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4-22 10:35:52| 人氣3,74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穀雨閱讀:茶香佐春光、等一杯好茶



穀雨閱讀:茶香佐春光、等一杯好茶
作者:周敏司徒嘉慧、 天下雜誌593期
茶的完滿,來自無數的等待──等採收、等炒菁、等時光轉化,等茶、水、壺、人,因緣具足,釋放一杯茶的香韻繚繞。

做茶、喝茶,就是一個『等』字,等茶葉採收、等日光萎凋,等攪拌、等炒菁、等時光轉化、等水滾,一切都是等待的藝術,」從小就跟著阿公做茶,王德傳茶莊商品研發總監王俊欽說。

心情浮躁時,他會把整套茶具擺出來,從頭演練一次,以調節心情。


 「茶人以燒水修練心性,寫書法的人以磨墨修養,是同樣的道理,」他說。

至於什麼是好茶?「天天想喝的、價格能接受的、你喜歡的,就是好茶,」茶業改良場凍頂工作站站長黃正宗說,不拘泥於茶多酚、胺基酸等茶對健康的好處,只要對心情是好的,它的優點就大於保健。

「剛開始是作為藥方,慢慢卻成了飲品,在西元八世紀的中國,茶,更以上流社會的風情雅緻,步入了詩句的殿堂,」由十九世紀的日本美學家岡倉天心所著的《茶之書》開宗明義揭示,茶在中國唐代傳入日本之前的身分地位。

日治時期,台灣為供應國際對茶的需求,於一九○三年成立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製茶試驗場,現改名為茶業改良場,寫下了台灣茶業發展的歷史脈絡。

其中,「南糖北茶」在五○年代台茶的全盛時期,曾創造出GDP佔比六○%的外匯出口紀錄。榮景過後,現今以台灣內需約四.五萬噸為例,目前台茶的年產量僅約一.三萬噸左右,僅能供給精緻品飲,「其餘,因近年罐裝飲料茶崛起,所需額外三.二萬噸茶葉只能仰賴進口,」黃正宗表示。

黃正宗近幾年培育出台茶十八號(紅玉紅茶),成功打入市場。他表示,台灣海島型的氣候環境、多高山的地理條件,加上茶樹因種植的海拔與方位不同,挾帶不同的「風土味、山頭氣」,因此台茶以部份發酵為主特色。而講究製茶工序的「部份發酵」茶,可因氧化作用程度不同而產生不同風味的茶香與茶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山烏龍茶。

春水、夏紅、秋香、冬氣
雖說「春茶、冬茶品質佳,秋茶次之,夏茶最差」,浸淫茶葉研究二十多年經驗的黃正宗卻認為,春茶滋味好,品飲祕訣在水,即茶湯;冬茶因茶樹過冬,啟動自身的禦寒機制,使冬茶富含胺基酸,養分高,風味(氣)佳;但秋茶的香氣及夏茶重韻味,宜飲紅茶。春夏秋冬,茶樹一年多生的特性,經製茶手法的轉化後,在他的眼中,各有特色,視品飲者喜好而定。

「因茶品不同,每款茶有其最適宜的品飲時間點,」王俊欽表示,一般人意指春茶,通常是指春天採摘鮮葉所製成的茶品,六大茶類皆有春茶,但終究「茶是嗜好性飲料,與個人喜好、體質、品飲習慣息息相關。」

佐春光 三款台茶推薦

1、三峽碧螺春
從日治時代,因日人愛喝綠茶,挑中三峽種植茶樹,以供應日本所需。
王俊欽說,三峽為台灣北部緯度較高的地區,冬天有東北季風,天氣一冷,植物最早知道,因而保留最多的胺基酸。

採摘自三峽青心柑仔種茶樹在清明前萌發的嫩芽,為保留茶芽鮮活,刻不容緩地殺菁製作成茶。
碧螺春,原產於蘇州碧螺峰,原名「嚇煞人香」,康熙南巡時嘗之而愛之,重新命名而來;光復後更名為「三峽碧螺春」。



2、阿里山高山烏龍
海拔1400至1600公尺的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雲霧雨露環繞,日夜溫差劇烈,適合茶樹生長的土壤也廣,是最早種植茶樹的高山區域。

台灣的種植方式,多以10年須更新一次為主,視採收量、種植密度等條件而定,但王俊欽表示,台灣雖偏好新欉,只要栽培方式符合自然,就能延長至30、40年更新一次即可,更具永續價值。



3、木柵正欉鐵觀音
觀音韻,指茶品含有一種礦物質的特有味道。重烘焙茶較不刺激腸胃,因為烘焙愈多、咖啡因散失愈多。另外,茶性屬寒,以炭火烘焙可以降低寒性。

王俊欽特別推薦正欉鐵觀音,傳統上較少人在春天推薦鐵觀音,但將鐵觀音放置一段期間後,火味會逐漸消失,味覺也會慢慢陳化轉趨醇厚,非常適合春天品飲。

鐵觀音產區位於政大後山,重製茶技術,是最為「急不得」的製茶。因所需製茶、烘焙的時間,比其他茶種要多一倍,價位更高。

陶藝家 黃嘉男


薄胚陶壺 高溫下的修練

近期被台中市文化局登錄為陶藝藝術家,年初才剛舉辦個展,陶藝家黃嘉男愛茶已久,謙稱自己「幾乎什麼茶都喝」。

喝茶的歷史久了,理工科的背景讓他潛心研究茶與壺,經過不斷實驗後,他研究出:喝青茶,如高山烏龍,以日本瓷土為主配比燒製的茶壺,表現最佳;若是老茶,以台灣苗栗的陶土做配比最好。

在陶藝的創作上,他以理性的態度,追求感性的完成,由於在學期間接觸陶藝,自己也喜愛藝術,遂於交大工學碩士畢業後,投入陶藝創作迄今二十多年。

他說,「喝茶是感性的,但好茶葉若只是用一般茶壺泡製,並不能讓它表現出最好的韻味與價值,」舉例來說,重烘焙的茶與老茶,要以氣孔多的陶土燒製的茶壺,最能釋放老茶的韻香。

茶文化與視覺美感不可分割。黃嘉男以個人偏好的宋代美學簡約風格為依歸,採天然釉藥,近年更專研柴燒,以台灣龍眼木燒製至一二八○度以上的高溫,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落灰」,灑落在壺身上自然成色的釉藥效果,也會因置放的位置與角度,在壺面上變化不同的圖案或結晶花──這一份「即興」,有如氣壓與火焰的相對之舞,極其考驗著經驗與判斷。

柴燒的挑戰不只在高溫,更需連續三天不間斷地燒製,還得視當時氣溫、氣壓的配合才能成事,「某方面來說,是一種修練的過程,就像製茶無法被機器完全取代,還是要看天,」黃嘉男說。

photo 以苗栗陶土與日本瓷土做配比, 黃嘉男以高溫柴燒、天然落灰的釉藥效果,讓每一只薄胚茶壺都與眾不同。(黃嘉男提供)

「喝茶不需要比腕力,只要專注在泡茶上,」黃嘉男創作的茶壺特意做薄胚,可以想見若遇上柴燒的高溫,失敗率有多高。在自我要求的意志下,他一天只做一只茶壺,曾有過連續三個月,做了近百只茶壺,卻全在柴燒過程都失敗的經驗,也有過氣壓過低,溫度上不去,一批陶作在一二八○度的持溫僵持下,全都躺平,能量盡失。

但他堅信,做茶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理性的訓練支撐他繼續向前探索,「我以為科學的極致就是藝術,」黃嘉男說,感性要有理性為基礎,而且背後的知識要夠,才能真正成就藝術。


本文內容摘自以下網站: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5155

台長: 讀.冊.人
人氣(3,749) | 回應(1)| 推薦 (9)| 收藏 (0)
全站分類: 美食情報(食記、食譜、飲品) | 個人分類: 人生:美食美味 |
此分類下一篇:小滿閱讀:品茗.賞壺 茶器五感體驗
此分類上一篇:清明閱讀:國宴與家宴

(悄悄話)
2016-04-22 10:40:3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