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06 15:54:36| 人氣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Bossa Nova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Jazzamor.jpg




談Bossa Nova,遠一點就要談拉丁美洲音樂對爵士樂的影響,尤其是古巴音樂。拉丁美洲音樂就與爵士樂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早從1930年代開始,就可以在爵士樂中聽到拉丁風的節奏和旋律。

主要原因是古巴黑人樂手移居到紐約,影響了當紅的Dizzy Gillespie和Charlie Parker等人。另外,許多美國大樂隊領班,例如:Cab Calloway、Chick Webb、Duke Ellington等人的音樂,也滲透到Machito、Mario Bauza等巴西樂手的編曲中。在兩相交流之下,拉丁音樂與爵士樂有了水乳交融的經驗,而出現了「拉丁爵士」的名詞。

簡單來說,「拉丁爵士」就是指美國爵士樂結合南美古巴、波多黎各、加勒比海等音樂風格,例如古巴黑人的熱舞音樂騷沙(salsa)、曼波(mambo),巴西的森巴(samba)、巴沙諾瓦 (bossa nova)等等。拉丁爵士的巔峰在1950~1960年代,50年代,拉丁元素點綴性的出現在硬咆哮、加州酷派的風格中,已經深受美國樂迷所喜愛。
到了1960年代,Stan Getz將巴西當紅的Bossa Nova引進,同時引進Astrud Gilberto及Joao Gilberto等一流巴西樂手,掀起一波Bossa Nova狂熱。而Bossa Nova樂風也從巴西,經過美國的擴大放送而風靡全球。
Bossa Nova的特色

Bossa Nova葡萄牙文,Bossa是雙人舞曲的一種,Nova是新的意思,用英文解釋是「新節奏」(new beat)的意思,或者說是「新音樂」,狹義地來說指的是巴西的新音樂。進入美國之後,結合西岸酷派輕鬆的表現方法,給聽眾活潑愜意之感,深受一般聽眾歡迎,成為當時最主要的拉丁爵士樂風。不過,對許多學究型的樂士迷來說,會認為Bossa Nova偏向流行音樂的比重多於爵士樂,因此許多自認正統的爵士文獻,對於Bossa Nova著墨並不多。

事實上,Bossa Nova算是森巴音樂的一種新變形,無論從旋律、節奏、和聲三方面都有所改變。其中最鮮明的要屬節奏上的轉變,Bossa Nova主要由持續不斷的十六分音符組成,速度大約每秒76-100下,在每十六個音符一循環的節奏中,第一、四、七、十一、十四個十六分音符加重拍,形成一種持續流動而又帶有搖擺味道的氣氛。

而原本爵士樂用鼓或貝斯來表現的低音節奏,則被吉他的正、反刷和絃彈奏取代,或者是鼓棒輕敲鼓邊來表現,音樂的沉重感減輕許多。然後再佐以新的和絃進行,以及歌手接近無調的自由吟唱,整體呈現一種散漫寫意的情境。Bossa Nova多是演唱為主,不過歌詞也漸漸有所改變,與巴西當地起初的流行有所差異。憂鬱悲傷的內容越來越少見,呈現的中產階級願景與氛圍。
總結來說,Bossa Nova並非取代森巴的樂風,與傳統南美及拉丁音樂不一樣,不如森巴、倫巴那樣強烈熱情,巧妙的節奏與切分音效果不僅有拉丁節奏的動感,結構上又能融合美國西岸酷派風格。兼具南美的煽動多情,又有酷派的清新慵懶,因此成為夠吸引更多中、上階層聆聽者的巴西新音樂。
巴西興起、坎城風光

Bossa Nova自50年代末期在巴西興起,並成為50、60年代巴西新流行音樂的代名詞。而Bossa Nova能夠在巴西大為流行,不能不提Joao Gilberto、Astrud Gilberto、Antonio Carlos Jobim、Luiz Bonfa等人。首先是1959年Astrud Gilberto的專輯「Chega de Saudade」在巴西大受歡迎,Bossa Nova成為巴西當地最炫的新音樂。

創作「The Girl From Ipanema」的Antonio Carlos Jobim,不僅引起全球一片Bossa Nova熱潮,同時也誘發春上春樹創作夏日奇想小說。其實,早在1956年Antonio Carlos Jobim只是EMI唱片巴西分部的一個小員工,在朋友介紹之後認識了兼具詩人、歌唱家、外交官身份的Vinicius De Moraes。當時Vinicius De Moraes正為新劇找作曲家。沒想到,Antonio Carlos Jobim與Vinicius De Moraes啟動了Bossa Nova流行引擎。

1959年法國電影「黑色奧菲斯」(Black Orpheus)勇奪坎城、奧斯卡、金球獎三項最佳外語片獎。片中濃厚的Bossa Nova配樂,主題曲「A Felicidade」、「Desafinado」更風行一時,歌詞就是出自Vinicius De Moraes之手,音樂則由Antonio Carlos Jobim與Luiz Bonfa合作。全球樂迷也藉此電影原聲帶,開始對Bossa Nova產生興趣。
堪稱Bossa Nova國歌的「The Girl From Ipanema」也有一段誕生故事,Ipanema是個巴西里約郊外的海水浴場。1962年作詞者Vinicius De Moraes與作曲者Antonio Carlos Jobim,兩人在Ipanema附近的Veloso露天酒吧,看到一位美麗的女孩走來,兩人有感而發寫出該曲。

歌詞是這樣說的:「苗條的身段,曬黑的皮膚,年輕又美麗的印帕內馬女孩,走著向前,踩著森巴的舞步,冰冷溫柔地搖著。我想跟她說我喜歡她,想獻上我的心,她卻沒注意我,只望著大海出神。」有種中產階級異地出遊、邂逅美女的奇想意境,頗能令廣大群眾會心一笑。而Veloso那家酒吧,後來也順理成章地以「The Girl From Ipanema」為店名,吸引許多各地觀光客造訪。

而吉他手Joao Gilberto則被稱為「Bossa Nova皇帝」,他與太太Asturd Gilberto可以說是夫唱婦隨,太太Asturd Gilberto更稱譽為「夏日微風的精靈」。其他的重要Bossa Nova樂手還包括有:Vinicius de Moraes、Baden Powell、Tamba Trio等。
引爆全美流行

1962年史坦蓋茲與查理伯德(Charlie Byrd)灌錄「Jazz Samba」,其中「懊惱」(Desafinado)一曲就已經成功地讓Bossa Nova打入美國市場。說到Bossa Nova前進美國也有段故事,五、六十年代交替時,巴西正興起Bossa Nova風潮,美國一位詞作家Gene Lees到南美旅行,聽到「The Girl From Ipanema」在巴西大街小巷傳演著。於是決定拜訪原主唱Joao Gilberto、作曲者Antonio Carlos Jobim,並將他們引介到美國。

1963年史坦蓋茲的專輯「Getz/Gilberto」,陰錯陽差地在美國捧紅第一位Bossa Nova天后。詳情是這樣的,1963年薩克斯風手史坦蓋茲找來巴西吉他手Joao Gilberto、作曲家Antonio Carlos Jobim,合作該專輯。當時製作人為了讓這張唱片有國際賣點,堅持除了葡萄牙文原曲外,一定要加入英文演唱。
由於Joao Gilberto不黯英文,加上一時找不到適當人選,製作人就異想天開,讓Joao Gilberto的太太,從來沒有職業演唱經驗的Asturd Gilberto下場演唱,結果效果與反應出奇的好。她在「The Girl From Ipanema」中細緻帶稚氣,有點無調吟唱又有點虛無的風格,讓人聽來如同棉花糖沒有壓力,加上充滿異國情調的感覺,讓這首歌瘋狂暢銷。1964年6月不僅打進Billboard排行榜前五名達十二週之久,最高名次還到第二名(第一名是披頭四的專輯),後來甚至在排行榜盤旋96週,錄音紀錄超過六千次以上。

因此若說「The Girl From Ipanema」是Bossa Nova音樂,在全美及世界各地引爆風潮的起始點,是相當精確的。這一波流行甚至影響了7O、8O年代的電影及流行音樂。而Asturd Gilberto也因此踏上巨星之路,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最具世界知名度的巴西歌手之一,在六、七十年代幾乎是Bossa Nova的代名詞。目前都還活躍於樂壇,甚至最近傳出她要到台灣演唱的消息。

當時美國流行界的情況,搖滾樂跟披頭四正狂熱中,有點古板的爵士樂幾乎要被樂迷遺忘,而史坦蓋茲遠道巴西請來Asturd Gilberto、Joao Gilberto、Antonio Carlos Jobim,的確為當時的音樂市場投出一記變化好球。
Bossa Nova入門唱片

其實,Bossa Nova是非常容易接受的曲風,所以不太需要所謂的入門唱片,否則也不會被部分爵士迷認為不夠主流、不夠嚴謹。但是,望著茫茫片海,相信還是有不少樂迷不知從何下手,開始接近Bossa Nova。因此,我就從簡單從前述的:Antonio Carlos Jobim、Stan Getz、Asturd Gilberto、Joao Gilberto四位樂手身上,來推薦一些好料。

首先喜歡Antonio Carlos Jobim歌曲的人,不可錯過特殊包裝CD「The Man From Ipanema」,裡頭三張CD收錄五十五首Antonio Carlos Jobim創作的歌曲,幾乎可以說是一套Bossa Nova小百科。另外1963年的「The Composer of Desafinado, Plays」專輯,Antonio Carlos Jobim演奏鋼琴、吉他,搭配管絃樂團收錄有「The Girl From Ipanema」、「Desafinado」兩首名曲。想試試Antonio Carlos Jobim新作的人,不妨試試他1986年的專輯「詩歌」(Passarim),可以聽到他演唱同時彈奏鋼琴。

再看有「美國Bossa Nova之王」稱謂的史坦蓋茲,他1962年的「Jazz Samba」、1963年的「Getz/Gilberto」是兩張重要專輯,更是讓Bossa Nova打開全球市場的兩把鑰匙。儘管裡面部分曲子非新作,但是搭配上沉穩厚實的次中音薩克斯風,讓音樂別有一番風味。如果,覺得這兩張專輯還不夠,還可以試試他的「Bossa Nova」精選。

沒聽過「Bossa Nova天后」Asturd Gilberto演唱的「The Girl From Ipanema」,似乎稱不是上真正的Bossa Nova樂迷。不過,該曲其實她有許多次錄音,除了專輯「Getz/Gilberto」收錄之外,1964-69年間她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唱精華「This is」,也同樣有這首曲子,該專輯還另外有十三首作品。而「Talkin’ Verve」則由Gil Evans統籌製作,收錄另外十六首Asturd Gilberto演唱的Bossa Nova歌曲,包括有「So Nice」、「Bossana Praia」等。全球名氣不如太太的Joao Gilberto,事實上還是有許多實力之作,像是他1981年發行的專輯「Brazil」,就是一張與巴西第二代Bossa Nova樂手合作的唱片,世代傳承的意味相當濃厚。
影響所及

六十年代顯然是Bossa Nova氣勢的頂峰,從巴西到美國再到全世界,瞬間中Bossa Nova成為拉丁爵士的顯學,其他知名的樂手還包括:Gato Barbieri、Ray Barretto、Willie Bobo、Herbie Mann、Mongo Santamaria、Dave Valentin等等。而七、八十年代,Bossa Nova的後續發展,可以就巴西當地以及全球其他爵士樂手兩方面來看。時值今日,儘管Bossa Nova早已竄入流行音樂、電影配樂、民謠、爵士等各領域,有著繽紛多變的分身,但是還是有不少爵士樂手打著Bossa Nova的旗幟,作為自己演出的最大特點。

以巴西當地的發展來看,如果說Antonio Carlos Jobim、Asturd Gilberto、Joao Gilberto是第一代Bossa Nova樂手,那麼第二代的Bossa Nova樂手,指的就是巴西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MPB世代」。「MPB世代」的健將包括有:喬安波斯可(Joao Bosco)、奇哥布亞奇(Chico Buarque)、卡耶塔諾費洛索(Caetano Veloso)、瑪莉亞貝坦尼亞(Maria Bethania)等人。這些人與第一代Bossa Nova樂手最大的差異,在於他們有著更高的自覺、更多元的音樂語彙。而相同之處,則在於長期搭配合作產生的默契,以及根源自巴西、充滿律動的血液。想要對Bossa Nova有更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就不能不接觸「MPB世代」的作品。

放眼全球,到了二十一世紀各地依然有許多專擅Bossa Nova的樂手,只不過他們的音樂更加豐富,更具有時代感,讓Bossa Nova呈現不同以往的風貌。例如加入電子合成的Chick Corea、Poncho Sanchez、Arturo Sandoval等人,以及結合各種拉丁爵士風格的Chucho Valdes、Jerry Gonzalez、Sergio Mendes、Danilo Perez、Gonzalo Rubalcaba、Hilton Ruiz等人。

而持續活躍同時對國內樂迷來說知名度較高的藝人,則有六十年代在美國經過Bossa Nova熱潮洗禮的渡邊貞夫(Sadao Watanabe),他同時也是帶動日本六十年代Bossa Nova風潮的第一人。近半世紀浸Bossa Nova,使得他有著純熟的語彙,音樂的流動泛著精緻的粼光。另外一位近來風靡全台的Bossa Nova女歌手小野麗沙(Ono Lisa),以她巴西出生長大的優勢背景,再佐以自彈自唱的帥勁,以及一股稚嫩無瑕的唱腔,讓聽者感受到Bossa Nova的新鮮活力,平易沒有架子。

Joao Gilberto的女兒,貝貝吉貝多(Bebel Gilberto)系出名門,自然也走上Bossa Nova的演唱之路。她的歌聲慵懶粘膩,比起老父更有演唱Bossa Nova的本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找King Records的「天籟」(Tango Tempo)專輯。
爵士演唱之外,2000年4月巴西導演Bruno Barreto推出一部名為「Bossa Nova」的電影。儘管劇情訴說,在里約熱內盧教英文的中年寡婦的愛情故事,但音樂大量採用Bossa Nova曲風,還包括有1942年出生的里約作曲家Deodato的新派Bossa Nova,更加襯托出電影的時代氛圍。

看來,身處二十一世紀,想要找個聽不到Bossa Nova的地方,可是件不容易的事。而且我想也沒有人會對Bossa Nova,這樣如棉花糖般鬆軟可口的音樂,敬謝不敏吧!

台長: duet
人氣(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茉莉.花兒 |
此分類下一篇:∮Pink Floyd~The Wall∮
此分類上一篇:美麗瞬間 / 滄海一粟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