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11 15:24:06| 人氣48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斷背山上的情與愛。(2006/03/1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導演的鏡頭是主觀的,那非主觀的那部份又如何。

同性戀一直都是禁忌,縱使現在有些地方已經堂而皇之承認同性戀者的婚姻,不但可以組織家庭,甚至於養兒育女,就像一般的家庭組成那樣,同性夫妻共同努力撫養他(她)們的「下一代」。這種同性戀家庭,聽起來是有些怪怪的,怎麼會如此,太不可思議了,但回頭想想,也許是造物者的無心或有意,錯弄性別,有人雖生為男兒身卻是女兒心,相反的也是,生為女兒身確偏偏是個男人心,這種現象,讓我們漸漸瞭解,也許不能光從外表去決定一個人的性別趨向,若是如此,同性戀者組成家庭又有什麼不對,同性之間的男歡女愛又有何不可。

但是禁忌終究是禁忌,其理由似乎也不是那麼令人信服。在大多數的地方還是視同性戀為不正常之關係,認為有違天理與自然之法則,對於同性之間發生「性」的關係,更是覺得有些不堪入目,感覺很齷齪,周遭的異樣眼光,甚至於排斥。社會的完全不讚許,更是使盡各種力量加以壓抑,開個「轟趴」警察也要抓,當然在號稱重視人權的國度,也只能說警方人員懷疑「轟趴」中有人嗑藥,被查到的同性戀者也只能光著身子躲著縮在角落,好像犯了什麼滔天大罪,無顏見人。所以,敢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稱為「出櫃」,這是來自於英文「Come out of the closet」的直接翻譯。同性戀者就宛如在櫃子裡,戀情是在無法見天日的世界裡,而人性之所趨,同性戀者也只好偷來暗去,不敢公諸於世,就像「斷背山」裡的故事情節那樣,矇騙所有的人,想出一些理由,跑得遠遠地去私會,號稱一起去釣魚。

筆者在1970年左右讀心理學的時候,書上寫的還是認為同性戀是偏差行為(Abnormal Behavior),必需加以治療。其中有一種治療方法還蠻特別的,就是讓同性戀者看同性的圖片,並在其身上裝上膚電反應(GSR),當有膚電反應的時候就施與電擊,以此抑制其同性戀的行為。其效果如何當然是不可預期,同性戀那有這麼容易治療,這也只是行為學派一廂情願的想法。後來關於同性戀的研究,就比較偏向於基因決定(Genetic Determined)的說法,也就是說同性戀是天生的,是由基因決定的,或者說性別的決定並非像外表那麼截然,男生就是男生,女生就是女生,其實在每個人的身上,是男是女只是程度差異的問題,當然這些論說在未來應該可被求證。

「斷背山」以同性戀為題材,當然也是禁忌,所以在一些地方被列為禁演的片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斷背山」在李安導演的導演之下,可說是寫實又逼真,但劇情也不是那種毫不留情的呈現,可說是恰到好處,保持著一種美感,剩下的激情就留待觀眾們自己去想像,也就是情愛那回事,其中有愛的情愫,有快樂甜美的共有時光,互相的掛念,還有一些衝突與諒解,最後的不捨,當此情此景,在電影院座席上,看懂的觀眾無不為之落淚,在此時此刻似乎已無關同性不同性,雖然是同性的相思,但已跳脫同性的情愛框框,純粹是人間的情與愛。此與多年前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s County)一片的最後那一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手捧著那人的遺物,那怕是一件衣物,都是不能忘懷的情,還真的是緣盡情未了。

台長: 阿舍仔
人氣(48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斷背山之論 |
此分類上一篇:斷背山之行。(2006/02/10)

清風醉舞
我來簽到了!!!
2008-06-03 20:46: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