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30 13:10:39| 人氣6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留學英國(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很久沒有寫網誌了。

Facebook 的出現,的確令人寫少了網誌。因為若可在百字內,於Facebook 交待逸事及思想,便仿似沒有再在網誌交待的必要。

除非要表達或要描寫較詳細的事件,並在當中表現思想脈絡,那寫網誌便有需要了。

對了,我最近正有此需要。

在二零一二年初,我開始策劃進修讀書的事。並在三月時,申請就讀英國的碩士課程,並都得到了offer. 

到二零一二年七月,我申請到英國留學的獎學金,成功批核了。留英計劃,終能成事。那時,我剛在某所院校得到一紙教職合約,但得知可以到海外進修,我便把工作推卻,計劃在來年尊心一致,只為讀書。畢竟,我教書六年,是時候回到學校去,訓練腦袋,拿回一點書卷氣。

由二零一二年九月,我開始在英國留學,就讀當地的電影研究碩士課程。一年多一點的留學生涯,將會飛逝得很快,若我想筆録一點留學經驗,或讀電影研究時的感受,是時候寫網誌了。

其實遠在四年前,我曾在香港某所大學內,就讀某文學碩士課程。雖然該課程與電影也可拉上一點關係,但畢竟,研究的方向,主要在文化及文學領域上,在讀過一大堆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後,實在有點志趣不投的味道。

畢竟,對於讀書,我真的只喜歡讀電影,及了解與電影相關的事。文學研究或文化研究,雖然也與電影拉上一點關係,但電影該課程的地位,像附屬品,因為大部份時間,文化及文學課程,與電影實在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四年前,我在付出一大筆儲蓄後,卻受不到對電影的啟發,我讀了一個半學期,在沒有完成碩士課程前,便退出了。(雖然我有兩個 A. ) :D

一個半學期的過程,其實沒有浪費,我付出了的時間與金錢,確定了我只想讀電影研究的事實。畢竟,做研究寫論文,實在要閱讀海量的文字,若就讀的課程不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根本很難寫出一點什麼來。

因此,在四年後的今天,當我選擇進修,便自然地,肯定地,選擇了讀電影研究了。
(對,是電影研究!不是媒體研究,視藝文化,比較文學,英國文學,數碼科技,建築,或藝術行政等等,那些仿似類近,卻相去甚遠的科目。)

我現在正就讀的課程,每一科,都與電影息息相關。實在感到滿足。
縱然,在過去十星期,我對要應付海量的文件,實在令我感到十分頭痛)。

如何海量?well... 我想我在三個月內要消化的文字,比從前多出好幾倍,還要深。

從前,為應付教中學課程的電影科,我讀的電影理論主要是:
Eisenstein(愛森斯坦) & Bazin(巴贊), (再加一點 Bordwell, Focault, 及 Walter Benjamin 及三本教科書: Understanding Movie,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及 Film History.)

但現在的是:
Munsterberg, Arnheim, Eisenstein, Pudovkin, Kracauer, Epstein, Dulac, Balazs, Panofsky, Benjamin, Bazin, R. Barthes, Baudry, Comoll, Metz, Mulvey, Baudrillard, Jameson, Bordwell, Allen & Smith, Freud, Bertolt, Kant, Neale,Lacan, Wollen...  (還有更多...)

若我告訢你我完全了解他們的論點,那是騙人的。在過去十星期,我用了很多時間,只在反問:“作者的立論是什麼?有什麼論點?有什麼論據?” 誰跟誰的觀點相反?誰跟誰是那個主義的人?什麼電影有他們所說的特性?

這些令我十分頭痛的閱讀經驗,相信是所有放下書包太久的人要重新面對的問題。日後,會寫下更多感受。

是為序。












台長: Lucia
人氣(67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