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29 17:11:35| 人氣7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男性真命苦系列】--我是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性別政治的課程中,老師提到生理性別(sex)和社會性別(gender)的關係,主要分成三大派別—傳統派認為生理性別等同於社會性別,兩者合一,且天然不可改變;女性主義激進派(一)認為,生理性別不等於社會性別,如同西蒙波娃所說:「女人不是生成的,女人是形成的。」;最後,女性主義激進派(二)強調生理性別等同於社會性別,都是被建構出來的,唯有贊同這樣的想法,才能真正逃脫二元對立的迷思。

本人是贊同女性主義激進派(二)的看法,就男人的性別觀來說,首先就生物性來討論,在體力、個性及生理的結構上,男人真的和女人有這麼大的差異性嗎?是否有某些男人的「男性特質」並不顯著,如果有這種男人的存在,傳統父權意識下,所型塑的期許對於他們是否不太公平?如果這些「枷鎖」仍強加在他們身上,並且和自身的期望有出入,這所引發的矛盾及焦慮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的一些提問牽涉到「生物決定論」的層面,舉個淺而易懂的例子,一個女人在生理上擁有子宮,就一定要生小孩嗎?她是否可以選擇不懷孕?或者,一個女人不孕,她就是個「失敗」的女人?這正是某些女性主義者強調的觀念—「要解放,就不能受生理奴役」,當然這一切也有可能都源於「社會決定論」。

我再舉個男性的例子,上帝賦予他寬闊的肩膀,是否就代表他無權選擇不要這麼打拼?如果他本來就不是外出工作的料,他是否可以在家當個「家庭主夫」、料理家務、照顧小孩,讓外出就職的老婆無後顧之憂,而不會被冠上負面的名詞—吃軟飯的。

這又讓我想到電影「喜宴」的情節,一位男同志為了符合社會規範而委曲求全,討了一個媳婦,和她生孩子,而背地裡仍和他的愛人私通,這又是一個為了顧全大局的男人,當然尚有其他男同志,他是選擇和社會大眾不同的路,而這所付出的代價又更高了。

父權社會給予男性的引誘太大了,它給予男性成功、權力及地位,使的成就越大的男人越不容易自覺。但我相信說到這裡,有很多男性會反問我說:「那何謂男性自覺?」其實就是好好去認清男性這個性別帶給自身的影響,並比較「男性」和「自己」。

也就是說,除了思考父權社會給男性安排的社會角色外,你是否更該嚐試去「做自己」,找到一個靈魂的歸宿。

也許有很多男性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會覺得文中所強調的價值和社會制度相差太大,然而,當你回想婚姻、事業遇到的困境時,就會發覺性別反省的重要性,顛覆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無非是當務之急。

台長: Resplendir
人氣(7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