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22 17:03:43| 人氣1,26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因為孤獨的緣故──《背對背活下去》讀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德國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認為:人們的痴愛與瘋狂僅證明他們原先孤獨的程度,在「愛情」中所找到的只是免於孤獨的避風港。


范音音有一種習慣,做事情時喜歡把電視打開,好像房間裡跑出好幾個人在對談,熱鬧點。但這種虛幻的自我安慰,卻又似乎顯得更寂寞。


黃崇不是個體貼的人,上館子時黃崇自顧地點了一桌辛辣的食物,不能吃辣的范音音硬是忍著喉嚨的不舒適,安靜地陪他吃完一餐;同居的一年裡,黃崇也總是很晚才回來,無顧熟睡中的范音音,粗魯地撫摸將她弄醒。即使如此,范音音從未興起與黃崇分手的念頭,但卻也未曾明確地察覺到她對黃崇的情感。


直到黃崇離她而去那一刻起,范音音這才感受到「戀愛發生了,更強,更強的愛情產生了。」


為什麼非得情人遠離了,才能察覺愛情的存在?為什麼這麼一個自私的男人離去後,竟讓范音音陷入瘋狂的愛戀中,不顧一切的到處找尋黃崇的下落?


難道是分手後才發現對方的好?別離後才懂得珍惜對方的陪伴?還是因為孤獨讓人將寂寞誤解為愛情!


高中生張舒涵因為懷疑男友劈腿,忿而將教室的玻璃打破,流了一身是血。她還當著班上所有人的面前向男友怒道:「如果你不理我,我就去死,我死給你看。」這種情感勒索究竟是將對方拉近,還是推得更遠呢?


愛情固然有排他性,可是一旦越了界成為佔有,恐會形成一道束縛令人感到窒息。


范音音以佔有的方式逃避孤獨,把黃崇當成自己重要的部分,強化自己存在的感受。張舒涵則是以情感勒索的方式,不斷佈放自殺的訊息,渴求他人關注她的存在。


小說描述張舒涵向人發出求救訊號,像是抓著一根浮木般緊抓著他人;范音音則是為著她要的東西,死都要爬到木頭上把他人推下去。


母親經常背著父親,打扮得明艶照人出門約會,留下范音音在家孤寂的等待。范音音的父親亦因無法接受妻子與人偷情,爭執中失手將她殺死,這個事件似乎成為范音音性格扭曲的導因;親眼目睹父親殺死母親,也為日後范音音情殺黃崇埋下伏筆。


小說的結局揭開了黃崇失蹤的真相,以一種精神創傷式的遺忘,范音音在費盡心力到處找尋黃崇下落之後,頽然回到家中迂迴地想起黃崇說要離開他的那天,她傷到他了,以一把菜刀,將黃崇永久地留了下來。


社會新聞中時見情殺事件,因為某方的冷淡或背叛,引發另一方的殘忍虐殺;或因為無法忍受對方提出分手,因而以自殘做為要脅手段。這種殘暴的行為是由於心中的「恨」作祟,還是因為無法忍受孤獨的侵蝕,把無法排遣的深層寂寞透過傷害對方來遺忘?


每個人都渴望愛情為自己平凡的人生帶來浪漫與驚喜,然而細數過往歲月,我們用了多少時間在「學習愛情」?還是理所當然的認為愛情毋需學習?


因為害怕孤獨,我們仰賴親情的滋養、需要友情的慰藉、透過工作來排遣、藉由狂歡來迷醉,最終我們渴望愛情驅逐寂寞,走入婚姻以得到永恆的救贖,讓自己從駭人的孤獨中被拯救出來。


可是這些方式都不是脫離孤獨的終極之道,真正無懼於孤獨的方式是接受孤獨。


任何人都不是他人為了達成目的的手段,不是供自己免於陷溺於孤獨的浮木。愛情亦非手段,而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彼此共哀共榮所產生的一種積極的力量。


在愛情中,相愛的兩個人仍保有自己的主體性,佛洛姆說:「在愛之中,這種令人困惑的事情發生:兩個人變成了一個,但仍舊是兩個。」愛,只能在自由中才能實踐,決非一種被驅迫所成的結果。


戀人在交往中、夫妻在婚姻裡,如果有一方感受到被脅迫,無論理由為何,這份情感恐怕已開始遠離愛情。脅迫的一方,固然因為權利擴張而享受這種失衡的關係;然被脅迫的一方若仍甘願接受不平等的對待,是否因為害怕孤獨,所以選擇依賴這種變調的愛情?


因為害怕孤獨的緣故,多少人誤將寂寞視為愛情?因為無法接受孤獨,多少人成為依賴的俘虜?


檢視你的愛情吧!有多少成分緣自於孤獨?!


 

台長: 餅乾
人氣(1,26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讀書札記 |
此分類下一篇:媳婦之名太沉重──廖輝英《藍色第五季》讀後
此分類上一篇:《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讀後

雨諄
  孤獨寂寞的確經常將人們推送到愛情的陷阱裡,那時候其實已經分不清楚什麼是愛,什麼是寂寞。以戀愛躲避孤寂,大概是人之常情、隨處可見。

  「范音音以佔有的方式逃避孤獨,把黃崇當成自己重要的部分,強化自己存在的感受。張舒涵則是以情感勒索的方式,不斷佈放自殺的訊息,渴求他人關注她的存在。小說描述張舒涵向人發出求救訊號,像是抓著一根浮木般緊抓著他人;范音音則是為著她要的東西,死都要爬到木頭上把他人推下去。」我認同。

  也許分手後,才知道習以為常的愛是會離開,是會死去的吧,主動離開的人總是殺得對方措手不及。分手後究竟是明白了愛,還是發現了最終的孤寂?真讓人迷網。

  


  
2011-09-22 17:51: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