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21 10:45:01| 人氣59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這個時代的矛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收到一個網上流傳的英文電郵,覺得很有意思,特別將它翻譯出來,跟大家分享(為達到中文的文字效果,部分譯文的意思及句子次序與原文稍有不同):

較之過去,在這個時代,我們的家宅大了,家人卻少了;家居越來越精美,家庭卻變得千瘡百孔……

我們的學歷高了,經歷卻少了;知識多了,見識卻少了;我們造就了更多的專家,但也造成了更多的問題……

我們學習如何去維持生活,而非豐富生命;為生而活,不是為活而生……

建築物不斷提升高度,但人卻沒有提升氣度;車輛有更廣闊的道路,人的視野卻狹窄了;我們被教導要前衝奮進,但沒有人提及耐心靜候的重要……

我們有能力往還月球,但走過少許與鄰居聯繫卻很困難;我們可以征服外太空,卻不能充實內心的空間;我們有更強的資訊科技,但溝通卻轉趨薄弱;科技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方便,但換來更少的時間……

人們只管追求數量,而忘記素質;食物種類多了,營養卻少了;藥物多了,健康卻離我們越來越遠;人的個子越來越高大,自我形象和人格則越來越低落;更多人追尋愛侶,但也更多人不歡而散……

財富越來越多,價值卻越來越低;花費多了,滿足感卻少了;購買得多,享受得少;寫得多,學得少;計劃得多,成就得少;收入增加,滿足下降……

我們花費得太隨便;笑得太少;說話太多;生氣得太容易;車開得太快;起床太晚;閱讀太少、看電視太多;愛得太少;撒手人寰太突然;更糟糕的是,我們禱告得最少……



  這段文字帶出的主要訊息是: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物質化,結果令人情越來越淡薄,精神越來越空虛,生活模式越來越不健康。

  的確,這些現象與物質、科技發達是有關係的。一位心理學家這樣評論資訊科技對人心智的影響:「社會信息通過大眾媒體像洪水般地向青少年學生湧來,必然引起他們心理緊張程度急速上升。過量的信息刺激常誘發一系列的心理防衛機制,使學生出現社會疏遠感和冷淡,降低社會活動的積極性。人們若在電視機前過的時間過長,會削弱家庭生活中的親子感情,迫使他們減少與同齡友伴的交往,造成生活單調而缺乏活力,容易產生性格障礙。大眾傳播媒體還經常提供遙遠縹緲的非直覺化的現實,若青少年學生沉溺於此,忘卻周圍現實,在想入非非中尋求精神寄託,就有可能喪失責任感和追求。」(注)

  現代社會過分強調物質,注重精神的聲音不足。社會以金錢或外顯的事物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就,(尤其是商人)又宣傳快樂與擁有物質的多少成正比,知足寡欲、安分守己者被加上「沒出息」的標籤;古時不論中西,學校傳授的主要是人生道理,教人如何善用謀生以外的時間,偏重精神層次;現代的學校卻以教導知識及謀生技能為主,僅為應付工作,偏重現實層面,等於向學生暗示說這是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東西。我們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受到群體隱藏的壓力影響,不知不覺認同了流行的價值觀,對物質與金錢趨之若鶩,還把其他人也物化了,忘記了他人和自己一樣有生命、有感受,一樣畏苦愛樂。這種情況,心理學稱為「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

  為了得到最大的物質及金錢收益,現代社會講求速效,熱衷競爭。工作量和壓力也越來越大,一天工作可長達十小時以上。下班回家、星期天和假期可能還要工作,外在沒有時間,內心則沒有空間觀照自己,沒有閑情看清自己的靈魂,沒有動力開展人性本具的慈悲和同理心。

  西方有一個研究,在神學院中對一群學生講說行善的主題,然後要他們一個一個走去鄰近的大樓。一名研究人員在途中假裝跌倒受傷,躺在地上。如果沒時間限制,大部分準神父經過時都會伸出援手;但若要求學生必須於短時間內趕往目的地,則他們大部分都不會把剛才聽過有關行善的美德實踐出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人匆忙之間踏過那名研究人員,即使後者隨即大叫,前者仍只管繼續跑,頭也不回。這顯示了時間的確會影響人的慈悲心或同理心,因為心靈尚未圓滿的人,在有限的條件下,必定會選擇做自利的事。

  除了時間的問題外,緊張的生活模式還會造成壓力。當人感到壓力,自律神經會自動產生反應,令身體進入備戰狀態,心跳、血流量、內分泌、肌肉活動都會有變化。原始時代,這種機制是為了讓我們逃避或反抗野獸的攻擊而形成的。時至今日,我們無須再與野獸競爭求存,卻要面對接踵而來的工作、打不完的電話,要在短時間內去好幾個地方……同樣使身體產生「備戰」反應。

  長期壓力會使身體過久處於不合理的亢奮中,最終導致衰竭;由於自律神經失衡,小小事情都會觸動身體出現大大的反應;腦袋就像錄影機般不停紀錄、放映,自己也控制不了。這樣,身心就會慢慢出現「工作透支」(job burnout)的症狀,如記憶力及及集中力下降,容易失眠、沒胃口、尿頻,經常感到疲倦、提不起勁,做甚麼事也覺得不快樂或缺乏成就感,但卻易於焦慮緊張、心浮氣燥;思想傾向負面或麻木,對其他人和事失去興趣,(千萬別將之誤會為佛法所提倡的出離心!) 甚至當其他人沒有生命,所以不想關心、幫助別人。由於壓力能抑制T細胞及B細胞(兩者均為免疫系統的細胞)的活動,壓力大的人身體往往很多毛病,尤其易於患上感冒、氣喘、慢性頭痛、胃潰瘍、心臟病及關節炎等。

  在壓力的生活中,我們很容易迷失自己,覺得空虛失落,「爲誰辛苦爲誰忙」之感油然而生。結果,許多人更沉迷物質和金錢,尋找補償和寄託,卻無法獲得真正的滿足感,於是努力追求更多的物質……如是者形成惡性循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就不知哪裡去了。

  此外,現代社會週遭的事物,都在間接鼓勵我們「獨立」、脫離他人。摩登城市中豐富的娛樂享受,諸如電視、電影光碟或唱片、遊戲機等,皆是讓我們在不需要別人的情況下自娛(而且這些短暫的感官刺激和快感可以令人上癮,放棄追求不致亢奮但卻深層、持久的心靈快樂);我們日常所需,只要去商店購賣,甚至坐在家中透過互聯網訂購就可以。我們看不見在那些物品背後,多少人如何分工合作;看不見現代社會中食物或用品的製造過程中,有多少眾生受到傷害。學校中缺乏個人表現的學生常受到忽視甚至責難,令其覺得自己不值得愛和受重視……在這樣的環境中薰習,人自然變得自我中心;同時,與人接觸減少,也就少了機會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促成種種人際問題。

  現代生活模式的副作用,真是數不勝數。危機其實已遍佈在週遭,我們亟需心靈環保,保護自己不受污染。每個人都有需要檢視自己的生活,有否被物質或金錢蠶食。衡量利害後,自覺地調節過度的物慾,盡量改變工時過長的生活模式;避免沉迷感官娛樂,培養有益身心的興趣,陶冶性情、寄託精神;多閱讀、多聽法,追求心靈的提升及滿足;有空多做運動、多做義工、多關心身邊的人和事。這樣人便會越來越具「人性」,也越來越快樂。這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卻永遠有效、永不過時,無奈世人愚昧,輕重不分,知而不行,令人慨歎。

  物質、金錢都是有需要的,但不是最重要,它們原來是人謀求快樂的手段,但爲了這手段而害苦自己,又感受不了成果的快樂,無疑是得不償失。只要不汲汲追求它們,用於人生其他重要事物的時間便會增加。有時間就有閒情,有閒情就就健康好、心情好,自然更能享受生命、塑造自己理想的人生。正如某交通工具廣告曰:「多點時間,多點生活」,這誠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悠閒的人幸福感比一般人高百分之十九;健康指數高百分之十三;氧氣攝取量降低了一半(表示身體的消耗少了);心臟負擔少了百分之三十。然而,在這以物質和金錢衡量個人價值的扭曲世代中,你有勇氣接受愚者的白眼,追尋真正的快樂嗎?




注:楊心德(1993)。《中學課堂教學管理心理》。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頁133-134。


☆ 本文發表於《菩提月刊》245期

台長: 主席
人氣(59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中日淨宗的共同祖庭──玄中寺
此分類上一篇:世界首座國際大學──那爛陀寺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生命就在當下而已,奈何世間人受習性使然,價值觀扭曲了,棄不掉現今所謂快樂的生活模式,盲目地隨波逐流,身心散亂,人云亦云,至經歷痛苦挫折後才會驚覺下來,暮然回首何有刻真正想到要回歸美善呢!
2007-04-22 03:31: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