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29 20:51:14| 人氣5,2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食破天驚--書和電影比一比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我第一次看3D電影。就動畫來說,五彩繽紛的食物確實讓人食指大動(除了烤雞有點噁心之外);就劇本而言,我覺得缺乏驚奇,劇情走向大半不出所料,但對小朋友仍有教育意義。

 

一、淺談原著:

 

  《食破天驚》改編自家喻戶曉的同名繪本。這本書經常被學校用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認識各種天氣與食物、教導學生人與環境的關係、甚至談到「移民」議題,讀者鎖定在8-12歲的孩童。書中主角是祖孫三人。故事一開始,爺爺正準備孫子的早餐,卻不小心把煎餅甩到了男孩頭上,這觸發爺爺說了一個有趣的床邊故事。

 

  爺爺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城鎮沒半間雜貨店,因為天上下的不是雨、不是雪,而是食物!雨是湯、柳橙汁;雪是薯泥;風則帶來了漢堡。居民照三餐出門裝食物,天降什麼就吃什麼,電視氣象預報就等於他們的菜單。

 

  直到有一天,天上竟然掉下來巨大的煎餅與肉球,壓壞了房舍、也嚇壞了居民。最後,居民只好離開家園,運用巨大三明治作成船帆,前往新的城鎮落腳,只是他們從此之後,就得習慣上街採買食物、自己下廚的日子了。

 

  第二天醒來,姊弟兩人到外面乘雪橇玩,他們開始想像著,這靄靄白雪就是美味的薯泥。繪本想說的重點有兩個,第一,天有不測風雲,人不能總是仰賴外來的供養;第二,故事有助於激發孩童的想像力。這本三十二頁的小書,就連大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簡單卻不乏驚喜。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改編成動畫的《食破天驚》,是否也同樣老少咸宜呢?

 

二、3D動畫《食破天驚》

 

  要把三十二頁的小故事搬上大螢幕,絕非易事,動畫劇本保留了從天而降的食物,其他元素全不見了,就連繪本所體現的寓意也不復存在。

  

動畫主角是個富有實驗精神的科學家,雖然備受嘲笑,仍執意實現自己的發明夢。他的故鄉以沙丁魚聞名,但沙丁魚始終帶動不了經濟,也吸引不了觀光客。最後不負所望,他終於成功用水製成了食物。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漢堡、冰淇淋、牛排、雷根糖、果凍任你點,但幾乎都是垃圾食物。眾人拍手叫好,主角的父親卻不這麼認為。

 

為了解決剩下的食物,主角還發明另一台機器,將這些食物投擲到遠方。市民與市長的胃口越來越大,點菜單越來越長,當然居民的體型也橫向發展。直到有一天,從天而降的食物越來越大,義大利麵龍捲風、「大」亨堡一一出籠。當然,這場浩劫終究還是被主角平定了。

 

  動畫劇情的走向,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動畫想說的重點有三:第一,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但過於極端可能招致災難;第二,人性的貪婪;第三,吃過多垃圾食物會胖。當然,這三個主題都很值得探討,但成人絕不會滿足這樣的劇情安排。

 

三、繪本vs. 3D動畫版

 

  顯然,動畫版留下繪本最著名的部分──食物從中而降,卻譜出截然不同的故事。繪本中的災難是自然現象,居民各個都樂天知命,天降什麼就吃什麼;動畫中的災難是人為造成的,一切導因於人類的口腹之慾與貪婪。繪本並不交待食物從天而降的原因,將其當成特殊的自然現象;動畫卻特別強調這種氣候的生成原因。最重要的是,繪本可以帶領孩子探討各種天氣、各種食物、人與環境的關係、甚至是移民問題;動畫則涉及天氣、垃圾食物、科學精神的悖論、人性的貪婪。

 

  對孩子來說,這兩種版本都有教育意義;但對於成人,我反而偏好繪本,畢竟動畫所處理的議題與題材,有太多劇本詮釋得比它好。不過,如果單純想欣賞3D電影,《食破天驚》可說是「賞心悅目」的選擇。

台長: Resplendir
人氣(5,24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賞析 |
此分類下一篇:愛妻家(今度は愛妻家)
此分類上一篇:《姊姊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