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24 22:24:40| 人氣1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澳門「災區」何時「重建」》有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葉雨

原載於〔澳門勞動報〕第三十六期 25.06.2008

  2008年5月28日的《澳門勞動報》,刊登了一篇署名期待的文章:《澳門「災區」何時「重建」》,處於對題目的好奇,認真的讀了一遍,讀後,感覺作者寫作的風格比較獨特,他用的題目不但幽默,文中從時間、地點、過程都表現出了似是而非,不是很嚴謹的隨意性,且帶有調侃成分的語氣,來敍述和評說出了想要表達的事件和思想。
  他寫道:這裏寫的澳門「災區」不是震災,也不是雪災和水災,是半個多世紀前好似是一場火災過後造就的這個「災區」。假設,再給它添加點現代感的話,說它是澳門歷屆政府,歷屆運輸工務司高官們,對市民和澳門有點不負責任的失職作用下,製造出的施政瑕疵「災區」,也應該不算大錯。
  此段看似不嚴肅,卻冷峻異常,寥寥數語不但點出了「災區」形成的原因和大體年代,還直接點名指出是「歷屆運輸工務司高官們,對市民和澳門有點不負責任的失職作用下,製造出的施政瑕疵‘災區’」。
  那是一片經受了大半個世紀的破爛鐵皮屋,這些有人住和無人住的破爛鐵皮屋下,是錯落無序的垃圾、雜草、菜地,冬生冷風,夏養蚊。其間,還有一條貫穿于李椿樁馬路和臺山中街的乜嘢醫生街,長度百步左右,寬度細處不足一米,一面是危牆,一面鋼絲和朽爛的鐵皮,兩個人會面的時候要側身禮讓,不然男女之間可能會發生非禮的誤會,行人量每天大約有千多人次,多數是返學的學生,出街的老人和沒有車架的步行人士,也偶見單車騎士辛苦的竄過。
  又是一段似是而非的描述,少少的一些文字,把形成的時間和現狀描寫的淋漓盡致。
  澳門地少人多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實,但這片荒廢了很多年的養蚊地的存在,他們卻不一定知道,那裏很擁擠,不但街道不暢,更可憐的是連片小小的可以坐坐休閒的綠地都沒有。
  講到這裏,劉仕堯司長一定會知道那個澳門的「災區」在哪里,但很多市民就不一定知道,告訴大家吧,在青州大馬路應嘉花園的對面,也就是離豪華漂亮的街總辦公大樓幾步之遙,天天車水馬龍的南粵批發市場斜對面,可能應該是屬於青州坊的地盤。
  同樣是用似是而非的語氣,寫出了幾個問題。一是指出澳門地少,但還留有養蚊子的荒地;二是那裏不但街道不暢,市民連片小小地休憩綠地都冇,批判了政府「以民為本」的假像,還表現出了對盡在尺遲,卻視而不見的街總之抱怨。筆者寫作的手法,不能不說是獨具匠心。只是,由於他寫作的風格所致,曾經想到過這篇文章可信度如何?
  沒過幾天,他文中提到的街總大樓的樓主之一,該會的負責人梁慶球先生在接待交通局汪局長時,提出了要求打通西北交通的問題,具體到加快改善西北交通路網、打通白朗古將軍大馬路、李寶椿街等道路,改善西北區交通。
  看後如夢初醒,原來文中那段:乜嘢醫生街,長度百步左右,寬度細處不足一米,一面是危牆,一面鋼絲和朽爛的鐵皮,兩個人會面的時候要側身禮讓,不然男女之間可能會發生非禮的誤會,行人量每天大約有千多人次,說的就是白朗古將軍大馬路、李寶椿街那段。
  沒幾天,又看到了《澳門日報》記者寫的文章:《青洲坊木屋區環境惡劣》菜田旁有堆起的廢車,小溝渠內有無數蝌蚪遊動,一旁更有住戶自建的糞池,池邊積滿垃圾雜物,蒼蠅亂舞。溝渠盡頭,許多蚊子的幼蟲孑孓在死水中扭動著,想必多半是區內有蚊子的源頭。種菜的大嬸表示已習慣了這種清貧生活的語調,十分冷淡,因為經濟收入有限,她並不急於改變居住現狀,只望過一天是一天,直到政府及有關發展商與之聯絡搬遷安置事宜才再作打算。
  另有一篇名字是《坊會促落實建青洲坊經屋》的文章說: 楊達威表示(青洲坊區理事長):木屋區的經屋發展計劃自當局再與有關發展商達成協議以來,時隔大半年仍沒有進一步的進展,木屋區的衛生環境、治安環境和居住環境均不斷惡化,雖然現時木屋區內住戶不多,但一些空置的木屋卻時有陌生人等出入,甚至在內居住,存在治安隱患。隨著炎夏及雨季的來臨,雜物堆積、環境衛生惡劣的木屋區,自然成為蚊蟲孳生、肆虐的溫床,更是爆發登革熱的高危區,值得有關當局關注。
  《澳門「災區」何時「重建」》文章最後說:為此,向政府提出如下質詢:一.請問那裏是不是世遺保護古跡? 二.如果是,就派專人在那裏噴灑殺蚊藥,修建個停車場讓來澳門的遊客去參觀喇。三.如果不是就別浪費澳門稀有的土地資源喇,不要用什麼私人地段等話來說喇,如果是私人地段按照合約這麼多年了,不開發也該收回喇。
  對「是不是世遺保護古跡?讓來澳門的遊客去參觀喇」那兩句,讓人捧腹大笑後已知是搞笑,但處於對澳門歷史的記憶好奇,在一個週六,我竟然約澳廣視的一位朋友,先找到街總大樓,又找到那裏,一起去看了一下。原來作者沒有誇張,那裏真的如描述所講。當時,澳廣視的朋友說:這個「災區」,面積不大,其實很好開發,通開道路,就大概會占去五分之一,再高點綠化修建個憩息區,基本就只夠留下日後其他道路修建之用地了。
筆者卻由此想到珠海過去的前山河岸邊,那裏也有一些破爛屋,所不同的是,澳門青州坊的是本地居民所建用,珠海那裏卻都是些外來的拾荒者,一樣的是垃圾成堆,蚊蠅亂飛,骯髒不堪。但現在,那裏卻是早已開發,其美麗的程度,都快趕上澳門漁人碼頭的岸邊了,漂亮得令人不能不感激政府,對城市建設的努力。
           

台長: 澳門勞動報
人氣(1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澳門行 |
此分類下一篇:環保「日瀉千里」是否官員之過
此分類上一篇:澳門巴士的明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