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02 23:19:47| 人氣1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觀塔石藝文館有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楠平

原載於〔澳門勞動報〕第二十四期 02.04.2008

  澳門有不少的藝文空間,有公營的也有私營的,大大小小的空間為學術和創作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構成了澳門文化城市的景象。近日筆者曾往澳門眾多的藝文空間之一的「塔石藝文館」,參觀粵澳交流陶藝展,卻引起筆者對藝文空間的經營與社會角色的思考。
  位於塔石廣場旁邊的塔石藝文館,原為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獨幢葡萄牙式建築,數年前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管理,並改造成用以舉辦視覺藝術展覽和各類文化活動的藝文空間,其展示面積約有400平方米,內設互聯網上網區,供公眾查詢相關藝術和文化資訊。數年前筆者曾前往參觀,當時展場除展覽外,還設有教育區,以展板、藝術編年表及互動工作坊為筆者留下深刻印象,但今次再度參觀,卻感該館的策展和管理大不如前。
  首先,原來的教育區取消了,使展覽的整體呈現顯得單薄。數年前該館開辦之際,曾以藝術教育為賣點,開辦過多項藝術教育活動,包括假日導賞、學校工作坊、親子工作坊等,而其設於展場後方的教育區,亦會根據不同的展覽陳設藝術教育展板和方式互動工作坊,讓觀眾在參觀展覽的同時,也對相關的藝術形式有所瞭解,達致博物館藝術推廣的目的。目前該館正進行的陶藝展,展品的說明牌上有標示「燒成溫度」等專業名詞,對於不熟悉陶瓷藝術的居民來說,根本不明白這個溫度的意義,但若能在教育區透過文字說明和圖片,介紹一下與陶藝相關的知識,配合展品進行教育,不是更好嗎?一來市民能對這種源自生活的藝術有更好的理解,二來觀眾在看展品說明時,就即時明白到以攝氏1200度與800度燒成的作品分別何在。
  除教育區被取消之外,原本的互聯網上網區也荒廢了。原來設計新穎,由玻璃外牆組成,設置有三台電腦的上網區,也是塔石藝文館的一大特色,能讓公眾透過互聯網查詢藝術和文化資訊,但筆者今次到該館一看,卻發現上網區成透明貨倉,裡面堆滿了雜物和畫作,混亂狀況全收觀眾眼底,既影響展場環境,也有損澳門文化都市的形象。
  此外,安全設備欠缺專業。展場內,由於展品都是易碎的陶瓷,特別是一些放在地上和掛在牆上的作品,很容易會被不慎踢倒或撞倒,因此管理人員在作品前拉起一條幼麻繩,以免觀眾走得太近,但是這些麻繩的顏色與麻點圖樣的地板太接近,不易讓觀眾察覺其存在,筆者就差點反被麻繩勾跌。筆者建議該館可使用感應裝置取代麻繩,當觀察超越安全範圍,感應裝置就會發出聲響提示,在場保安也可加以引導,這樣的做法比較安全也比拉起一條幼麻繩更為專業。
  再說,塔石藝文館在展品的展示方式上,使觀眾感覺是單純地按展品的大小去考慮擺放的位置,完全看不出有根據展品的特色與內涵經過精心的陳置,展品放在展廳中,仿佛就是單獨存在的藝術品,談不上與整個展覽構思的聯系,也反映不出不同藝術家作品之間的交流,更不如展覽所述的「粵澳交流」了。
  其實,博物館或藝文空間作為一種社會志業,也作為展現社會文化風尚和讓大眾分享文化藝術精隨的場所,應擔當起串聯社會歷史記憶、創造社會經濟價值、探討社會議題和啟迪民眾心智的角色。
  澳門近年由於賭博業的開放,居民的生活起了變化,社會價值觀也起了變化,作為博物館與藝文空間,就肩負起調劑生活,平衡功利立義的責任,透過策劃展覽和教育推廣活動串聯社會的集體記憶實在有必要,亦可透過展覽作為契機展開社會議題的討論,維繫社區與居民情感。同時,由於澳門作為一個文化旅遊市城,善用博物館與藝文空間資源,也能創造吸引旅客的條件和就業機會,提升本地經濟與國際形象。在教育方面,藝文空間與博物館不僅提供了難得的展覽實物,打開民眾眼界外,也能統籌社區活動,透過互動模式進行啟迪教化工作。
  因此在藝文空間的管理上,應採取積極的態度,透過經驗累積和不斷創新去達致其目的,若單純去一種「為做而做」,將博物館或藝文空間看成是純粹的展示空間,實在是浪費了社會資源,更有負作為社會志業的角色。
  在經營上,藝石藝文館屬公營單位,在資源上比民辦空間較為優勝,在優厚的前提下,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塔石藝文館在文化局的反思與更新下,再現當年的風采,成為澳門一個不可多得的官辦先進藝文空間。

台長: 澳門勞動報
人氣(1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鏡子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人,我們誤會了
此分類上一篇:全球流感的歷史和防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