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02 01:43:34| 人氣1,95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快樂何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香港一著名諧星的新電影《長江七號》早前公映,片中他一反常態地以溫情為主,惹笑為副,成為兩岸四地的熱門話題。

  該片講述一名收入微薄的地盤工人周鐵,在妻子病逝後與兒子小狄相依為命,住在廢墟中一座破舊的狹小房子內。他們家徒四壁,全屋只夠容納一張床、一個櫃和一張桌子,很多日用品都是周鐵從垃圾堆中撿回來的;每餐只能吃白飯、分開幾天享用的菜餚和不知從哪裡得來的腐爛水果。雖然如此,兩父子仍有方法自得其樂。光是由周鐵抱起小狄上下移動,或一起比賽捉蟑螂,他們已經不亦樂乎。

  周鐵經常教導小狄要安貧樂道,堅守原則,再窮也不能偷不能搶,也不能說謊打架……他認為自己沒讀過書,所以才淪落至此。為了令兒子將來可以憑著知識脫貧,他連僅有的薪金也捨不得用,而用於支付小狄就讀高級學府的學費,自己每日午膳只吃白飯加幾條青菜,害得連工作也不夠力氣,差點被工頭辭退。

  高級學府的學生都是富家子弟,老師則多是勢利小人。上課講述志願時,某學生說要賺大錢,老師即大表讚賞;小狄說要做好人,老師卻不置可否……小狄在學校經常被瞧不起他的同學欺負和取笑,連老師也嫌小狄骯髒而與他保持距離,因此校園生活過得不怎麼愉快。

  學校中的一名富有學生,多番炫燿他新買的機械狗「長江一號」,令小狄十分羨慕,但他在玩具店拿著機械狗不放,苦苦懇求父親,父親也沒錢買,還責打了他一頓。當晚,一架停泊在垃圾場的外星飛碟起飛離開地球,遺下一個綠色球體,剛巧周鐵到來尋找有用的東西,發現了此一特別的「皮球」,遂帶回家給小狄。幾天後,這個「皮球」轉化成一頭外星小狗,令小狄父子又驚又喜。

  這頭外星小狗乖巧可愛,聰明聽話,表情和動作多多,本來孤獨的小狄視牠為忠實朋友,並替牠取名為「長江七號」。雖然小狄發現長江七號並無可以幫助他不受人欺負、測驗取得高分的超能力後,一度將牠拋棄,但最後小狄還是捨不得牠。可喜的是,一直欺負小狄的同學,亦因為長江七號而與小狄化敵為友。

  小狄因為花太多時間與長江七號玩耍,沒有好好溫習,導致測驗吃蛋,他怕父親責罵而用筆把分數改為100分。周鐵以為兒子真的取得佳績,高興不已,回到地盤四處向人報喜,更與質疑他兒子作弊的工頭吵架。後來周鐵發現測驗卷的分數確實經過兒子竄改,隨即向小狄問罪,小狄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誰知當天周鐵就在地盤意外墮樓去世!

  小狄傷心欲絕,十分後悔自己之前的不孝舉動。另邊廂,原來長江七號擁有修復物件的能力,雖然牠之前暗中替小狄修復舊風扇後已元氣大傷,但為了不讓小狄傷心,牠還是竭盡生命能量修復周鐵的身體機能。

  周氏父子再次團聚當然高興,但他們都不明白為何有此奇蹟出現,更不明白為何長江七號忽然變成一頭沒有生命的玩具狗。無論如何,他們都繼續過著正常的生活,與長江七號一起的快樂回憶永遠存在於小狄心裡。

  本片並無刻意說教,只是透過小狄與父親、同學、長江七號的相處,令觀眾感受到人情(尤其是親情)的可貴,同時明白財富並非快樂的關鍵。

  「情」也是佛法所重視的,不過佛法推崇的並非那種帶有強烈我執、我愛,混合著支配、執著、計較、要求、貪戀等煩惱,侷限於某些對象的「情」,而是沒有對象和時間地域分別的「博愛」或「大愛」,也就是「慈悲」!

  大多數人認為男女之愛是人情的極致,佛法則認為母愛才是愛的真正典範。因為母親對子女無私奉獻、不求回報,並將子女之苦樂視如自己之苦樂,與慈悲十分相似。南傳的《慈經》(metta sutta)說:「正如一位母親會犧牲生命保護她唯一的子女,讓其培養對一切眾生有一顆無界限的心,讓其博愛週遍世界,上下縱橫……只要是清醒的,都應維持這種思維。」

  當然,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一下子發大悲心,而佛法也沒有否定人情。慈悲的精髓在於同理心──為別人著想並予以饒益之心。無論親情、愛情、友情,都是對不同對象開展不同等級的關愛,都可被視作不同程度的慈悲。若能把這種情提升,就是佛法所提倡的「慈悲」!因此,世間的人際關係可以成為我們學習慈悲的老師,讓我們在不同類型的情愛中,學習如何以自利利他的態度與人融洽相處,促進彼此的成長。

  慈悲有甚麼價值?如果你嘗試過擁抱、撫摸嬰兒或小動物,乃至善待自己所愛的人,都會發覺你給與關愛的同時,也是接受溫暖!即使對方沒報答你,你自己也感受到付出本身就是收穫和快樂。佛法相信慈悲是眾生的本性,藉著情愛開展有限的慈悲,已足以令我們超越原來只注視個人的狹小目光,體驗到愛人如己的熱樂。莎士比亞名著《威尼斯商人》說得好:「慈悲不是出於勉強,它像溫煦的雨從天而降,化作雙倍的祝福──祝福施與的人,也祝福接受的人。」明乎此理,就不難理解為何周鐵能為小狄的前途而令自己受苦,為何小狄那麼疼愛長江七號,而長江七號又可以為小狄父子犧牲生命了。

  電影中的學生和老師以為苦樂是自來財富、物質或個人際遇,對於甚麼「做好人」的理想不屑一顧。然而,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獲得大量金錢或物質,最初的確有段短時間感到快樂,但這感覺很快便會消失,變回像平時一樣,甚至恢復過往對生活的不滿和失落。蓋這種快樂是由外在條件引起的,身體會適應其帶來的亢奮狀態,下次需要更大的外來刺激才能生起同等的愉悅。這就是欲望永遠無法滿足的原因。反過來說,人不論遇到多大的挫折,諸如破產或殘障,初期的確很沮喪,但一段時間後都能恢復正常的心態生活。這說明了真正的快樂並非依靠外在條件,而是源自內心的。

  「做好人」的要素──慈悲,正是減少內心憂苦、增進快樂的關鍵。研究顯示,不快樂的人多是自我中心、對他人懷有敵意的;相反,快樂的人多有心胸廣闊、願意接觸及幫助人的特質。另一方面,一切痛苦的根本是負面情緒,而所有負面情緒都是缺乏慈悲、不懂愛人如己的後果。例如我慢是喜歡壓倒別人,妒忌是希望他人失去福樂,瞋恨則是愛把錯誤歸咎他人,貪愛是從一己私慾出發而對其他人或事物投放不適當的感情……這些負面的情緒要麼造成心理上的痛苦,要麼發動錯誤的行為,造成實際上的痛苦。

  最近,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發表了一份包含三個項目的研究報告,證實了予人為善的確比獨善其身更快樂:第一項,請六百三十名美國人自用一筆錢或拿錢給別人後,以一到五級評分及描述自己的快樂感,結果顯示拿錢給別人者較快樂。

  第二項,評估一家公司的職員花掉三千至八千美元不等的分紅後的快樂感。結果,快樂感最高的是花較多分紅在慈善捐獻方面的人,其次是把三分之一分紅花在別人身上者,最低的則是一毛不拔的職員。

  第三項,研究人員給溫哥華若干大學生五美元或二十美元,然後要半數學生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另外半數學生宴請別人。根據兩組人的自述,後一組學生比較快樂。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快樂、避開痛苦,故所作所為都是為自己打算,特別是努力積存財富與物質,但實際生活中卻仍然是痛苦居多。從上可見,事實跟常人的邏輯相反,快樂不須以財物作為代價,而希望自己快樂便應珍愛他人而非自己──這正是慈悲的特質,也是周氏父子貧窮卻快樂的因素!




☆ 以上發表於《菩提月刊》第266期


 


 


 

台長: 主席
人氣(1,95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小故事大啟示 (四)
此分類上一篇:王維的禪佛因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