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25 16:00:00| 人氣1,4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故事大啟示 (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無心之失

 

  佛陀僧團中的長老畢陵伽婆蹉,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他每天外出乞食都要經過恒河,而每次他都對恒河神說:「小婢暫停一下,讓水不要流。」恒河神遂把河流分為兩截,讓長老通過。

 

  一天,恒河神按耐不住,向佛陀投訴說:「您的弟子畢陵伽婆蹉常常跑來罵我是小婢,叫我把水流停下。」佛陀遂命畢陵伽婆蹉向恆河神懺悔道歉,畢陵伽婆蹉馬上對著恆河神合掌說:「小婢請不要生氣,我現在跟你道歉。」其他人聽到,都笑他怎麼道歉還要罵人是小婢呢。

 

  佛陀告訴恆河神:「妳也看見畢陵伽婆蹉雙手合十道歉,態度也不傲慢,他這樣說是沒有惡意的,因為他過往五百世都生作婆羅門,自恃尊貴而輕視別人。現在雖已成為羅漢,但仍有殘餘的習氣。他只是習慣了這樣說而已,其實內心並沒有驕慢。

 

  羅漢雖然是聖者,但仍未斷習氣,而我們凡夫還遠遠不及羅漢的境界,有意無意間都會做出傷害眾生或令別人不歡喜的事,自己卻不一定察覺,所以我們一定要經常自我反省,減少累積惡業。尤其是與人發生爭執時,應該檢討是否自己無意間先冒犯了別人。

 

  另一方面,有時我們會覺得某些人的言語或行為好像老是不禮貌、不尊重,但若細心觀察,可能發現這根本是他們習慣的表達方式,不一定存在惡意,無須因為他們的表現而氣壞自己。

 

 


☆ 以上發表於《菩提月刊》第273期

 

 

 

 

 

§ 適當距離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曾說過一個著名的寓言:

 

  在寒冷的冬天中,一群刺蝟為了取暖,靠得愈來愈近,當太接近時便因互相刺痛對方而分開;分開後又開始覺得冷,於是從新靠近,又刺痛對方……這個過程循環幾次後,刺蝟們終於找到最適當的距離,既能增加溫暖,也不會彼此刺痛。

 

  其實,刺蝟可以控制將刺豎起或收起,部分刺蝟更會將身體捲作一團而冬眠,上述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然而,這個想像出來的寓言常被人們用以說明一個真實的道理──人和人之間需要親近,但不能完全沒分寸、沒距離;即使是戀人,也可能要預留私人空間給對方。有些人正是因為和朋友還未到達十分熟稔時,言行超過了界線,導致不必要的誤會和不愉快事件。若不懂反省改善,便會陸續破壞自己的人際關係。

 

  事實上,許多事情都要做得適量、適當才算成功,不能做得過量或不足。佛陀成道前長期進行禁食苦行但沒進展,直至他聽到某琴士唱道:若琴弦拉得太緊就會斷、太鬆就無法彈出聲音,才醒覺到極端的苦行與縱欲同樣無益,最終證得佛果。悟道後他更曾以琴弦的比喻,開示弟子首樓那不要過份精進而影響身心健康。這些都說明了「過猶不及」的中庸之道。

 

  有句話說得好:鐘錶走得快並非優點,走得準才是最重要的。

 

 

 

 

§ 愚人吃鹽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別人家裏作客,主人請他吃飯,但他覺得主人的菜淡而無味,主人聽說後,便加了些鹽。加鹽之後菜的味道鮮美,愚人便想:「菜的美味是來自鹽,加了少許鹽便這麼好吃,多吃些鹽豈不更好?」於是愚人不要菜,只吃鹽,越吃越口渴,結果反而害苦了自己。

 

  有些東西必須整體一起才能發揮作用,若單獨使用其中某些部分,便不能達到原來的效果。同理,從一個團體、公司到國家社會,乃至整個世界,都需要負責不同崗位的人分工合作才能運作。我們不能以自己比別人能幹一點便目空一切,應了知每一個人都直接間接地貢獻給整體,而自己也是受益者之一,故對別人應謙卑並常懷感恩。

 

  在佛教中,有些人只研究理論而不實踐,有些人只修持而不研習法理,其實兩者都是肢解了佛法的一部分,大家都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可是雙方經常自誇是唯一正道,並互相誹謗,這可說是末法的悲哀!宗喀巴大師指出,佛陀絕不會空談沒用的理論,而在法理之外另外提出一套不相干的修持。不過因人們只把法理放在腦中而非心中,不懂藉著「止住修」和「觀察修」將法理融入自心(有關修法可參閱宗喀巴大師的論著),才會把佛法割裂成理論與修持兩部分並視如對立。然而,許多人所謂的「修持」,只是一些念誦或簡單禪修罷了,僅能消業積福,未能除惑成智。真正發心求道者,應趣入學修並重的圓滿法軌,否則即如只吃鹽不吃菜的愚人了。

 

 

 


☆ 以上發表於《菩提月刊》第274期

 

 

 

 

 

§ 將錯就錯

 

  中東智者納斯魯丁(Mulla Nasruddin,十三世紀)以幽默著稱,有時他不惜拿自己開玩笑以教訓世人。某次他長途跋涉去到一個小鎮,覺得很口渴,在鎮內廣場看到一個小販以底廉的價格售賣又紅又大的水果。他心想:「這些罕見的水果看來很好吃。」於是對小販說:「我又餓又渴,要買一籃子的果子。」小販沒說話,收下他的銅板,交給他一籃紅果子。

 

  納斯魯丁很高興用一點錢就買到這麽多水果。他在路邊坐下,開始吃水果。   他才咬了一口,嘴巴就像吞下火球一般,灼熱難受,不禁留下眼淚,臉蛋脹紅,幾乎不能呼吸,但他仍繼續把籃子裏的水果往嘴裏塞。

 

  剛巧一個村民經過,好奇問他在幹什麽,他喘著氣說:「我以為這種果子很好吃,所以買了很多。」村民道:「這是紅辣椒,不停吃的話對身體不好。」「對……」他一邊說一邊把一根辣椒塞進嘴裏,「可是我得全部吃完才行。」「知道是辣椒了,爲什麽還吃個不停?」「我吃的不是辣椒,而是我的錢。」

 

  讀者可能會覺得納斯魯丁愚笨,但其實我們經常都做類似的傻事,希望避苦求樂卻得苦失樂。例如追求金錢、名譽、物質,在未得到前任由慾望煎熬自心,於追求的過程中經歷種種困難,達到目標後又隨著擁有新東西而產生新的痛苦,或因不滿足而生起新的慾望。但我們從沒懷疑過自己的目標或方法錯誤,甚至沒發現正在受苦,固執幻想達成目標後將如何幸福,以此推動自己繼續庸人自擾。這樣不是和納斯魯丁所示範的可笑行徑一樣嗎?

 

 

 

 

 

§ 口頭道德

 

  一天,納斯魯丁在皇宮與國王見面。國王問他︰「金錢和道德,若你只能選擇一個,你會選甚麼?」納斯魯丁回答:「陛下,我選擇錢。」

 

  「我對你非常失望,因為每個人都會選擇道德,每個人都知道道德才是最好的,所有人之中只有你選擇錢。」國王非常憤怒。

 

  納斯魯丁反問國王︰「那麼,請問陛下您選擇什麼呢?」「我當然選擇道德!」「陛下,這就對了,我們都選擇自己沒有的東西。」

 

  眾所週知,納斯魯丁非常貧窮,他只有一隻驢子,有時驢子甚至因為沒東西吃而不願工作;他養不起一隻駱駝或馬,他去哪裡都騎驢子,因此大家都嘲笑他。他窮,所以需要錢;至於道德,他已經足夠了。國王有很多錢,但道德如何則不得而知。

 

  無論如何,道德不是用來說的,而要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真正具德者根本不會刻意炫燿德行,因為謙虛正是美德的一種。為了獲得名聲而故意做好事,倒是不道德的。有些技高一籌的人假裝低調做好事,又故意令別人自己發現,則更有虧私德了。

 

  業力的大小與行為的動機、過程和結果都有關係,許多時候動機是最重要的。我們覺得自己有一定的善業,但自己「行善」時很少是動機純正的,卻經常帶有煩惱,故事倍功半;我們覺得自己沒做過殺人放火的大惡,但做過許多自己沒留意的小惡,而且每次行動的意欲都十分猛厲,故事半功倍。若我們不謹慎反省、調伏自心,將來可能糊裡糊塗地下墮惡趣!

 


☆ 以上發表於《菩提月刊》第275期

 

台長: 主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