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26 22:09:39| 人氣1,81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儒家經典中的養生之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港人之保健意識於此十數年間不斷提高, 近年更興起一股中醫熱, 本文即從儒家四書五經中, 摘錄出有資於養生之文, 並與有關之中醫古籍對讀互參, 復輔以其他醫學體系之相關學說作比較, 以証儒典之說合於醫理. 俾令讀者對我國傳統文化有更多認識, 且能掌握若干保健養生之法.

  儒家經典及其注疏卷帙浩瀚, 涉及養生之處不少, 本文僅就養性以養生、飲食得宜以養生兩方面討論.

一.養性以養生

  儒家之核心思想是「仁」, 韓愈《原道》謂「博愛之謂仁」, 仁是善心、愛心, 總括一切德性. 《論語.雍也》云:「仁者靜……仁者壽」, 唐孔穎達注仁者靜乃因「無欲故」,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曰: 「欲即聲色味臭安逸之樂……仁者善制其欲, 克己復禮」; 仁者壽孔穎達則注曰:「少思寡欲, 性常安靜」; 漢包威亦謂「性靜者多壽考」. 可見「性靜」是養生之其中一要素, 而要達至性靜則須清心寡慾, 兩者互為因果,《孟子.盡心下》也有言:「養心莫善於寡欲」.

  靜心跟寡慾都牽涉到「中和」此一概念,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傭》),「中和」即情感合宜宣洩, 合乎節度. 所謂「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凡事都不應不足或過分, 情感及慾望亦然, 不應壓抑或放縱. 故儒家從未主張絕情禁欲, 孔子以禮樂、詩文化人, 即是一種情感教育, 培養人「樂而不淫, 哀而不傷」 (《論語.八佾》)(注一)之情感; 孔子又說:「欲而不貪」(《論語.堯曰》), 提出適度滿足欲望而不縱欲.

  上述之儒家學說, 實皆自道德考慮出發, 君子欲盡仁義, 自當修心修德. 然而從中醫角度看, 靜心寡欲確有養生之功. 元忽思慧《飲膳正要》謂:「保養之道, 莫若守中. 守中則無過與不及之病」, 所言正是儒家之中和及「過猶不及」說.(注二) 蓋人之身心關係密切, 互相影響. 中醫認為每一種情感都和身體一種或多種器官有關, 若某類情感過度高亢, 即會傷害有關器官而招致疾患. 《黃帝內經.靈樞》云:「喜怒不節則傷臟」「心怵惕思慮則傷神」; 同經〈素問〉云:「暴怒傷陰, 暴喜傷陽」, 復更詳說各情感跟五臟之對應, 即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腎、思傷脾. 此外,《飲膳正要》謂:「怒不可暴, 怒生氣疾惡瘡」, 晉葛洪《抱朴子》亦言:「歡呼哭泣, 傷也」.
 
  由此可知人欲養生, 必須節制情感以避免傷身; 進而該保持心靈開朗愉快, 因「喜則氣和志達, 營衛通利」(《黃帝內經.素問》), 切記此處之喜指「恬愉」, 即淡然之樂, 蓋前文已提過大喜大怒俱為有害, 只有淡然之樂才能令身體氣血暢通, 增進健康. 《大學》有「心廣體胖」(心能寬廣自在, 身體也就舒泰)之語, 其理一也. 復次, 孔子提倡禮樂詩文, 實亦有此作用. 《禮記.樂記》載:「音樂者, 流通血脈, 動盪精神, 以和正心者也」, 其復有不同種類之音樂對人之心志產生不同影響之記載; 《黃帝內經》等醫籍也提過五音(宮、商、角、徵、羽, 分別相當於現代簡譜中的1、2、3、5、6)對人身之益: 宮音健脾益食、商音息怒寧神、角音解憂安眠、徵音通調血脈、羽音啟迪心靈. (中西醫皆有此說, 坊間均可見不少中西樂的保健音樂) 至於詩文, 由於能令人心靈愉悅, 故也有相類功效.

  同時, 西醫及藏醫 亦認為情緒對人體有影響, 且都主張人應保持心境開朗以增健康. 例如前者認為長期承受壓力、精神緊張, 將降低身體抵抗力, 令人易患感冒、心肺諸疾甚至癌症; 盛怒可致腸胃不適等. 後者更相信貪欲強盛能致氣病, 多怒性急能生膽病等, 因此鼓勵人修心養性.(注三) 凡此種種足證儒經所言非虛.

  慾望方面, 子曰:「少之時, 血氣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老也, 血氣既衰, 戒之在得(貪欲)」(《論語.季氏》)其實不論老少, 物慾及色欲皆應節制. 先談物慾, 人身器官有如機器, 使用過度則會損耗、損壞. 享受太多, 刺激感官太過, 感官機能便會衰退, 正如《道德經》所言:「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港人久視電視及電腦屏幕, 而致視力衰退(兒童問題尤為嚴重)即為一例. 再者, 由於五感與臟腑相連, 是以縱口目之欲不啻傷及感官本身, 更會損害臟腑. 《黃帝內經.素問》曰:「貪味則傷腑……縱欲則傷臟」. 依之所載, 貪色傷肝、貪聲傷腎、貪香傷肺、貪味則傷心脾. 甚至單是口嚐五味太過, 已可遍傷五內: 酸多則脾氣絕、咸多則骨氣勞而心氣抑、甘多則腎氣不調、辛多則筋脈沮馳、苦多則胃氣厚.

  至於色欲, 中醫最重視人身之「精」, 《黃帝內經.素問》云:「精者, 身之本也」狹義之精指由腎所生之精液, 有腎精始有髓骨筋脈皮肉毛髮, 故謂腎為先天之本. 縱色欲、精妄洩則腎虛竭, 進而百病叢生. 「入房太甚, 宗筋弛散, 發為筋痿」(《內經.素問》). 諸如視聽能力退化、記憶衰退、精神不振、心悸、消化及排泄不調、身體消瘦、四肢鬆軟, 甚至早衰(齒髮早落、顏色蒼老……)等. 西醫雖認為精液營養價值不高, 但也相信腎與腦下視丘、腦垂體、甲狀腺、植物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等有關, 故腎有問題可引起多種病變及令器官機能提早衰退. 藏醫也說房事無度, 可致眼功能衰退、暈眩等, 嚴重者更可致早亡! 因此節制色欲對養生甚為重要.

  然而孔子並未禁絕嫁娶及男女之事, 更主張「欲而不貪」, 其原意雖為傳宗洐後及維持社會型態和道德, 唯從養生角度觀之, 亦有醫理可尋. 中醫認為天生陰陽, 貴能相和相生, 而人承天地陰陽之氣, 使兩者相和則生, 失衡則病, 不和則死. 且天賦性器與性欲予人, 逆之則有違自然, 反害其身. 一如唐代醫書《醫心方》引《素女經》云「天地有開闔, 陰陽有施化, 人法陰陽隨四時. 今欲不交接, 神氣不宣布, 陰陽閉隔, 何以自補?」《抱朴子》亦謂:「陰陽不交, 坐致疾患」. 藏醫中更有一症名「精液結石」(藏文 Khu Ba'i rDe'u), 指男性因長期沒性行為, 引致精液阻閉不通、留結成石之尿秘症(小便閉塞, 也可能導致陽痿), 多見於少年、比丘及童貞者. 藏醫部份理論來自漢醫, 漢醫有否此症, 筆者雖識淺不知, 唯此仍足證禁欲無益. (西醫也主張適量之性行為有益無害)

  然則房事何為適度? 不同醫學體系有不同的看法, 僅是中醫已有多種說法, 如唐孫思邈《千金要方》謂視乎男性年齡而定: 「人年二十者, 四日一泄(精液); 三十者, 八日一泄; 四十者, 十六日一泄……六十者閉精勿泄, 若體力猶壯者, 一月一泄」;但《醫心方》所載密度卻與《千金要方》迴異:「年二十盛者日再施, 羸者可一日一施……六十盛者十日一施, 虛者二十日一施」. 西醫認為一般成年人大約每星期一至兩次; 藏醫則主張因男方體質而異……雖然眾說紛紜, 唯前文已述腎精之重要, 故仍以少為佳.

  此外, 無論物慾還是色欲, 急於滿足慾念之心, 和無法滿足時的憂怒, 均會讓人心浮氣燥、患得患失, 難以安靜心神, 進而引起身心諸多不調, 故《抱朴子》言:「汲汲所欲, 傷也」. 縱欲之害既廣且多, 求養生者務必戒之慎之.

  要言之, 養性以養生之道可概括為「善攝生者, 薄滋味, 省思慮, 節嗜欲, 戒喜怒, 惜元氣, 簡言語, 輕得失, 破懮阻, 除妄想, 遠好惡, 收視聽, 勤內固.」(《飲膳正要》) 儒家所說之仁人君子, 心胸廣闊、隨遇而安、不計名利得失、不怨天尤人、不好欲樂(具如《論語》所載), 自然能做到上述各點, 是以「仁者壽」其言有自也.



二.飲食得宜以養生
  中醫認為人身之健康長壽與否, 取決於先天及後天因素. 「先天責在父母」(《論衡》), 非我所能控制. 後天則有賴生活起居及飲食之習慣, 人身之維持與生長依靠飲食轉化之營養, (遂謂「脾胃為後天之本」) 故欲長生, 絕不能忽略飲食之道.

  《論語.鄉黨》載有一段關於飲食的文字如下:「食饐而堨, 魚餒而肉敗, 不食; 色惡, 不食; 臭惡, 不食; 失飪, 不食; 不時, 不食; 割不正, 不食; 不得其醬, 不食. 肉雖多, 不使勝食氣. 唯酒無量, 不及亂. 沽酒市脯, 不食. 不撤薑食, 不多食.」

  這段文字顯示了孔子的保健意識頗高. 「食饐而堨, 魚餒而肉敗, 不食; 色惡, 不食; 臭惡, 不食」是指食物變壞了, 顏色跟氣味都異常, 就不可再進食. 同經同章中另有「祭於公, 不宿肉. 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 不食之矣.」之語, 謂作祭品之肉不應存放多天, 否則便不應食. 歷代注疏多以宗教或禮儀角度釋之(事實上也該如此), 唯從保健角度看之亦理有固然.(注四)「失飪, 不食」則是指食物一定要煮熟才能吃, 同篇「君賜腥, 必熟而薦之」亦是同一道理.

  「唯酒無量, 不及亂」卻有不同的解釋, 認為是指多喝酒無妨或該少喝酒的都有, 本文不欲作章句上的考究, 只就中醫養生觀點之方便發揮. 《飲膳正要》曰:「酒味苦, 甘, 辛,大熱, 有毒. 主行藥勢(使其他藥藥性散發), 殺百邪, 去惡氣, 通血脈, 厚腸胃, 潤肌膚, 消憂愁. 少飲為佳. 多飲傷神損壽, 易人本性. 其毒甚也, 醉飲過度, 喪生之源.」藏醫也認為酒能使氣血暢通、壯膽、安眠、治氣病涎病, 但過量則可令人性情大變、暈倒, 甚至中毒痴呆.(注五) 可見喝酒有許多益處, 然不可多飲, 蓋其害處亦不少也.

  以上數點其實皆為一般常識, 引文中另有數點較特別而鮮受重視者, 值得留意:

  其一, 「肉雖多, 不使勝食氣.」:謂穀類之食量應高於肉類(據《論語正義》等注疏, 食氣指五穀之氣), 此話甚合醫理, 《內經.素問》云「五谷為養, 五果為助, 五畜為益, 五菜為充」明言穀類乃活命之資, 其他食物僅為補助、充益. 現代西方醫學考證, 人類之祖先原是草食性動物, 後來才兼以肉為食, 人之腸胃乃專為消化植物而設, 故茹素較易為身體吸收. 且不少研究都指出, 長期進食大量肉類, 容易患上多種疾病(如各種癌症, 心臟、血管、消化系統諸疾), 所以近年世界各地都流行素食. 即使在這股素食熱之前, 西醫早已提出「營養金字塔」作進食之指示, 不過不為港人所重而已.

  其次, 「不撤薑食, 不多食.」: 此語也有多種解釋, 有謂是不多吃沒拿走刺激配料的食物, 本文據孔穎達之注, 析其為二句「不撤薑食. 不多食.」即進食不取走薑, 不吃得過飽. 前者屬普通常識, 薑有解毒闢腥之用, 故常被用作肉類(尤其是海產)之伴碟; 後者則為本文欲深究者. 中醫一向主張飲食需取中傭之道, 切忌過飽過飢, 《飲膳正要》云:「飽則傷肺, 饑則傷氣」. 由於過飽會加重腸胃負擔, 並令血氣阻塞於腸胃, 不能運行全身, 招致疾患. 《內經.素問》言: 「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呂氏春秋.重己》謂:「味眾珍則胃充, 胃充則中大鞔(主要經脈受阻), 中大鞔而氣不達, 以此長生可得乎?」 最理想的進食方式, 應是「先餓而食, 食勿令飽; 先渴而飲, 飲勿令過. 食欲數而少, 不欲頓而多」(《飲膳正要》)即每天進食多次, 每次只吃至僅能充飢, 以免胃氣閉阻之虞.

  其三, 「不時, 不食」: 一般多釋其為不於正餐之外的時間進食, 本文則據陳永明教授之解法, 以其所含醫理更廣也. 陳教授釋其為「不吃不合時的東西」, 「不合時」指不符時令. 古時科技及交通不如今天之發達, 各種作物於收成之前與之後俱不宜享用, 古人也無法吃到非於其所處季節收成之食物, 「不時不食」 對彼等而言是必然之事. 今人則無此顧慮, 藉新科技種植方法及外地入口, 何時何地之食物皆能吃到. 但自藏醫之觀點看, 於正常時令生長之作物, 能量較於其他時間生長者為高, 若以科技令夏天作物於冬天生長, 則其能量不及自然於夏天生長者. 再者, 我身由我父母之精血所成, 因此特別容易吸收父母及其所居地常吃之食物, 不宜常吃外來之食.

  另外, 從「不時不食」推而廣之, 不同時令亦應有相應之食物. 這點港人稍年長者應略懂一二, 曉得於不同時候煲煮不同食物及湯水(如夏天煲冬瓜湯). 儒經中提及此類學問者, 例如《周禮.食官》曰:「春多酸, 夏多苦, 秋多辛, 冬多咸, 調以滑甘.」這不是說春天該多吃酸、夏天多吃苦……據《內經.素問》、《千金要方》、《金櫃要略》、《養生八箋》等醫書, 酸苦辛咸分別能益肝心肺腎之氣, 而肝心肺腎依次盛於春夏秋冬, 故謂「春多酸, 夏多苦……」若春天多吃酸、夏天多吃苦……則會令有關之臟氣過淫, 反為有害. 為抵消每季某臟氣之過盛, 並匡扶每季較弱之臟氣(脾肺肝心依序弱於春夏秋冬), 春天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夏天該省苦增辛以養肺氣, 秋季當省辛益酸以養肝氣, 冬季得省咸益苦以養心氣. (注六)

  更進一步, 每月每時均有個別合宜的食物,《千金要方》、《飲膳正要》等醫典內即詳載每月飲食宜忌. 如前者云:「(八月)可食韭菜、露葵」; 後者云: 「三月勿食蒜, 昏人目」「五月勿食韭, 昏人五臟」「十月勿食椒, 傷人心」「蟹, 八月後可食, 餘月勿食」

  除了上述三點外, 儒家中和及「過猶不及」之思想, 亦適用於飲食習慣. 前文已論及, 口嚐五味太過可遍傷五內, 陳繼儒《養生膚語》亦云:「多辛食則氣散, 多咸食則氣短, 多甘食則氣積, 多酸食則氣結, 多苦食則氣抑」 復次, 不從五味之角度看, 各類食物俱不宜吃得過量, 如《養生膚語》言:「多飲酒則氣升, 多飲茶則氣降, 多肉食谷食則氣滯」; 明賈銘《飲食須知》謂多食鹽令人傷肺發咳、失色損筋力, 麻油多食滑腸胃、久食損人筋肉.

  之前提及西醫認為蔬果有益健康(營養金字塔), 應該多吃. 然而就中醫觀點, 此等泰半為寒涼之食, 吃過量也無益. 何況即使多有益的食物, 吃得過量也會變成有害, 例如人參能補虛補氣, 被視為珍貴補品, 但服用過多則會引起失眠、神經衰弱、高血壓, 某些人更會出現皮膚病及腹瀉.

  談到人參, 順帶一提, 港人自行購買中藥治病進補甚為普遍, 但服錯藥之事也常有所聞. 實際上, 補品以至任何藥品, 均有特別之食用宜忌 (如身有實熱邪氣、胸肺氣塞者, 水腫、高血壓患者都不能服食人參). 應先請教醫師, 不應自行亂服. 《論語.鄉黨》載:「康子饋藥, 拜而受之. 曰: 丘未達, 不敢嘗.」孔子因不清楚他人所贈藥物之藥性, 故不敢亂食. 這是對待藥物的正確態度, 值得港人效法.


  由上可見, 儒家經典內隱藏了不少養生之道, 其道更與儒家所推崇之德性(如仁、中和)相通. 我輩若能貫通兩者, 則可身心並養, 性命相修, 臻仁人之境而收壽康之功, 一舉兩得焉. 諸有智者, 願能識之行之.



注一: 原文乃指《詩經》之旨趣, 唯孔子既推崇《詩經》, 也必欲學生接受此精神, 故筆者作此引申.

注二: 其實先儒早已洞見之, 如董仲舒於《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指出「能以中和養其生者, 其壽極命」

注三: 按此處所指之氣、膽, 與中醫所說者相類卻不全同, 恐繁不贅. 唯願讀者萬勿望文生義是幸.

注四: 同篇孔子「食不言」之語亦然, 既可謂是禮儀, 也可理解成少說話以幫助消化.

注五: 按此處所指之氣、涎, 與中醫所說者相類卻不全同, 於此恐繁不贅.

注六: 藏醫也認為口味須應時而變, 但具體內容卻跟中醫截然不同:春應多吃苦辛澀, 秋應多吃乾苦澀, 冬夏則多吃甘酸咸. (藏醫有六味, 即漢醫之五味加上澀)

台長: 主席
人氣(1,81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博物 |
此分類下一篇:世界曆法縱橫談 
此分類上一篇:「敬天、祭祖、祀鬼神、多禁忌」的今天香港版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