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08 13:19:57| 人氣2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政客論。(2007/11/0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之善於耍劍術者,我們稱為劍客,行走江湖,有的是行俠仗義,講義氣的風骨俠士,有的則為非作歹,壞事做盡,而今之政壇,從政之人士,或稱為「政治人物」,但此稱頗無那入木三分的味道,不能表現從政者之所作所為,以「政客」稱之似乎恰如其份,並無詆譭輕蔑之意。在政壇上善於政治操作者,我們稱之為「政客」,與劍客之稱意相仿,有的「政客」會變成政治家,有的也是為非作歹,完全謀一己之私利。

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按這樣的說法,政治不過就是「管理眾人之事」這麼簡單,還有什麼可說的,但再仔細想想,大概可以感受並不是那麼簡單,可以問的問題就相當多,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這樣的問題,是誰有那種權力可以「管理眾人之事」,在帝王時代,「管理眾人之事」,是家天下的概念,在此「家」就是我帝王一人的意思,也就是天下是「我的」,並世世代代相傳,所以「我」率文武百官管之,乃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頂多把帝王為何可擁有天下,說是天意如此,以說服眾人,為帝王的「管理眾人之事」之權力來源。

所以,在帝王時代想擁有權力當政客「管理眾人之事」,那就是要想辦法為君王所用,也就是「管理眾人之事」的權力是來自於君王,說得好聽一點,通常都是要用這樣的冠冕堂皇的說法,輔佐君王治理天下,而實際上就是想辦法擁有權力的意思,享受榮華富貴,或者一展長才,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這個道理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政客所說的那一套,什麼為民服務,什麼為國家做事,甚至於說什麼救國救民,民族救星,完全是一模一樣,就是擁有權力「管理眾人之事」的另一種說法,至於擁有權力之後,要如何玩權力,真的就是為國為民?還是只圖一己之權貴,或者兩者兼營之,那就看政客自己的「良心」了。

「管理眾人之事」,這個權力的來源非常重要,即使在帝王時代,為了信服大眾接受管理,也得搬出「天意」之說,或者用「道統」之說,到了民主時代,天下已非一人之私有,而是公有的天下,為全民所共同擁有,所以這些想擁有權力的政客,其權力的來源,不再是君主,而是人民。所以,在民主時代,想擁有權力當政客「管理眾人之事」,就是透過選舉制度,選贏了,就擁有權力,選輸了,就喪失了權力,只好等下一次選舉,這也是民主制度相當好的地方,這些政客縱使想「騙」選票,也得一票一票來,而且擁有權力還是有任期的,時間到了,若表現不好,就會落選喪失「管理眾人之事」的權力。

話說如此,民主制度也無法什麼大大小小的政客都是用選舉,所以想當政客擁有權力,也不是說非得透過選舉不可,若能獲的大政客的賞識,亦可謀得一官半職當個比較小一點的政客,這時政客能擁有的權力之大小,就要看跟到的政客有多大,當然全國最大的政客就是總統,只要總統一換,那又是另外一批大大小小的政客從新擁有權力,跟帝王時代不一樣之處就是總統所用的政客有一定的範圍,中央的文武百官和國營事業,各縣市的文武百官的任命,乃由比較稍為小一點的大政客縣市長任用。

這就是現今的政客生態,想當政客「管理眾人之事」,絕對要先擁有權力,這是先決條件,沒有權力就不能「管理眾人之事」,這是當政客的宿命,於若沒有權力而還不退出政壇,我們就會稱這些政客為過氣的政客,或者稱失意政客。所以,當政客至少一定要懂得爭權,甚至於要精於爭權,若連爭權都不會,這種人根本沒有資格當政客。

從政當政客並沒有什麼不好,有權就會有利,甚至於可為所欲為,此乃當政客之最大目的吧!


台長: 阿舍仔
人氣(24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政治議論 |
此分類下一篇:論政客。(2007/11/09)
此分類上一篇:得「斯德哥爾摩症」?是謝長廷吧!(2007/1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