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5 14:30:59| 人氣6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傲慢與偏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西藏有位著名的仲敦巴尊者(Dromtonpa, 一○○五─一○六四),是《菩提道燈論》作者阿底峽尊者的大弟子。尊者有很大的成就,可以見到一隻大鵬鳥飛十八天所看到的範圍。他名滿藏區,弟子很多,但仍然非常謙虛。一次他單獨出去,碰到另一位法師,法師看他衣著和舉止都很平凡,只當是個初機修行人,遂為他講法,尊者頻頻點頭說好,法師很得意,想要尊者當自己的侍者。走著走著,法師發現很多人聚在一起,像要歡迎某個人似的,一問之下知道他們在等仲敦巴尊者,他再問:「尊者樣子是怎樣的?」「好像就是你後面那位。」法師連忙回頭問:「你是仲敦巴?」尊者答:「別人都是這樣叫我的。」那法師既震驚又慚愧,馬上走開了。

  這是多麼震撼和迷人的謙虛!我讀大學的時候,見過好些態度傲慢的教授,喜歡自讚貶他,自鳴得意;判斷主觀,堅持涉及不同觀點角度的問題有絕對答案,也不輕易接受別人意見;若遭到晚輩問難,便會大發雷霆,甚至對學生作出人身攻擊。另一類教授的言行並不囂張,然而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容光煥發、自信滿滿、「睿智」的眼神和笑容,仍然脫離不了「專家」、「教授」的自我形象。第三類教授則態度謙恭溫文,並不誇耀自己的學問,處處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沒有自認專家或老師的壓迫感。即使是享負盛名的學者,有時也會像一個初學者般,隨意向後輩說出想法和發問(請教),充滿著赤子之心。我個人欣賞第三者,他們與仲敦巴尊者都具有謙謙君子的風度。

  不過,有些同學會因為前兩者的表現而相信他們才華洋溢,乃至崇拜、仿效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在眾人面前做個瀟灑自如、引人注目的人物。的確,這種人最吸引人的注意,但我卻不太欣賞,因為其表現背後隱藏著我慢,而我慢又源於自卑(當然,不是擅長演說的人一定有這個問題,有否我慢是可以看出來的)。

  《成唯識論》云:「我慢者,謂倨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凡學習某種學問或技藝,包括學習佛法,常會在達到某個程度後,就覺得自己懂得很多,不欲再當虛懷的學生,而寧願做固步自封的「老師」。另外,在人生路上走了一段路後,我們也很容易覺得已見盡生命風光,開始為他人指點方向。想當然地認為別人經過的路我早已經過,我很了解當中的情況,對不接受自己指點的人心生不悅,完全忽略了生命之道人人不同、即使同一路上風光也千變萬化。

  所謂「滿招損,謙自益」,傲慢者總有因自負而掉以輕心、引致失敗的時候;虛懷若谷者,總會從別人身上學到些東西,豐富自己的生命。修學博大精深的佛法更是如此,《佛說法律三昧經》記載佛言:「天下愚人但見人惡不自知惡,但自見善不見人善,稱己智者皆非智也,……佛智廣大不可測度,見聞少少自以為足,用自貢高,豈智者哉?」佛陀還說,我慢者是難以領受法要的;舍利弗尊者也指出,行者若為少許成就自滿,反而會因此失去大利。以上都是顯然易見的道理,但我們往往受不了優越感的誘惑,單方面自命不凡以求得到高人一等的快感。

  我慢其實都是自卑的一種反作用。由於現代社會對心靈培育的關注不夠,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未能建立一個健康的自我形象,對人生沒有足夠的意義感,難以肯定自己的價值,害怕若不表現出有才華、有魅力,別人就會不重視他。更極端的是不管所作所為是否真的能令人讚賞,只管做完後自己覺得了不起就是。他們不斷努力搏取別人的欣賞和讚美(甚至奉承),如願以償的話便飄然輕舉,不然則覺得愁雲慘霧。如果完成了一件事情,就會覺得自己滿有價值;若有某事做不到,則會覺得一敗塗地,甚至千方百計掩飾、逃避自己認為的「污點」。

  這過程會一再重複,因為他們每次得到成功感後沒多久,空虛、失落、恐懼便再湧上心頭。如是者,他們終生被追求認同的衝動勞役,不自主不自由,沒有時間、精神追尋生命中更重要的東西(如愛),只去做一些表面的事情(因為內蘊的素質難讓人知,外顯的成就才會引人注意)。然而,這類人縱使做出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業,都只是外在的假象,其動機不過是出於自卑和恐懼,說到底還是一個失敗、痛苦的心靈弱者,毫無了不起之處。

  任何人都不想受欺騙,但自卑者由於對自我和他人錯誤評估,故對現實產生諂曲不實的理解,總活在自己如何不同俗流、他人如何技遜一籌的幻想中,正如《法華經‧方便品》所言:「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這常令我想起珍奧斯汀的著名小說《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確是形影不離的(雖然這大概不是此書取名的原意)。故事中的五姊妹,自小被教育要找個有錢丈夫,幸好最後都明白真愛的意義。自卑或自滿的人,同樣應該尋覓比虛榮更重要的東西。

  義大利心理學家Piero Ferrucci說謙遜「無異於哥白尼革命性的發現──我們並不是宇宙的中心」。這說法很妙,首先,人必須了解自己只是無數眾生的其中一份子,並非如想像般那麼重要;要承認自己有弱點,明白宇宙中任何人和事物都是不完美的──這是佛法指出的四點真理之一(四聖諦的苦諦)。明乎此,則不會以自己的侷限為恥、以自己的小成就為傲了。

  能好好活著,發揮自己,生命就有價值,不須要藉著勝過別人來證明;若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觀感,則不會有勇氣放棄自己塑造的誇大形象。《入菩薩行論.安忍品》對此有很獨到的開示:「受讚賞、享有名譽,不能令我們增福添壽、安康無病,有甚麼實際利益呢?……愚童若見到自己堆砌出來的沙屋倒塌,會悲極而泣;如果我為失去名譽而悲傷,不是跟那愚童一樣嗎?他人心生歡喜而讚我,歡喜是屬於他人的;如果說他人歡喜我亦歡喜(故我愛讚譽),那讚我和讚別人也是一樣,為甚麼他人讚賞自己的敵人時,我會感到不快呢?讚譽令心散逸,(令我起貪而)減損出離心,令我嫉妒有德之士,更摧毀我的靈性修行。因此,若有人想毀我聲譽,豈非救護我免於上述惡法?我本身是求解脫的,不應受名利束縛,那為甚麼要瞋恨解除我束縛(毀我聲譽)的人呢?」希望擺脫我慢束縛的人,可以每天花時間禪思上述內容,並於日常生活中時刻提醒自己,久而久之,將形成新的思維習慣。

  然而,對很多人來說單靠思維力是不夠的,還要依師學習禪修,以正念觀照內心,坦然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不受外境所轉而自滿或自卑。爾後進一步培養同理心、慈悲心,因為慈悲可以打開我們的心,超越自我狹小的目光,與他人發展出深層的聯繫,這樣就會感到人生有價值、自己有作為,堪能做到不卑不亢。事實上,正是因為缺乏同理心、慈悲心,沒有待人若己、愛護他人之心,才會產生我慢──壓倒別人的渴望。

  或許有人以為,去除引以為傲的心態會導致失去自信、變成自卑,但自滿和自信不同,前者是一種沒事實根據且過分的思想(自信反之),它和自卑一體兩面。修行的目的就是把自滿和自卑一併消除,建立更健康的自我形象。佛菩薩是沒有我慢的,而達賴喇嘛指出,菩薩的自我認同感比一般人更正面。菩薩因為有堅強的自我感或自信,才能產生強韌的意志力,犧牲自己、承擔種種難行苦行以利益眾生。(註) 德國物理學家及作家李哲騰堡(G. C. Lichtenberg, 一七四二─一七九九)也認為「自豪(於此可通於自信)是一種高尚的熱情,不會對自己的錯誤視而不見,反之則為傲慢」;更進一步,有人提出名譽是外加的,而榮譽(可通於自信、自尊)則是自足的。總之,不重視外在、浮淺價值,並不等於忽視內在、深層的價值。

  由於篇幅所限,我不能在此詳述禪修和培養慈悲心的方法。事實上兩者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禪修,還是跟從老師學習比較好。我僅希望本文能引起讀者對一些人生問題的關注,若有微許功德,迴向法界有情離苦得樂。




註:丹尼爾‧高曼編,李孟浩譯(1998)。《情緒療癒》。台北:立緒出版社。頁二四○。補充一點:凡夫的自信、自尊、自我認同當然有我執的成分(我執是指執著有永恆不變、獨立自生的主體),但佛菩薩在通達無我這一點的基礎上,圓融世、出世法,清楚自己的能力,生起慈悲心、度生意樂及方便而不執有實我,因此其自信、自尊也是清淨無染的(或者說,「自信」、「自尊」只是借用接近凡夫的概念來描述佛菩薩的這種證德)。佛陀證德中有所謂的「四無畏」,指無懼向大眾宣說自己所具功德及說法,也是自信、自尊的體現。




☆ 本文發表於《菩提月刊》246期

台長: 主席
人氣(6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寶林禪華開五葉──南華禪寺 (上)
此分類上一篇:中日淨宗的共同祖庭──玄中寺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