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5 15:15:43| 人氣84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璀璨星光後的黑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波比達倫(Bobby Darin, 1936-1973),一個對新生代陌生的名字,但對較為年長的人來說,他的歌曲耳熟能詳。

  達倫是美國一代格林美歌王,剛落幕不久的電影「藉著歌聲說愛你」(Beyond the Sea)就是他的傳記。他年幼時患上永久性心臟病,醫生預計他只能活到十五歲,但在母親的鼓勵下,他從音樂中獲得力量對抗死神,奇蹟地活下來,並照母親的期望,嘗試闖出名堂。二十歲時憑著自創歌曲〈Splish Splash〉一舉成名,其後數年間,他創作的多首樂曲登上全美流行榜前十名,並成為拉斯維加斯各大舞台的駐唱歌手及電影明星。五十年代後期流行搖滾樂,達倫不甘受限,大膽嘗試走出自己的風格,以爵士樂或搖擺樂的唱法演繹流行曲,果然大受歡迎。他不僅歌喉了得,還擅長人物模仿,會彈奏多種樂器,在舞台上使出渾身解數奪取觀眾的目光,每次都令到自己精疲力竭。

  星光燦爛的背後,是一顆不快樂的心靈。從達倫的言行舉止可看出,其自我價值感十分低落(可能跟他小時候長期臥病在床有關),老是覺得自己有欠缺、不對勁,內心充斥著一種難以名狀的不安全感,想不斷做更多事情、得到更實質的東西,令自己覺得有價值,所以他一生都孜孜不倦去追求成就感,而最令他覺得有成就的就是在舞台上得到眾人的注視和掌聲。當事業有障礙,甚至不能在舞台上發揮時,他便會垂頭喪氣,覺得自己甚麼都不是。這種空虛症有人稱為「心理黑洞」,它像個無低深潭,不斷需要金錢、名譽、地位來填補,但永遠都不滿足,只會苛索更多,把整個人的心神完全吸進去。

  這種情況若發展至極端,可能出現自戀性人格失調(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稍有成就,便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自我膨脹得飄飄欲仙;遇上少許挫折,羞愧、罪惡感便油然而生,責備自己一無是處。而且因為過分重視個人成就,只求滿足自己,不為別人設想,所以缺乏交心知己,令自己更不開心。

  誠然,達倫在舞台上似乎覺得自己可以主宰一切,舞台下的他同樣自視甚高,很少照顧他人的感受,在他身邊辦事的人若達不到他的要求,他便會大發脾氣。他藉著歌聲贏得「萬人迷」女星仙杜拉蒂的芳心,但婚後只顧埋首事業,經常忽略妻兒,導致家庭出現問題。

  他曾有一段時間爲家庭淡出娛樂圈,卻失去了人生方向,最後還是決定重返歌壇。就在這時,他才知道原來自己尊敬的母親其實是他祖母,他一直稱呼為「姐姐」的人才是他的生母。後者當年因為意外懷孕,不想招人閒話,才要求自己媽媽冒充達倫生母。由於「母親」一直是達倫從事音樂的原動力,達倫頓覺音樂失去意義,意志消沉,幸好最後他醒悟到自己的確喜歡音樂,他要為自己去享受音樂。不過,就在他傾力演出後,心臟病再次發作,結束了他短暫但戲劇性的生命。

  大概因為生命教育貧乏、功利思想和物質主義氾濫,在現代社會中,像達倫般渴求成就感的人不在少數。本來,適量的成就動機可以推動我們奮發向上,令人類社會進步向前;但若過分執著,只會剝奪我們內心的安寧和喜樂,強迫自己被慾望牽著奔波勞碌。這種人得到若干成就時,也許會自稱快樂,但其實這只是一種扭曲的快樂──暫時舒緩自我無用感、乏力感和求成就的壓迫感,但不久這些負面感覺又會洶湧而至。

  若把價值基礎完全建立於外在條件上,當結果不如人意時,即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但人的價值真的可以這樣衡量嗎?社會成就不高、收入不多的人,真的低人一等嗎?不論你追求甚麼來作為自我價值的指標,總有人在這方面比你更好,你甚麼時候才算真正有價值?何況外在的事物總是變幻無常的,今天成功不代表天天成功。歌手不可能永遠站在舞台,不可能永遠受人歡迎,也不可能令所有人都喜歡自己的歌,你怎樣衡量自己是否有價值?

  有些人認為自己要有某些外顯的優點,如美貌、學識、技藝、社會地位,別人才願意尊重自己。他們先假設別人對自己有何期許,然後拼命去滿足自己認為的「他人期望」,害得自己疲於奔命,卻不見明顯的效果。因為大部份人與別人深交與否,皆取決於對方的個性、待人是否真誠,大家的互動是否快樂和有意義。

  所謂「一切唯心造」,一個人怎樣才算有價值,全在於自己的想法;甚至他人怎樣看自己,許多時都自己單方面構想出來的。一個人對自己的特質、能力等認知,稱為自我概念(self concept),相對比較客觀;而對自我概念的評價,則是自我價值(self worth),相對較主觀。擁有相似自我概念的兩個人,對自己的評價可以完全不同。譬如體能或學業成績在班裡中游位置的兩名同學,一個可以自卑,一個可以滿意。

  自尊(self esteem)與自我價值的內涵相近,也是主觀的。自尊和自信不同,自信來自對自己現實表現的評價;自尊則是人對自身存在意義的認同,是無條件的。例如當我被委以遠遠超出我能力範圍以外的工作,我不會有自信去完成;但只要我明白每個人總有長處短處,總有東西不懂,這方面不行不代表我在另一方面不行,更不代表我整個人都是失敗的,那麼我仍然保有自尊。

  這並非說自我價值感高或有自尊的人不求進步,他們會以尋求成長的心態去努力、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即使遇到失敗,也不會意興闌珊,覺得不如人或丟臉,仍然相信自己有可取之處,繼續改進求新。既然無須擔心自己有用無用,就不會把精力耗費在追求成就感上,可以全然享受生活,追求人生的其他層面(如愛和成長)。再者,肯定自己便懂得自愛,也就懂得愛人;能接納自己,就能接納他人,故容易與人建立親密關係,得到情感的支持和滿足,對人生的滿意度和意義感也會提高。

  如果你也是達倫一類的人,不妨想想自己的價值觀是否合理、是否標準不明、是否壞處多於益處。認清利害後,便要為自己的幸福而厲力以理性思維駁斥非理性信念;定期放開工作,與朋友做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當然,自小薰習而成的性格很難於一朝一夕間改變,需要花時間塑造新的思維習慣。若能配合禪修,以內觀如實認識自己內心的黑洞,不加排拒,以柔軟心與慈悲心接納、擁抱自己不完美的部分;以正念、正知促進自我完善的過程,則會事半功倍。




☆ 本文發表於《菩提月刊》248期

台長: 主席
人氣(84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我們都是一樣的
此分類上一篇:從新看得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