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05 19:07:01| 人氣5,184|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烏茲別克快樂行(二)烏茲別克的饢到底該怎麼做?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九年前,連續造訪外蒙古、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及中國新疆後,幾年後再次重回中國新疆、哈薩克及兩次外蒙古。今年數次思考該再重回哪一國?突然想起了當年在烏茲別克愜意的生活。嗯,再去烏茲別克吧!

九年前的烏茲別克之旅,讓我對烏茲別克的饢至今難以忘懷。獅子從 AMAZON網路書店找到食譜,嘴饞的我開始試著做烏茲別克的饢,經過幾次實驗成功後,有了最新的作法。因我沒有貼饢專用石窯(或土窯),幾度折衷實驗後,烘烤的同時,在一般烤箱底盤丟入冰塊,自行製做有水蒸氣的烤爐。

當時的作法如下:
「準備時間:半小時
發酵時間:1小時
烘焙時間:80分鐘
份量:8個( 直徑約15公分 )

材料:
酵母1包
二砂糖2小匙
鹽1大匙
約52度C的溫水2.5杯
橄欖油或蔬菜油0.5杯
中筋麵粉八杯
無鹽奶油少許
牙籤一包
橡皮筋數條
冰塊1包

作法:
1.酵母、二砂糖、鹽及溫水0.5杯混合平均。
2.慢慢加入橄欖油或蔬菜油及剩下的溫水,再平均撒入中筋麵粉,先用木匙攪拌,然後用手揉直到變成堅硬的麵糰。
3.揉到麵糰有彈性,不再黏手。如有需要再加入麵粉。將麵糰放置在輕微塗上奶油的攪拌盆內,蓋上毛巾,放在溫暖處。讓麵糰醒至原來的一倍大,約1小時。
4.烤箱預熱250度C。
5.麵糰分成八球,在有麵粉的桌上桿圓,保持周圍厚、中心薄直徑約15公分。
用橡皮筋將牙籤捆起來成直徑約3公分的圓柱,以尖銳的牙籤在圓形麵餅中心烙上數個印子。在麵餅表面撒上一些水。
6.烤箱250度C / 每盤(2個)烤20分鐘。同時在烤箱下方的另一個烤盤內丟入一些冰塊,讓烤箱在烤時保持有蒸汽的狀況。直到烤成金黃色。

後記:
此乃根據「The art of UZBEK cooking」食譜修改而成。想做烏茲別克的
(饢,發音同「囊」)已經很久了!N年前,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到烏茲別克旅行,俄羅斯的物價高的嚇人,我頂多到當地市場買麵包蔬菜果腹,完全沒多餘的錢到餐廳用餐。在哈薩克斯坦則是多在天山健行,能好好享用美食的機會也不多。直到進入烏茲別克,哪裡是「美食天堂」?那就是在烏茲別克!單單視覺效果已經讓觀光客已經有大爺般的享受!像台灣早期的雙人木床,鋪上色彩鮮豔的手工刺繡布塊,上方再放上手工刺繡的軟墊,床中心放上一個小矮桌,所有的人都是坐在木床上享受每一餐。再往上一看,上方是結實纍纍的葡萄!在葡萄樹下用餐多麼的愜意啊!早餐有各式各樣眾多的水果、果醬、饢、茶、咖啡、奶油、雞蛋、優格、各式乾果等等,這只不過是民宿家的早餐而已。現在想起來還是讓人很亢奮,午晚餐有饢、烤羊肉串、手抓飯、沙拉、優格、茶、各式乾果及眾多各式水果等等。
此次的好優格是主婦聯盟出品,市面販售的優格都不是真優格。石榴是美國生產的。為了配合烏茲別克絲路西域風情,特別擺上當初帶回的刺繡及各式各樣紀念品。彩繪陶盤是特別從烏茲別克東部的安集延背回來的,小泥人是在西部基發購買的,彩色刺繡是在中部布哈拉殺價殺了半天買來的。原本烏茲別克的饢是貼在陶製烤爐內烘烤,因我沒陶製烤爐,只好丟入冰塊來克服。至於麵餅中心的印子,在烏茲別克有專門的木頭製的模子可用,多謝小獅子發明捆好牙籤的方法克服。不曉得當初漢朝的張騫出西域時,是否也像我們這麼饞?

The art of UZBEK cooking
HIPPOCRENE BOOKS
ISBN 0-7818-0669-0」

此行到烏茲別克的東部費爾干納盆地,在馬爾吉蘭民宿家的巷子口,發現一家最大貼饢專賣店。拿起兩個相機,連忙進屋致意,點頭並說出烏茲別克語您好,開始一連串的搶拍,終於了解饢是怎麼貼上的?

( 本台圖文不接受無授權轉載, 引用. 也請勿刪改, 盜用, 或使用熱連結.)

圖二:底部中間隆起處有炭火。



圖三:先塗上一層水份,保持潮濕。



圖四:再撒上芝麻或某種種子(一時想不起來)。



圖五:整型後,準備貼饢!


圖六:不怕熱,貼了!


圖七:注意左下方的爐火,可控制大火。


圖八:越貼越多了!


圖九:從前我自己以一般烤箱試做而成的饢。


台長: 大尾巴羊
人氣(5,184) | 回應(12)|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烏茲別克 |
此分類下一篇:烏茲別克快樂行(三):俊男篇
此分類上一篇:烏茲別克、塔吉克快樂行(一)

darring
垂涎三尺......

關於「食囊」這個字,

目前用注音輸入法「ㄋㄤˇ」或「ㄋㄤˊ」都只有「馕」這個字可以選,

分享一個下載字型的網站--
http://www.cns11643.gov.tw/web/index.jsp

只不過,下載了他們提供的字型後,

「饢」這個字,要用倉頡碼才出得來(OIJBV)。
2007-10-06 03:25:02
版主回應
感謝你找了這麼多方法,終於改成了!
2007-10-06 09:08:37
darring
歹勢歹勢,

剛才逛到努爾古麗的部落格裡,

才發現「饢」用注音輸入法也找得到--「ㄓˋ」,

不過也難怪找不到,根本聯想不到不是嗎?
2007-10-06 03:50:04
版主回應
大感謝!還真聯想不到啊!
2007-10-06 09:05:55
追憶天使
這各到底是甚麼
2007-10-07 11:22:59
版主回應
麵包。
2007-10-09 23:22:13
Lazy Mancunian
那個饢上面的花紋,是貼上去的時候順手烙下來的嗎?我沒吃過這個,和pita類似嗎?也是中空的?
2007-10-13 14:38:09
版主回應
饢上面的花紋,是當麵糰放在桌上已經塑形之後,用饢戳戳上去的。饢戳在烏茲別克快樂行(一)有照片,可供參考,這次我買了棉花形、菱形、多重圓形及不規則形的圖案。

我覺得師傅最厲害的就是取饢及貼饢的功夫了!手拿圓形板子,直接貼住有花紋的一面,但又不會破壞整個饢的表面,再完美的貼到石窯中。當時我忙著拍照,只覺得他整個人好像有一股節奏一直左右晃動著。

和pita不一樣,饢裡面不是中空的,是用酵母發酵過的麵餅,吃起來像麵包。等我找到有切開饢照片時,再貼上來。

中亞地區和新疆吃的饢都很類似,作法相同,差別在加入的材料略有不同。像費爾干納盆地納曼干的饢,還加入奶油,吃起來更香!形狀比一般烏茲別克的饢大更多。
2007-10-15 14:08:12
圖六跟圖七是&quot饢的無性繁殖&quot吧
2007-10-15 18:39:50
抱歉 應該是圖七八
2007-10-15 18:40:54
大尾巴羊
饢的細胞分裂。
2007-10-16 18:37:47
mavis
請問你的材料中的酵母一包是多少公克?配份中的水量看似不多,麵糰會不會太乾?
2007-11-15 13:06:01
版主回應
酵母一包約15克。

麵糰中除了2.5杯的水以外,還加了0.5杯的橄欖油或蔬菜油,而且油容易吸收麵粉,所以不會太乾。

如果製作時是陰雨天,可能需要加更多麵粉。
2007-11-15 22:57:18
巴比特
我家附近也有賣類例的東西 不過貌似是新疆的產品
形狀也是圓形 但是邊緣沒有這麼厚 只有邊邊稍微凸起

簡單來講… 跟飛盤倒過來看差不多 
吃起來邊緣鬆軟鬆軟的 中間薄平的地方脆脆香香的 有加黑白芝麻

個人覺得不怎樣 因為在其他地方吃過更大更便宜更好吃的
不過生意出奇的好 就算擺著冷掉也被搶購一空

最後支持一下台長的文章 看得我都想買烤箱了(笑)
2008-01-31 01:13:07
版主回應
謝謝!

新疆也有饢喔!只不過南疆和北疆的饢長相大小不太一樣。

聽你這麼一說,看得我都想知道你家在哪裡了,這樣只要去買就不需要自己做了。(剛剛看了你的新聞台,哇!酷喔,在南京讀書!)

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為製造烤箱的股東之一?
2008-02-01 23:45:36
努爾古麗
改天來試你的配方喔,好久沒做饢了說~
在新疆時,我有問為啥要加鹽水(要進饢坑烘烤時,塗抹在麵團表面的),師傅說,是為了讓麵團能粘在饢坑上...
2008-02-14 22:28:00
版主回應
是呀,我想這也是原因之一!

真抱歉,最近大掃除從年前熱烈持續到年後,所以新聞台這邊有點怠慢了 :P
2008-02-22 15:54:01
項少雲
嗨,你好,看到你寫的這篇文,令我好想去UZBEK吃喝玩樂呢!來給你推一下,加油!
2008-06-17 18:05:24
版主回應
謝謝!烏茲別克的確非常好玩!如果每年都能去一次該有多好啊!
2008-06-17 20:19: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