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2-08 01:24:53| 人氣3,4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夏空中的流星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什麼是罕見疾病?

所謂的罕見疾病,顧名思義就是罹患率極低,相當少見的疾病。

 

什麼是孤兒藥品?

罕見疾病治療藥物與食品的研發製造需要大量經費,但因使用者人數過少,廠商在利潤的考量下,多不願投入開發、製造或引進。因此罕見疾病患者常成為現實社會中的孤兒,而他們所需要的治療藥物與維生的特殊食品便稱之為「孤兒藥品」。

 

國內罕見疾病的現況:

由於國內對罕見疾病長期的缺乏重視,罕見疾病患者除了無法檢查得知病因,絕大多數的病患均因國內醫學界對罕見疾病的缺乏研究與了解,在來不及發現真正病因時,即以其他不同的疾病形式離開人世。少數得知病因的患者所需之孤兒藥品,卻因藥品取得及健保給付的障礙,造成不可挽回悲劇。

 

一九九九年六月六日,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正式成立了!罕見疾病基金會是由國內廿餘種罹患與生俱來的遺傳代謝疾病、遺傳性器官病變,還有許多迄今病因不明的罕見疾病病友、家屬、醫療從業人員及社會善心人士共同發起成立,期望經由團隊運作,能使以往被長期忽略、遺忘的罕見疾病問題獲得社會及政府的關心與重視,以爭取病患基本的就醫權、生存權及社會福利與醫、藥給付,以合理改善我國罕見疾病患者的生活品質及生命尊嚴。

 

馬偕醫院林炫沛醫師說:「先天代謝異常是特殊遺傳基因有了缺陷而導致的疾病,均屬於隱性遺傳病。其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三到四,也就是說台灣地區有六千多左右不幸的人們承擔了眾人的苦難。」

 

台大醫院小兒遺傳科主任王作仁博士說;「人類遺傳病的研究與治療,幾乎是向人類潛能極限積極的挑戰。」

 

中華妙覺佛學院于澤芝院長的譬喻很貼切──「罹患罕見疾病的孩子們,多半像夏空中的流星,生命脆弱稍縱即逝,來不及長大變老。」

 

在罕見疾病基金會發表醫療看護成功的三個實例當中,有一位陳思覺小弟弟,他是國內第一個從新生嬰兒篩檢出來,患有先天性「高胱胺酸代謝異常」的孩子,也是醫學文獻上第一件華人病例。他的媽媽黃榮滿,是內埔鄉東片村黃進宏鄉親的女兒。十四年來,她從默默承受到站出來面對大眾,進而呼籲政府重視這個問題,一路走來的心酸與甘苦是無人可以領會的。

 

思覺的榮總小兒科牛道明醫師說:「高胱胺酸尿症(homocystinuria)為一種體穩性的遺傳之胺基酸代謝異常疾病。在台灣的發生率極低,估計約為五十萬分之一或更少。」他又說:「如果不及早治療會造成智能不足、痙攣、骨骼畸形及眼睛水晶體脫位,更有甚者有時會造成急性的血管栓塞及壞死,而造成病人之死亡。」

 

一九八七年出生的思覺,當年台灣醫界對先天性代謝異常只有三年的臨床經驗。黃榮滿回憶道:「他們只是給我一個大方向,就是這種孩子不能給他吃動物蛋白質。孩子從出生到三歲,吃的是植物蛋白質,叫做西谷米,要不然就是冬粉,喝青菜湯。特殊調配奶粉的味道令人作嘔,會想吐,可是我的孩子就是這樣子喝。」

 

思覺三歲時,父親外派至美國工作,黃榮滿就決定捨棄經營十年的保險事業,帶著孩子隨夫婿至美國求醫。「美國的治療跟台灣的治療真是天壤之別!」黃榮滿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影直言道:「我帶著榮總三年多治療的病歷給他們看,他們就專程為我這個孩子開了一個醫療會議,為了建立詳細的資料,除了幫孩子作一連串的血液、尿液檢查,還要我和我先生及女兒一家人作所有的檢查,以便查看這個病因有沒有互相的因果關係。所以從這裡我們就了解到,假如我們的醫療體制能夠早點建立對我們個人遺傳基因的確認,可以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

 

思覺每個星期要去醫院作追蹤治療。黃榮滿則需提供一週的菜單給醫生,經過驗血、驗尿兩相驗證,調節出正確飲食的方向。黃榮滿談起當時的心情──「醫院把我們父母當成好像很重要的個案,對於我們對小孩子的照顧都當成是一個資料。他們很主動的幫我們找到藥的來源,去那裡找?什麼公司?還有藥的資料,非常仔細都提供給我們,幾乎解決了我們心裡面的隱憂,真的很感謝他們,我如果沒有去美國,我會終身遺憾的。」

 

在美國三年期間,生性喜歡交朋友的黃榮滿加入美東客家會,被選為理監事。辦活動就當主持人,負責邀請來賓;平常也做客家族群的連繫。一九九四年返台之前還獲美東客家會頒發優秀服務獎獎座。

 

回國之後,最大的因難是孩子的配方奶粉健保不給付,政府也不資助。每年都要專程帶孩子到美國採購奶粉及藥品,花費龐大,約需四十萬元新台幣。有著客家人硬頸精神的黃榮滿談及此事,聲音高亢地說:「假如這種個案不夠獨立自強的話,會眼睜睜地看自己的孩子痿縮下去,既然有美國那一套系統,我最了不起求我自己,回到保險業工作,錢還是很重要。」她說:「我的個性不會因為遭逢挫折或困難,就一把眼淚地去訴說自己很委屈或上天很不公平,我擔心的是自己有沒有賺錢的能力。」

 

即便黃榮滿出來推動罕見疾病基金會,她的目的不是要巴望社會人士給她金錢上或是精神上的資助。只是要展現一個事實,她說:「一個人還沒有奮鬥到最後一口氣就不要輕言放棄,更何況是你的親骨肉!」

 

罕見疾病基金會所公佈看護成功的三個實例,三個孩子的共同成功條件,除了都有摯愛、堅勇的父母親,不約而同的都是遠渡重洋,在異國孤軍奮戰去尋找醫學的助力。不禁讓我們反省──難道外國的月亮真的比台灣圓嗎?

 

作者:邱麗珠2000/02/19刊於六堆風雲雜誌

後記:思覺經由榮總手術,及家人不間斷祈福,奇蹟似痊癒了!



思覺的母親黃榮滿(Grace Huang)





台長: Rosa Chiu
人氣(3,44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人物寫真 |
此分類下一篇:愛在他鄉
此分類上一篇:那人獨居不好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