只要我們鼓起勇氣,挑戰自己,深入心靈腹地,去偽存真,必能找到真正的幸福之道。



☆ 以上發表於《菩提月刊》第270、271期

台長: 主席
人氣(3,9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佛誕──誰的生日?
此分類上一篇:小故事大啟示 (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