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3-03 21:25:47| 人氣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楞嚴經 0126 ~ 0133集 (完)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26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這個地方是文殊菩薩奉佛陀的指示,來為我們選擇圓通法門。雖然是承佛的旨意,禮節還是少不了,跟平常請法、求佛加持這些儀式都相同,所以經文裡面也說,『即從座起,頂禮佛足』。下面一句就是求佛加持的意思,『承佛威神』。我們曉得文殊菩薩在此地所講的這一位,他是早就成佛,是一位倒駕慈航而來的善知識,也就是說古佛再來。示現在菩薩的位次上,這些禮節一點也不馬虎,這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如果不在這上認真去做,那就沒有辦法入門。入門,你看十大願王裡面,從禮敬諸佛這個地方入門,不修禮敬就無法入門,這是特別要留意的。經文裡面含的意思,可以說最重要的就是警惕我們自己,必須要降伏貢高我慢。下面的偈頌一開頭先說不變的理體,就是講的真如本性,先從這個地方說起。

.

「性澄圓」,這是說本體本來是澄淨、本來是圓滿的。本來澄淨,這裡面沒有念頭起滅。我們現在是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妄念剎那不停。諸位要曉得,這種現象,剎那不停的妄念,與我們的本性沒有關係,這種妄念,迷時似有而非有。如果是真有,當年禪宗二祖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這個安心就是什麼?就是個妄念。念頭起滅不安,求初祖「你給我安個心,求你大慈大悲教我如何得心安?」達摩祖師把手一伸,「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二祖經過這樣一個提示,他認真的回光返照找心,去找這個生滅的妄念。這麼一照,真相搞清楚了,「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到,就跟本經前面阿難七處徵心一樣。這就是說明,妄心有沒有?有,但不是真有,似有而非真有,不能說它沒有,但是你認真去一找,確實沒有。《金剛經》裡面說,三心不可得,三心說的什麼心?生滅心,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真心裡面沒有妄念,澄就是沒有妄念,清淨的,永遠是清淨。圓是圓滿,永遠是圓滿,假如不圓滿,六祖大師見到真性之後,你看他說的幾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澄的意思。何期這兩個字,換成現代的話,沒想到,「沒想到真如本性本來是清淨的」,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話說出來非常高興,一下就悟入了。「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圓滿的意思,無量無邊的智慧、無量無邊的德能、無量無邊的功德,沒有一樣欠缺,你缺個什麼!

.

這開始迷了,這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念不覺」,文殊菩薩這兩句話就是說的一念不覺。性本來是光明的,不需要加上一點意思,它本來是光明的,什麼都不要加,你給它加上一點意思,就把整個光明的理體給擾亂,變成障礙。我們今天是不斷在加,誰能?我能。我能,增長我執;我不能,也增長我執。把能不能去掉,「我」這個分別執著堅固。你在境界裡頭起心動念,你不知道能所是一不是二;你在裡面建立能所,不曉得這樁事情是什麼都加不上的,你偏偏在上面給它加一個,這就是所謂最初一念不覺。在真性本體上虛妄的加了一個照用,這就是所謂「隨照失宗」,宗是講宗旨,就是講的本性,照是觀照,觀照裡面什麼都不加就是觀照。譬如我們常常在講席裡提醒同修的,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這裡面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觀照。為什麼?什麼都沒加,這是觀照。這就是頭一句,『元明照生所』。你在這裡面又起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這就是你的加了,你把觀照這一變,變為意識,我們所謂明了意識;換句話說,真性照用當中只要不加能所就是觀照,我們說得更明白一點,只要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者,是真性起用。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27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金剛經》裡面說的那是講明心見性的菩薩,圓教初住的菩薩,「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們要問:有沒有我?有沒有人?有沒有眾生?有沒有壽者?有。為什麼?因為那是諸法實相。佛要我們離的是什麼?離我相,不是離我;離人相,不是離人。「我」與「人」怎麼能離得開?離的是什麼?離的是你分別的相、執著的相,離的是這個。我、人、眾生、壽者是實相,就是真如、就是本性,是叫你不要執著。

.

今天這個經文一開頭給我們講,『迷妄有虛空』,怎麼迷的?由於無明。什麼叫無明?對於實相不明白就叫無明,換句話說,迷失了本覺真如,這種現象就叫做無明。佛經裡也有這個意思,由於無明的力量覆蔽了靈明的真空,變出一個頑空,頑空所謂是冥頑不靈的虛空,所以叫「晦昧為空」,這是前面我們讀過的。迷了以後,真空變成頑空,怎麼變的?自己變的,不是別人變的。佛菩薩跟我們坐在一起,我們手牽著手,他不迷,他住在真空之中;我們迷惑,我們住在頑空當中。不迷的人了解迷的境界,迷的人不了解悟的境界,這是迷悟不相同。你一迷以後就把本覺轉變為業識,業識就是阿賴耶的業相。我們想想,業是什麼?業是活動。本性是不動的,清淨光明、不生不滅,實相裡面你要去找生滅的相決定找不到。非生非滅,這個境界是事實,必須要自己親自證得才有真實的受用。讀經,聽人家這麼講,不是自己的境界,自己還是迷惑顛倒;換句話說,自己還是免不了六道輪迴,這就是你自己不能夠親證之苦。業識,業就是事業,它是個動相,一動就出現轉相,唯識學裡也叫做見分,由轉相這一變,變為境界相,這是相分;這是阿賴耶的三細相。在理論上講,「無明不覺生三細」,就是一念無明不覺就生業相、轉相、境界相,實際上這個過程幾乎看不到,幾乎是同時的。為什麼?它速度太快,但是過程確實如此。

.

好像我們講堂的燈一樣,我們是一個線路有幾盞燈,開關一開燈統統都亮了。其實在理論上講,我們開關在此地,這個燈最近,一定它先亮,再第二個燈亮,再第三個燈亮,理論上講一定是這個過程。因為它的速度太快,所以在你感覺當中是同時的。我們曉得電的速度還不算太大,一秒鐘才不過是三十萬公里而已。我們的一念不覺,那個速度不知道有多大?光與電不能比,沒法子比,真是小巫見大巫、天壤之別,速度太快了。所以在你感覺當中,業相、轉相、境界相幾乎是同時的,你覺察不出來。可是業相是個空相,就是前面所講的「晦昧為空」,這個時候本來沒有同異當中,忽然有了同異,同異是什麼?相對的。很簡單的講,本來裡面真正是一,是不二法門,於是在此地就建立了二,起了分別,簡單的講就是起了分別。無同異是沒有分別,沒有分別當中起了分別,起了分別就是本經前面所講「空晦暗中」。諸位要曉得,在圓覺圓滿覺照之下決定沒有分別,諸位必須要記住,分別就是迷,不迷哪有分別?經典裡面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明明給我們說破,分別就迷了,執著是更迷,迷得更重了。

.

觀想是什麼?是用第六意識,觀照是不用心意識。譬如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不是個妄念?是個妄念,但是這個妄念能夠導向正念。我們觀照功夫提不起來,我們提起這個念頭就行,這叫觀想。想阿彌陀佛在因地上的發心、修行果地上的莊嚴,想這個。所謂見賢思齊,這不是個壞念頭,如果你更懂得這個意思的話,那就更妙了,可以幫助你入理,也就是能幫助你見性。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28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由此可知,佛經裡面所講的大光明藏,淨土裡面講常寂光淨土,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的大覺、我們自己的常寂光,就是經上所講的「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把我們的常寂光變成大黑天,把我們的朗然本覺一變為無明,這是我們講的頑虛空。所以虛空情量生於大覺心中,到底是我們心大還是虛空大?一定要搞清楚,我們的心大,虛空是生在我們的心裡面,不是在心外。虛空生在我們心裡面,諸位要記住這個經文,大覺就是你自己的真心。所以虛空是生在大覺當中,是你心裡面生的。真的虛空大不大?給諸位說,不大。底下有個比喻,不過是像大海當中一個水泡泡而已,把大海比我們的真心、大覺,把無明的頑虛空比作大海裡一個水泡泡。這個事情我們聽了之後,恐怕愈聽愈迷惑,「我們那麼大的心,起的無明就像水泡泡一樣,這不大礙事吧?沒有變成水泡的地方,還不是很廣大嗎?」確實。十方諸佛與大菩薩的淨土,問問是不是我們大覺心中所生之物?經論明明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諸佛如來的淨土都是自己大覺心中變現之物,這個道理、事實要曉得,要能夠接受。

.

後面這兩句是說,至於十方有漏的微塵國土,就是今天講的世界,我們所謂星球。我們地球在太空當中也是一個星球,而且是個不算大的星球,這個星球不太大。太空當中的星球無量無邊數不盡,沒有開悟的有情眾生居住的星球就叫做有漏的國土,數量像微塵那麼多。這些國土存在哪裡?又依頑空妄想而建立,說明這些國土的來源。『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這個「空」不是頑虛空、不是晦昧之空,這個空是說什麼?是講的真空,就是講的真如本性。剛才前面長行文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國土是依頑空妄想而建立,妄想無自性,妄想沒有體、沒有自體,體就是真如本性,迷了叫妄想,悟了叫正覺、叫大覺。由此可知,十方世界依報的國土、正報的眾生,一切諸法沒有一樁不是唯心所現。所以只要你自己見到真心,什麼都能現前,就是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既然能生萬法,你是哪一樣都不缺,樣樣具足,這才是真實究竟的圓滿。這也是看到佛法的價值,佛法對我們來講太需要了,為什麼?得到佛法就得到一切,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得到,一樣都不缺;不得佛法,就是不見真性,你在世間追求任何東西都是有限的、都不是究竟的。

.

一切萬物之形成,統統是從眾生妄想分別心而有的,這一墮到有裡面,妄知邪見就一天一天的熾盛,一天一天在增長。妄念當中第一個產生的,依報很大、正報身體很小,這是邪知見;第二個,身很大、心很小。本來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變成依報大、正報小,身體大、心量小,變成這種情形。給諸位說,完全顛倒!正是經上所講的,「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這種迷叫根本迷,你想開悟,你要把這個迷關打破。前面經文我們念過,「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惟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這是第二卷裡的經文。那是說的真話,幾個人能夠承認、能夠相信,我們的色身、色身之外的山河大地、整個的太虛空,全是我們自己真心裡面的東西。所以在沒辦法講的時候,我們舉作夢的比喻,全都是夢境,在作夢的時候有自己,自己身外有山河大地、有虛空,這些東西從哪來的?還不是你自己心變出的夢境,整個的夢境就是你自己心,整個心變成夢境,全體是自己一個人。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29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這兩句偈是從上面一首偈而來,前面一首是把虛空與真如本性,比喻作大海和裡面的一個水泡泡,漚就是水泡。大覺海中,就是真如本性裡面,空有這種名相都不可得,正是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如果說真如本性裡有個空,那是有一物;有個有,也是有一物,有一就有二,有一就有多,那就不是自性。空有從哪裡來的?實在說空有本來不生,而是有人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清淨心,虛妄發生的現象。這個現象不是真實的,是妄相不是實相,我們講空也好、說有也好,都不是真實的。但是這個妄相一定是先有空相,而後在空裡面現有相,像唯識論裡面所講的,迷了之後首先現出來的是業相,無明業相。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裡面第一個就是業相,像本經前面講「晦昧為空」。由業相再變就是轉相,轉就是轉變,從無相轉變為有相,十法界依正莊嚴,轉變為有相,這個相我們就稱之為境界相。所以說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我們稱之為三細相,三細相實際上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為什麼說它細?這個真實相我們很不容易體會得到,所以叫細。不容易體會,雖然就擺在我們面前,難以體會。

.

我們讀《華嚴經》,《華嚴經》完全是一個人覺悟的境界,佛境界,佛就是覺悟,覺而不迷的境界。「身心寂滅平等本際」,那是覺悟的人。每個同修都想開悟、都想覺悟,怎麼覺法?佛法裡面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覺悟的方法、都是覺悟的門道。可是在基本上說,《彌陀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這是三個必須具備的條件。善根裡面第一個就是信,你不信有什麼辦法?第一個是相信,第二個是能夠正確的理解,這兩條都很難,信解不容易!福德是修行,古人學佛,善根福德因緣,當然首先你要得到因緣,因緣是什麼?就是明眼的善知識,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樣的一個老師;換句話說,他指給你的道路決定是正確的。不是盲修瞎練,不是自己沒有把握,隨便指一條路給人走,不是的,是真正是過來人,這是因緣,這種因緣可遇不可求。有這個明師指路了,從哪裡修?就是先信,信什麼?信老師,老師不騙我,老師不會叫我上當,你對這個老師要信得過,然後他所教給你的你才肯幹。現在人學道最大的困難,頭一個就是把老師打個問號,他恐怕不行、他有問題、他不可靠、他恐怕會害我,這就糟了。諸佛菩薩來教你,你也給他打上問號,這就是自己沒善根、沒福。所以要相信老師。

.

善根從什麼地方去培養?從福德裡面去培養。福德現前,忽然那個人也變成聰明伶俐,所以修福你看重不重要?從前的教學,世間教學,這指我們中國,佛門裡面教學都是從修福做起,不但是小學重視在灑掃應對生活教育,福報就是生活教育,出家人五年修《沙彌律儀》,就是要學十戒二十四門威儀,生活教育。我們今天誰肯做?沒有人肯做。真正用功的人,在家的同修,我是勸勉大家以《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這是印光大師提倡的,以這個來代替戒律,可以把這三樣東西當作早晚課誦。要修一個階段,總得學個三年到五年,把自己基礎奠好。這個不是背誦,不是我每天早晚念一遍,我叫修學,不是的,是要照做。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30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不要講別的經,你們常念《金剛經》,《金剛經》是《般若經》的精華,《金剛經》教人修什麼?修布施、修忍辱,教你修福;修財布施、修法布施,教你修福。修福不住相,不住相就是修慧,福慧雙修。你要是單單修一邊都不能成功,單單修福,修福要是著相,三輪不空,福報可以能得到一點,不會開智慧。單修不住相,一切都不住,不肯修布施、不肯修福,你落空了,也不開智慧,落在兩頭都是病。佛菩薩在經典裡給我們指示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們自己不依照這個方法去做,那有什麼辦法?修行最初下手,一定要先悟圓通根本;換句話說,先要開悟,也就是先要明瞭。明瞭什麼?明瞭自己的毛病,曉得用什麼方法來對治,這就叫開悟。你們認為開悟是什麼?這就是開悟。如果連這個都不曉得,你說佛門裡大徹大悟,那都是騙人的,大徹大悟連自己一身毛病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對治不曉得,這叫什麼開悟?你悟的什麼。特別是初發心的同修,能夠在這上面覺悟,你的修學就會有進步。修行什麼?修正行為,在日常當中把自己一樁一樁的毛病都給修正過來,這就叫修行。修行,行為標準沒有一定,古今中外都不同,有智慧的人頭腦就很靈活,他在這個時代,他就很適合於這個時代;到某一個地區,他馬上就能適應一個地區,這叫開悟。佛法顯示在生活當中,乃是活活潑潑不是死呆板。

.

最初不要去貪圖,我要去念得一心不亂,我要去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都是妄想,做不到的,這個事情要按部就班的來;大徹大悟,我執、法執沒破是決定不會現前的。換句話說,學佛怎麼樣?先學做人,學待人接物。佛門裡面規矩,一學佛的時候五年學戒,先學這個,再進一步學不著相,這個不著相也不容易。所以方法最妙無過於《華嚴》,《華嚴經》從哪裡入門?從「淨行品」入門。「淨行品」裡起心動念都想著一切眾生,不管做什麼,念念都是為一切眾生。這個方法妙在哪裡?妙在久而久之,我執就沒有了,不要斷,自己就沒有了,這個方法真是妙極了,你心量大了,起心動念都是為一切眾生著想。凡夫這個我執所以難破,就是起一個念頭一定是先想到自己,不肯替別人著想,所以這我執修了一輩子都斷不了。不但斷不了,就是修行人來講,我執還是念念增長,三輪不空。做點善事,我做的、我的功德好大、我天天在行善,你看看我執天天增長,怎麼能破得掉?我執不破,煩惱就不能斷;我執增長,煩惱就增長,煩惱從我執裡生的;法執增長,無明就增長、邪見就增長,這個東西麻煩!所以學佛人,你心倒是個好心,可是你走的路子恰恰顛倒了,這個很要緊,所謂背道而馳,顛倒行事。

.

你要是會修,會的人怎麼樣?進步快。『遲速不同倫』,「倫」是類,就是不一類,會修的人進步很快,不多久就成就念佛三昧。聰明人不著相,不但三昧現前,智慧也現前,智慧現前就是理一心不亂。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在這裡修。別人讚歎你,你聽了歡喜,著了相,迷了。讚歎是個音聲,你的耳朵一聽音聲,被音聲迷了,心動了,起了歡喜心;罵你幾句又難過、流眼淚,你迷了,你著相!這個境界,一天到晚時時處處都會遇到。這是什麼?這就是修行入門之處。讚歎我,曉得我這個事情做對了,我要做得更好,不必生歡喜心,應當做得更好;我做這工作大家滿意,他才會讚歎,我要做得叫他更滿意,叫大家更歡喜,自己要如如不動。事情做錯了人家才罵你,罵你怎麼樣?改過,你罵我就曉得了,我馬上就改,也不必去難過,這叫修行,這叫修三昧。會與不會就是在這個地方看,在這個地方去體會。善根深厚的人,像這樣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一切惡就是一切過錯,實在講善與惡、過錯與無過錯都沒有標準,是眾生的標準。這個修就是普賢菩薩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的標準,修行就是要恆順眾生,就是要隨喜功德。恆順、隨喜裡面,自己不起心、不動念、無分別、無執著,那你就成佛了,佛與大菩薩就是這麼回事情。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31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這是對香嚴童子他入道法門的評斷,香嚴童子是從嗅香塵而悟入的。文殊菩薩這幾句評語,第一句是講初心的凡夫,必須等待香塵與鼻根合的時候,才能夠產生知覺的作用;換句話說,香塵要不來,就不會有這種知覺的產生。塵不是常住的,是個生滅相,或有或無,換句話說,沒有法子覺性常恆,根與塵相離的時候,這個覺性就沒有、就不存在。第二句非常的明顯,根塵不接觸的時候原無香塵之相。第三句意思是講,相合才能知,相離那就滅。我們想一想,覺知之性尚且不能夠常住,怎麼能夠從香塵上而得圓通?可是我們在前面看到,香嚴童子明明在香塵上證得圓通,這個說起來初學的人不太容易,這些都是善根深厚之人,隨拈一塵無非法性,這樣的人才行;或者我們講大根性的人可以,隨拈一法都能夠證入圓通。但是初發心的、煩惱重的、障礙深的這就很難,依照這個方式就相當難。

.

藥王菩薩是以嘗百草,這是屬於味塵,他是從這個地方悟入的。『味性』也不是本來常然之體,換句話說,他要舌根接觸味塵的時候才有這個覺知。由此可知,這一法也是屬於生滅法,時有時無,嘗的時候就有,不嘗的時候就無。常住真心是不生不滅,用生滅的法門如何能夠證得不生滅的圓通?所以『其覺不恆一』。以間斷這種方法要證得無間斷的至道,這個似乎也不合道理,我們今天在《信心銘》裡面講的「至道」。

.

這是跋陀尊者,他是因觸塵而悟入。觸沒有自相,也是因緣和合而顯現出來的,內依根生,外依觸塵。講到觸塵多半都是講色塵,色法為身根所接觸,能所兩合當中顯示出有觸的相發生。文殊菩薩在此地告訴我們『觸以所觸明』,這個意思就是說,必須要等待所觸之塵合於能觸之身,這個觸相才明瞭,才能見性。假如身與塵離開,沒有接觸的時候,這種現象就不生,這也是對於初學人說的,初學的人心粗。如果對功夫很深的人,你們諸位想一想,這個觸塵會不會中斷?沒有中斷的,你有身接觸外面空氣就是觸。天氣寒,你身上覺得冷,這就冷的觸相;溫度高的時候你感覺到熱,那也是觸相。不一定要等碰到你的手這才叫觸到,不是,實際講都沒有中斷。但是初學的人心粗,他沒有這種微細的感觸,所以對於初學的人來講,粗心大意的人,必須身體跟外界物質接觸,他才會感覺有觸相,平常他感覺不到。所以這個法門對於初學的人來講,也不太適合。

.

迦葉尊者是因為法塵而悟入。法塵有內外,諸位學過百法的,就曉得有所謂內法塵、外法塵。前面兩句說明法塵沒有相,沒有一個具體的相,法塵屬於抽象。大經裡面所謂「五塵落謝影子」,這叫法塵,拿我們今天的術語來講就是印象。你見色聞聲你心裡有個印象,早晨辦的什麼事情,現在一想好像這個事情在眼前,印象叫法塵,這叫內塵,潛伏在阿賴耶識裡面,我們稱之為阿賴耶識的種子。意識,就是第六意識跟末那識有能力攀緣得到,一攀緣,這個影子、影像就現前。如果要依法塵來修學的話,法塵是有能有所;換句話說,是有個能起的意根向阿賴耶識裡去攀緣,有所起的法塵,有能有所。既然是落到能所,就不能夠遍滿法性。菩薩在此地說『能所非遍涉』,它不是個有形相的東西,是阿賴耶識裡含藏的種子。在理論上說它能夠遍十方、能夠遍有處,它不能夠遍非空,因此對於初發心的人來說,這個辦法也不太理想。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32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佛弟子當中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神通』是修得的,而目連的神通完全因為有宿世的因緣,如果我們用的是意識,意識所對的是法塵,意緣法塵,只是分別心,即使修得神通現前,也是分別心的作用。這是我們看一般修神通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這說得沒錯。文殊菩薩在此地說的就深了,把真相說出來。我們平常看只看個外表,譬如某人開智慧了,實際上智慧是你本來有的,每個人的智慧都與諸佛無二無別,你為什麼不能現前?是因為有煩惱蓋覆住。你把煩惱、無明去掉,你智慧就現前,本有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告訴我們,「本覺本有,無明本無」,無明是不覺,不覺本無。神通是真如本性的德用,它也是本有的,由此可知,不是修得的。我們凡夫妄想分別太多,所以我們這個能力沒有辦法完全透出來。這些菩薩他們修定,這個修定,要是以中國宗派裡面來講,相當於止觀。《楞嚴經》沒有到中國來之前,智者大師從《法華經》裡開悟,悟入之後他發明三止三觀,那就是講修行用功的方法,天台宗的方法是止觀,止觀也屬於禪的一種。在當時印度有些高僧到我們中國來弘法,拜訪智者大師,看到智者大師這種教學的方法非常讚歎,告訴他,與《楞嚴經》裡面佛所講的奢摩他、三摩、禪那,大致相同。於是中國人才曉得印度佛經裡面有一部《楞嚴經》,所以《楞嚴經》沒有來,名字先知道。《楞嚴經》到中國來之後,歷代祖師大德們給它做的註解完全是用天台止觀來解釋。

.

一直到明朝交光大師,他才把過去解釋推翻,這就是《楞嚴正脈》。《楞嚴正脈》,在《楞嚴》註疏裡面講那是新派的;舊派的,長水為代表,他們是採用天台的教義。到交光大師完全不是的,他提出的也很有道理,因為天台教觀用意識,就是用第六意識心所修,而《楞嚴經》裡面經文的教義,諸位能看得出來,它是要捨離意識心,不用心意識,教你用六根的根性,用六根根性這不是天台家的方法,交光大師提出這一點相當有見地。現在我們看的《楞嚴》註解,就是圓瑛法師的註子,也是依據交光大師的《正脈》。所以你把《楞嚴經講義》打開,合起來看一看,十分之七是《正脈》的內容,另外很少部分參考其他的註疏,是以《正脈》為主寫的這部《講義》,這是我在此地特別提醒諸位。

.

文殊菩薩的標準拉得太高,就是本來無一物、捨識用根,拿這個標準,實在講不是我們初學的。人家這個地方講的初心不是我們這個初發心,我們沒到這個程度。他的初發心是圓教初住的人叫初發心,初住菩薩是大乘法裡面見道位,不是我們境界,我們連小乘見道位都不夠資格,小乘見道位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初心,大概是說我們」,那就誤會了。初心好比念書一年級,人家的一年級是大學一年級,不是你小學一年級;你小學一年級,以為是自己,這搞錯了。雖然都是一年級,程度相差懸殊太大,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留意。要曉得交光大師說的沒有錯,是有道理,對我們小學一年級的人用不上,只能夠說薰習成種,讓我們知道有這回事情,它是相當高的境界。神通就是本能,意識要能夠收攝住,像《四十二章經》裡面所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是什麼?控制。你能夠把心控制在一個地方,不叫它胡思亂想,控制在一個地方這就是定。譬如念佛人他把心繫念在佛號上,久而久之得了定,得定叫念佛三昧。

.

.

楞嚴經 檔名:07-001-0133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本經是以二十五位菩薩統攝八萬四千行門,也就是說把八萬四千修行的法門歸納為二十五大類,大勢至菩薩是代表念佛這一類,你念佛、念菩薩名號統統歸於這一類,這一類實在講在一切法門裡面最為特出。《楞嚴經》上的排列順序有很大的關係,凡是被文殊菩薩挑剔不用的都先說了,他選擇出來的放在最後。看到它排列的次序你就曉得,哪個法門被文殊菩薩看重,是個特別的法門。如果按順序來排,它是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按照這個順序排。「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是在六根裡面,六根的順序是眼根、耳根、鼻、舌、身、意,應當排在第二,順序排在第二,他拉到最後,特別法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特別,因為按照七大的順序,是地水火風空見識,見就是根大,他應該排在彌勒菩薩的前面,按照順序是彌勒菩薩在最後,是七大最後一個順序;彌勒排前面去了,他把它提出來也放在最後,換句話說,這也是個特別法門。所以二十五圓通裡兩個法門是特別法門,諸位要記住。兩個法門既然是特別法門,為什麼又把「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擺在最後,認為是第一個特別法門,變成「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第二特別法門?實在講兩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因為念佛這個法門,是十方世界的第一法門;換句話說,共同的第一,這沒話講。「觀音耳根圓通章」是我們娑婆世界,我們眾生根機裡面的第一法門,這個第一僅限於我們這個地區,離了娑婆世界不見得是第一。

.

我們看看這一段的意思,念佛當然念是特別注重的,念是什麼?諸位看看我們中國的文字,中國文字很有學問,它是一種符號,跟佛法一樣,它有表法的作用,外國文字裡沒有。念,上面是個今,底下是個心,什麼叫念?念就是現在的心,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就是現在的心,這叫念。文殊菩薩說『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意思是說,凡是有遷流不住的都是屬於行陰,五蘊裡面行蘊。「諸行是無常」,這許多心所法統是生滅法,一個念頭起來、一個念頭滅,都是生滅法,是無常的,不是常住的。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的法門,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念佛圓通章裡面兩句很重要的開示,雖然說都攝六根,而主於淨念相繼。文殊菩薩的確很厲害,辯才無礙,口齒很伶俐,也找大勢至菩薩的麻煩,挑剔他的毛病。我們在這聽聽看,他講的是不是有道理?既然說淨念,他就認定那當然有念,要是沒有念那就不必叫淨念。既然說有相繼,難免還是有生滅,一個念頭一個念頭繼續,那不就是個生滅相嗎?所以他在這個地方批評這句話說,「念性元生滅」,原來你還是生滅法。

.

底下一句說,『因果今殊感』。以此為因,就是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佛,這就是因果相應,是一種非常殊勝的感應,這個未嘗不可,沒有話說,這是對的。但是『云何獲圓通』?文殊菩薩說明,用念佛法門帶業往,生凡聖同居土沒有問題,他老人家承認;念到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他也承認沒問題,行;要是上品上生,生實報莊嚴土,他說不行,「云何獲圓通」?為什麼不行?因為你前面用的是生滅心,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用生滅心達到極處,只能夠做到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不能夠到理一心不亂。由此可知,他這個法門文殊菩薩承認了一半,另外一半他認為有問題,他找毛病是找到這個地方。因為圓通是不生不滅、明心見性的境界。雖然文殊菩薩這樣的批評,剛才說過,念佛這個法門在十方世界,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是第一個法門。為什麼?只有這一種善巧方便的殊勝感應,能令一切眾生當生成就,這是一點都不假的。

.

文殊菩薩揀選,到這個地方是一個大段落,等於把所應當揀選的統統揀別出來,應該保留的就是這兩個法門,念佛法門跟觀音菩薩耳根法門。這兩個法門合起來,在念佛裡面來講就是理念,因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重要的是觀照,念佛裡面有觀照,決定上品上生。所以你要問,《楞嚴經》講什麼?看看這兩位菩薩,你就曉得《楞嚴》講的是什麼。

.

.

.

台長: 斷捨離
人氣(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書籍 / 經典 |
此分類下一篇:楞嚴經 0121 ~ 0125集
此分類上一篇:阿彌陀經要解大意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