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08 18:33:34| 人氣8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展一幅生命的旅遊畫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長最近正為學業所苦,可是心想不看點閒書,又覺得自己有面目可憎的傾向,加上每天xup6的問候語總是:「今天有沒有看書?(當然是指閒書)」,更是讓我備感壓力,因此就想說看幾本旅遊文學的書籍,當然我是打著這種看起來輕薄短小的掌上型讀物應該不會花我太多時間且不用思考(最近腦力耗用過度),但唸完朱天心的《古都》及《漫遊者》之後,我發現好像挑錯書了,因為它們出乎意料的專業且具有深度。

我先來談談近年來的旅遊文學,雖然作品琳瑯滿目,但大多只是偏重紀實報導,以實際資訊搭配圖片編排,再融入生活記事,頂多算一本新穎的旅遊指南罷了。加上受到日本出版品的風氣帶動,旅遊書系的年輕寫手輩出,走輕薄短小路線,書中不見專業氣息,只求「走過必留下痕跡」的風格,搞的這些出版品外表看似畢業紀念冊,封面通常會加上少女等宣傳字樣,如《冒險少女南美xx記》(經要文化)…等,當然其中「草包書」也為數不少。

由此看出,現今的旅遊文學大多鮮少提及旅行的目的何在,及旅行所帶來的啟發,相信大家都唸過《西遊記》、《老殘遊記》吧!!在這些古典旅行書中,作家都賦予旅行豐富的象徵意涵,把旅行當成一個自我認同的過程,藉由人的移動和他者對話,而重新省視自身及故土;也就是說,在旅行的過程中,固有的認知會一直遭到顛覆、挑戰,在那一刻,作者自身的魂魄也有著破繭而出的契機。再說到高行健的《靈山》,不僅描述了長江流域的田野調查之旅,也追溯其抽象的內心之旅。又繞回來朱天心的《古都》及《漫遊者》,也有出現自我認知和現實情況的交錯,傾聽自我和他者的對話,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女性在流浪及漫遊的旅程中,她的靈魂被解放了,也開展出其無限自由的可能,女性的容顏也在旅者的內在緩緩浮現。

而我對於旅遊的看法,則是相當反對浪遊是一種社會成年禮的過程,所以可想而知為何我會在第二段如此討伐—年齡層降低的旅遊書寫,這完全讓旅遊書成了個人作家夢的成年禮儀式,然後就以為只要兩三個年輕人能夠拋開社會及經濟的束縛,背起行囊展開漫遊,而在承受一段個人生命及心靈的轉折、衝突之後,就可以匯聚一個改變這個社會氣質的能量,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們還必須看看這些踏上旅途的人是否是帶著自省的眼光及謙虛的心靈來展開旅行的,因為唯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才會真正帶給自己、社會一些重要的變化。

然而,現今旅遊這塊版圖上其實仍有一些經典的作品,例如向來口碑好的馬可波羅出版社的《當代名家旅遊文學系列》,個人最推薦的是謝偉倫的《尋找白鯨記》。至於介於純文學及旅遊文學之間,所謂的跨文類創作,也是有一些值得推薦的作品,像是劉克襄的《迷路一天,在小鎮》(皇冠),由於本身有長期的旅遊經驗,劉先生不愧是旅遊界的行家。

旅遊書的出版,品質高低參差不齊,雖然它也造就人人都可以當作家的年代,但書寫(像我這種)和文學其實是兩碼子事,在成就人人都有發言出書的同時,文學的版圖卻也正在模糊當中。

Ps.相片由Kiddi Leaf提供
http://yuenji.hypermart.net/

台長: Resplendir
人氣(8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