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14 19:17:09| 人氣69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我們的愛朗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集中營時代,德國歷史到底發生什麼事?《為愛朗讀》小說與電影相繼問世;坦承德國人過去半個世紀的原罪悲傷。戰爭期間,德國人同樣失去了親人、家園,柏林被炸毀、甚至戰後被分隔成兩座敵對的城市……但德國人沒有權利訴說他們的悲傷,更不允許哀悼失去的歲月;德國人只能低著頭,一直低著頭,向世界、向歐洲、向猶太人低頭懺悔。

這聽起來像扛著二二八原罪的外省人,我們一點都不陌生。德國人為何投票同意希特勒取得政權?為何參與納粹招募的國民部隊?這60年來,全地球上所有的手指皆向德國人,要他們給個答案。

真要訴說希特勒崛起的起源,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是真正歷史的主因。1925年底,納粹黨員僅27000人。但大蕭條來了,19291932年,德國工業生產下降一半,失業600萬人1930年納粹贏得選舉大勝,躍升第二大黨;1933130日任命希特勒出任總理。

1937年美股第二次再崩盤,造成經濟危機的工業生產過剩無法根本解決,1938年希特勒決定發動侵略戰爭,攻佔奧地利。這才是歷史真正的答案,但誰能審判華爾街?誰又敢說「該審判的是華爾街」呢?

《為愛朗讀》為我們揭開了德國人的傷痛。戰火無情開啟,不同身分、年齡世代的人,只能想辦法當口下,給自己尋些能過去的日子。一名15歲的少年,在大他21歲的剪票員身上尋找人生至愛,一名已然36歲的賤命文盲女子,藉由男孩的「朗讀」,踏上「奧德賽」的冒險旅程;男孩的文學朗讀讓一名生命孤寂了然的女子,得到了尊嚴。

亂世中,沒有佳人,愛與文學都不是人生的歸路。女子剪票員因害怕升遷揭露「文盲」的屈辱,竟不告而別逃向納粹,擔任集中營警衛軍。而那一點,使她連結了德國人無法解釋,也無以赦免的戰爭原罪,只好戰後20年把文盲剪票員,送上審判法庭,終生監禁。

原著作者徐林克(Bernhard Schlink)生於二戰結束前一年,1995年出版《我願意為妳朗讀》。他成長的歲月,充斥著德國人鋪天蓋地的悔罪式法庭調查。除了希特勒、戈林……還有誰該為德國慘絕人寰的罪行負責?整整戰後20年,德國必須挑出幾個罪犯,才得以洗滌罪行,除去原罪。每一本新的集中營回憶錄出版,都預告著一場新儀式。控訴、審判、懺悔、監禁。【陳文茜 蘋果3.14.2009摘要】

李鈞震:

1、 二次大戰戰後,德國懂得懺悔,所以,戰後成為歐洲的工業霸主。德國汽車工藝,世界第一,大敗美國汽車工業。

2、 二次大戰戰後,美國不懂得懺悔,所以,美國的勞工技術水準輸給日本、台灣、中國;不斷引發世界的各種危機;美國國民失去誠信的品德,發行黑心債券;美國企業,不斷的砍熱帶雨林,把汙染留給開發中國家。

3、 二二八、白色恐怖以後,國民黨不懂的懺悔,結果國民黨高層權貴,沒有人受到譴責,他們的二代、三代失去社會競爭力。馬英九靠特權「加分25%進建中、台大,靠特權得到獎學金留學美國,結果沒有能力考到律師執照,寫不出出色的國際學術論文,靠特權、臉蛋與背景關係,在國民黨龐大不義黨產的掩護下,加官晉爵;這是所有國民黨權貴二代的模式。

4、 二二八、白色恐怖以後,國民黨不懂的懺悔,國民黨高層權貴沒有人受到譴責,因此國民黨的官員,都虛有其表,沒有執行力,沒有規劃能力,沒有行政效率。江丙坤、劉兆玄、尹啟銘、李述德、朱雲鵬、陳添枝,都是沒有國際學術地位,也沒有市場經濟實務經驗,也沒有能力推動行政效率通過國際ISO認證的庸才。

5、 二二八、白色恐怖以後,國民黨不懂的懺悔,國民黨高層權貴沒有人負責、逃避現實,所以二蔣獨裁時期,台灣沒有人權、沒有實行憲法,台灣西半部所有的河川,幾乎都死亡,生態浩劫,空氣汙染,社會充滿黑心商品,跟公家機關打交道,都要送紅包,蔣經國是主犯;而李登輝、馬英九等人都是共犯,而且還養成獨裁習慣。馬英九政府的官員,至今沒有養成遵守《世界人權宣言》的生活習慣

6、 在德國,不識字的文盲,都必須接受審判、監禁,為什麼二蔣時期的公務員、高級知識分子可以沒事?在學校吹捧蔣中正是民族救星的老師,應該沒事?

7、 戰爭中,勝者與敗者,領導人都必須接受公正的審判,因為雙方都殺人無數。殺人是侵犯人權中,最嚴重的罪刑,比貪汙犯無恥萬倍。

8、 當然,最先發動戰爭的人,罪刑比較重;但是回手攻擊,而且殺更多無辜人的麥克阿瑟、蔣中正等人,當然也滿手血腥,必須要接受公平的審判,有罪、沒罪是法官來審判,但是不可以逃避程序正義

〔鄭淑婷/自由3.14.2009摘要〕民國6970年間,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台灣接連發生林宅血案、旅美學人陳文成命案,兩案覆蓋著濃厚政治色彩、重重疑點「懸而未解」。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在民國69年因美麗島事件被起訴、收押,隨後幾天的二月廿八日中午,林義雄母親林游阿妹與一對年僅七歲的雙胞胎幼女,被發現陳屍台北市信義路住處,長女林奐均身中六刀、急救後脫險,妻子當時因外出而躲過一劫,幾近滅門的血案震驚國內外,當時,林家仍在國民黨情治單位緊盯之下,為何仍發生血案?不少人因而指向政治謀殺。

案發後警方組成專案小組,懸賞高額獎金緝兇未果,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後,下令北市警方啟動「撥雲專案」重新調查,後來當選總統,警方曾二度啟動調查,不過因時間久遠,當年物證、事證有很多缺漏,即使重啟調查,偵辦屢遇瓶頸,目前血案已超過廿五年法律追溯期,真相仍是個謎。

至於死亡時才31歲的陳文成,是美國匹茨堡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民國七十年五月回台探親,原定兩個月後返美,七月三日早上卻被晨跑婦人發現,陳屍台大校園,身上有擦傷、肋骨折斷,由於陳文成死前一天,曾被警備總部以「他在美與黨外人士關係密切、批評國民黨政權」等理由約談,讓案件指向政治謀殺。

陳文成命案近28年,過去台北地檢署曾將全案重新啟封,在廿五年法律追溯期滿前夕,陳文成胞姊又前往地檢署按鈴控告前警備總司令汪敬煦等人涉嫌殺人,承案主任檢察官安排相關人員測謊,不過由於當年偵訊筆錄、錄音帶失蹤,承辦人員、證人下落難尋,全案幾乎停擺

台長: 果凍讀書會
人氣(695)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陳文茜啟迪 |
此分類下一篇:兩個女孩
此分類上一篇:第一輪創業經驗

讀.冊.人
這部電影以「朗讀」當片名,似乎是第一次讓「閱讀」這個字眼能躍上電影。片中凱特溫絲蕾飾演的漢娜,於戰爭期間,為謀職去應徵納粹黨衛軍的警衛職務,後來卻成為猶太大屠殺的幫手。她不識字,卻也知道文字足以撫慰她充滿罪惡的心靈,在集中營時,就常送上好食美酒給即將被送上死亡之路的猶太人,只要求他們為她朗讀一本文學著作。戰後,她躲避身分,當了電車收票員,與十六歲少男發展一段夏日戀情,其間亦要求少男不斷朗讀文學作品給她聽。於是電影中不斷聽到荷馬的《奧德賽》、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契訶夫的《牽狗的女人》等作品的詞句,充滿文學韻味。漢娜日後被判終身監禁,那後來成為律師的男孩,二十年間不斷寄朗讀文學作品的錄音帶給她,帶給她獄中心靈的平靜,她也藉著聽錄音帶對照借來的書本,學會了閱讀和書寫。
2009-04-06 12:20: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