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04 23:14:41| 人氣2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知識經濟-06─ 珊瑚礁理論。(2006/01/0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陸經濟體的興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其磁吸效應之龐大,可謂無人可攖其鋒,幾乎可以這樣說全世界的人材、資金都自然而然地往那裡匯集,勢之所趨無人可擋,利之所誘,任誰也無法規範。台灣緊鄰大陸,具有相同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大陸語言又通,生活習慣價值觀相去也不遠,想不受此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可說是比登天還難,甚至於可以說,受其影響比其他各國更深遠,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看看現在在大陸經商的人數就知道,據說有好幾百萬人,甚至於有人已經在那裡落腳,定居了,台灣只是故鄉。

所以,台灣受大陸這塊經濟体的影響,當然是不言而喻。其實很多對市場敏銳的台商,早就看準大陸市場,在兩岸還沒有正式經貿交流之時,就已經想辦法過去了,真的要管也管不住,當然過去投資經商的人之中,有人成功也有人血本無歸,狀況不一,這種現象其實跟是不是投資大陸市場沒有多大相關連,純粹是市場判斷的問題,跟是不是投資大陸完全不相干,到美國投資也是一樣,會有成也會有敗,也不是保證百分之百都會成功。

俗語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了錢的生意沒人做」,可見所有的這些商人是何其精明,要不要去大陸投資自有其市場的盤算,那需他人擔心其盈虧,縱使投資失敗也自有其必要承擔之責任,又何苦管之;或有人說,很多企業投資大陸,是錢進債留台灣,尤其是那些掏空公司者,非法挪用公司資金再去投資大陸者更是可惡,若真有此現象,這也是法律規範的問題,也就是說向銀行貸款去投資大陸要如何管理和限制的問題,又何需將此提升至政策層面,將兩者相混一談。

這本來純粹是市場判斷的問題,也不一定是要針對大陸,但由於兩岸政治的對立,使得原本單純的兩岸經貿關係變得更為複雜,其問題之難解,甚至於可以這樣說,不理還好,越理越亂,就好像拿刀斷水,水更流,喝酒澆愁,愁更愁一般,絕對找不到解決問題的出口,完全陷入困境,一切就在如此紛紛嚷嚷中進行。於是各家說法紛紛出籠,像李前總統就主張「戒急用忍」,是蠻抽象,其間的分寸,不易拿捏,或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先生就一直主張「大膽西進」,相當極端,不用怕掏空台灣產業,可無所忌憚。到後來的民進黨政府所主張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也都引起很大的爭議,其結果縱使形成政策,也是窒礙難行,甚至於淪為文字遊戲,將「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之類的 。

從「戒急用忍」到「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真的有效嗎?看看台商在大陸的數百萬人數即可知,兩岸經貿的趨勢要擋也擋不住,硬要擋反而會深受其害,例如:已流出的資金,再也不願流回來,或者在大陸賺到的錢也不敢再拿回來,結果資金有出無進,經濟想要活絡也難。台灣經濟在兩岸政治的干擾下,當大陸經濟體再更強大時,恐有被邊緣化之虞,兩岸的經濟可說是既競爭又互補,據經營之神王永慶最近所提出的警告,2006年已經走到最關鍵的時刻,若2006年台灣經濟沒有向上提升,跟大陸相比將被邊緣化。

最令人擔憂的是,到目前為止各方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其實問題的解決很簡單,台灣的科技教父李國鼎先生曾說過,政府搞經濟很簡單,就好比海中的珊瑚礁,當一批魚游走後,就要想辦法讓另外一批魚游進來,政府的工作就是搞好珊瑚礁的生存環境,而不是天天在擔心抱怨為何種魚會游走,筆者稱之為「珊瑚礁理論」。

議論至此,問題的解決方案就很清楚了,問題不在兩岸,要不要三通,應該一切要反求諸己,方能政經分離,不然將繼續混亂下去,但時間已不多…。

台長: 阿舍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