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14 09:09:36| 人氣4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命中的愛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生命中的愛情?我相信當兩人設法要為了他們一起的生命而容忍彼此時,那才是生命中的愛情。----現代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兩個同樣尊貴的家族,
古早起便因忌恨決裂,最近還鬧到了械鬥的地步,
命運使然,從這兩個仇敵腹中生下了一對不幸的戀人,
為此斷送了性命,他們慘烈的反抗,
隨著兩人的死亡而平息了上一代的仇恨。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序言

二十世紀前,個人無法依照直覺行事,因為整個社會強調的是觀念和標準。尤其是愛情這塊領域,根本沒有為個人願望留下空間,人們大部分是為了家庭及親族的生存,接下既定的安排,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因此,任何人都扮演的社會要求的角色,且無法直接地或間接地給予愛情中的任何一方幸福。在這種社會體系下,有三種人都是受害者,第一種是經濟及社會地位低下的人、其次是所有無法依照自我意志行事的男女、最後則是違反社會常規下正常男女關係下的人們。

然而,自由戀愛是何時出現的呢?一開始,父母之命無法反抗;隨後,以父母的意見為基礎,兒女有妥協的空間;其後,以子女的決定為主,但父母擁有反對的權利;直到目前,人們才真正擁有自由戀愛的權利。

當自由戀愛成為社會常態之後,我們不必再為了追求心中所愛,而和傳統社會的高度制式化及媒妁之言對抗。然而,難道人人就從此會尋找到理想的王子及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以證明自由戀愛的勝利?我得說,你錯了!

相反的,我們將要面對更嚴酷的掙扎、憤悶及失敗的試驗。這就是人人崇尚的「自由」所帶來的後果—你可以擇其所愛,但你也必須為自己的選擇結果負責。

人們本來對於舊秩序的崩解有著高度的期望,認為彼此的愛情不再由父母所決定,而是在於個體間的浪漫邂逅;可以不用在乎社會地位、權力及財富,重要的是雙方的個人特質。然而,一切並未如同想像中簡單,我們以為少了家族的控制,就自動消除一項需要考慮的情境,如此一來,人們將會更容易結合在一起,且容易滿足?

弔詭的是,現代的生活中,有太多矛盾且難以抉擇的選項,此時,又加進自由戀愛—這個看似「自由」,卻又成本極高的舉動(我會這麼描述它,自有一番道理)。也就是說,雙方必須熱切的創造屬於彼此的「共同世界」,而且愛情成敗與否的關鍵在於兩人的個人特質,這種關係,在社會學家的眼中,是最不穩定的一種,由於彼此擁有相異的期待,不同的溝通方式…,可想而知,人們被捲入一個不同的思考模式中,並且懷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

然而,有人仍保持著墜入愛河時那種幸福感—不在乎過去及未來,重要的是現在。但有人已經體驗到難以言諭的無奈,雖然初期的刺激來自吸引人的「模糊感」,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彼此不免相互認識,最後才會意識到—自身的價值體系竟然這麼穩固,穩固到無法為自己所愛的人改變。就男人及女人來說,男人強調實際面,像是有沒有拿薪水回家、大家有沒有飯吃,而女人則注重情感的交流及感情的分享。

就我而言,我把愛情當成持續的對話。唯有在如此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彼此的共同目標,但這需要「耐性」,因為有時搞不好會白費力氣。然而,至於什麼樣的溝通方式,每一對佳偶都有各自的組合,但唯一不變的是—誠實不作假、不要隱藏自身的焦慮。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愛情也是兩面刃,它是心靈的負擔,同時也是生命中重要的支持。我不諱言地說,現代的男女不斷嘗試著一起生活,但也不斷遭受痛苦,難道這就是我們苦苦追求的「自由戀愛」?沒錯,任何事務都存在著利與弊,就算是自由也難逃這種持續的辯証性過程。

這時,一定會有讀者會問說:「既然自由這麼痛苦,我們何不再回到舊的生活方式去?」為什麼要走回頭路呢?回到從前,我們會得到什麼嗎?同樣也只有痛苦。我們何不就現在所擁有的東西(就算這些都是令人不快的艱辛)繼續前進,並尋找長久又自由的相處方式。

真愛就是一起變老。你願意和我一起堅持下去嗎?

台長: Resplendir
人氣(4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