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17 15:51:34| 人氣1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際乞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詩音

原載於〔澳門勞動報〕第四十八期 17.09.2008

  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場景。九月六日,忙碌一天的我拖著疲倦的身體走到了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樓的過街天橋上,忽然身邊響起了聽不懂的音樂。擡頭一看,是一位外國人,具體說是歐洲人。戴著花鏡在吹箫。好奇地湊上去細細打量,這才看清,這是一幅東西文化的「混合場景」。
  請讀者看照片,我細細描述:時間是二零零八年九月六日的晚間七時許,演奏者是歐洲人模樣,樂器箫是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樂器。他用的是由塑料制成,實際是極其普通的中小學生用的玩具,不是竹子制作的。而吹的曲子不是中國傳統民樂,沒人聽得懂,可能是歐洲的樂曲。這位先生雖然戴西式花鏡,頭發短寸,發白,但精神狀態很好,穿著軟皮的鞋子和迷彩褲,有「孫行者」之感。是什麽令人吃驚呢?是他腳下那個塑料制作的碗。過路人一看便知,這是乞丐。身邊左側還有一個長時間洗舊的書包。
  當時我的第一感覺是——奇怪!雖然,我沒有去過歐洲,但我知道歐洲人有一種風俗,只要妳用東西在告狀演奏,就會有人投小費,多是硬幣,也像是舊中國街頭賣藝。但這位先生不是歐洲人的「西洋景」,因爲他吹的不是歐人所用的專業的傳統樂器,而是中國人的,是用乳白色PVC塑料制成的。再者,若是藝術家街頭賣藝,那他的書包應是幹淨的,很有紳士風度的。
  在我的思維定式中,歐洲人應是高福利,富有的,不至於到澳門來幹這種事情,我很納悶。也不知是哪來的勇氣,我掏出相機,示意他並徵得他同意後,拍下了一張「工作照」。接著鬼使神差地上前用英語與他交流,並得知他來自西班牙,從香港來到澳門,當問其原因時,他卻沈默不語,吹起簫來。我再想繼續,他用手做僧侶狀,示意不要再問了。其實在大陸,乞討者有很多,總是在前面寫上許多文字,多半是說明自己遇到災、病或車禍什麽的,討得路人同情,然後投下硬幣。而這位先生卻沒有。
  這位看上去不算老的「老先生」給澳門的過路人出的是一道考試題。我站在十幾米的遠處觀察了半個多小時,幾乎是每個過路的本澳人都會在他的「淘菜籃」裏投下幾枚硬幣,令我感動的是,很多澳門青年人都會從褲袋中拿出錢包,取出硬幣,投進「淘菜籃」裏。不!是「淘寶籃」。不難看出,澳門青年的教育程度,慈善心均優于大陸青年。若是在大陸,不會沒有人給,會給的。但大陸青年多數會是視而不見。其中有三位澳門青年都已走過去有十幾米遠,又回過頭來表示善心。
  這位看上去不算老的「老先生」給我帶來了許多思考。發達的歐洲西班牙也有乞丐。自從1500年後的地理大發現,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知道地球是圓的以後,便將地球象是切西瓜似的,各分一半。兩國在世界各大洲都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兩國人種也都成了優秀人種。英西海戰,西班牙喪失了海上霸權後,但仍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令人感到巧合的是,五百多年後的這位西班牙「老先生」竟是在曾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乞討。也許到澳門行乞,遠離香港,給自己留點面子。有意思!也許,他若是到大陸,不會有人理解,也許收入不會頗豐,大陸文化一定會認爲他是假乞討,真騙子。因爲,大陸乞丐幫會把爲一種生財之道,大陸人在此已上當不小,有過許多教訓,良心被欺騙過多次。多這位「老先生」的衣著外表來看,不是破衣爛衫,在大陸人眼裏不象是乞丐,倒象是借乞騙錢罷了。而在澳門人眼裏,無論妳衣著怎樣,只要是乞討狀,都會有很多人投去錢幣。由此可見,澳門人的文明程度之高,很讓人感動。
  在返程的路上,我很爲這張照片感到得意,因爲我在選角度時,有意將過街天橋下的車流夜燈和大街兩邊林立店鋪的廣告霓虹作爲背景,用鏡頭語言說明:在具有亞洲首富的澳門會有乞丐,而且是國際乞丐,在燈紅酒綠的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圈內也有貧窮,在高樓林立的私有經濟中貧富差距相當大。我便又有了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改爲「高樓車燈亮,橋有吹箫丐。」的想法。
  與此同時,也爲這位「老先生」感到慶幸。因爲他行乞的地方,大多數人都不會視而不見,幾乎都會投幣的。澳門人交了滿意的答卷!
願這位國際乞丐簫聲不斷。一路吹好!

台長: 澳門勞動報
人氣(1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大陸人看澳門 |
此分類下一篇:參觀政府總部
此分類上一篇:濠江秋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