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1 22:12:41| 人氣1,0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球界風暴中的橫濱牆頭草(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儘管球員工會的抗爭還沒落幕,球迷的不滿也未能夠宣洩,但隨著九月八日的老闆會議結束,日本職棒的合併風波可算是大勢底定。

在這一場球界再編的大戲中,中央聯盟的六支球隊很明顯地分為三種角色:第一種是動向始終具有決定性關鍵,而且很難得此次站在相反立場的的巨人和阪神;第二種是反對球團、聯盟合併的立場堅決,只可惜說話份量不夠,難以獲得共鳴的中日與廣島;第三種則是言論反覆老當牆頭草,而且很倒楣地在西武隊老闆堤義明放砲還有另一組會合併時,被媒體猜測可能是目標球隊的養樂多以及橫濱。其中又以橫濱最慘,竟然出現與養樂多、西武、羅德合併的三種不同版本。

會出現上述三支合併候補的原因,和橫濱隊的歷史脫不了關係,在此為大家簡單複習一下。

大家都知道橫濱過去的母企業是以捕鯨魚起家的大洋漁業(之後更名為MARUHA),但是,大洋只擁有53.8%的股權,剩下的46.2%,在1970年代之前,是由現在西武隊的老闆堤義明持有的。一心想有支職棒隊的堤並不以大洋隊第二股東為滿足,因此在1978年底買下了經營不善的皇冠打火機獅隊,成為日後大家熟悉的西武獅隊。這也是正為什麼西武和橫濱的關係一直相當友好。

不過堤購買球隊的動作,違反了野球協約中「一個公司不能擁有兩支球隊股權」的規定,因此堤只好把手邊的持股全數賣給了兩家媒體,分別是獲得30.8%的日本放送以及15.4%的東京放送(TBS的舊名)。自此之後堤離開了中央聯盟,然而他的心中想要的,卻是一支能與巨人長期、正面抗衡的強隊,在太平洋聯盟不管西武再怎麼強,都沒辦法達到堤的理想,因此近年來在球團經營的策略上,堤便成為巨人老闆渡邊恆雄推動單一聯盟制的最佳伙伴。

2001年底,MARUHA因為公司營運不佳,希望將股份賣給第二大股東日本放送,等於是間接離開球界。但是此舉遭到嚴重反彈,因為和日本放送同屬富士產經集團的富士電視台,過去便接收了產經新聞社將球隊賣給養樂多時的保留股份,約佔養樂多隊股權的7%,90年代中期養樂多母社出現經營危機時,又擴張到擁有20%,成為第二大股東。

儘管富士產經集團認定是兩家不同公司各持有不同球隊的股權,不違反前述野球協約的規定,但是以巨人為首的許多球團老闆卻堅持這是違規。因此最後只能折衷請出橫濱的第三大股東TBS,聯合集團下的衛星電視台BS-i等公司,花了約一百億日幣將MARUHA的股份全數收購,自2002年起成為橫濱的幕後老闆。至於日本放送,依舊保留其原有的股份。

橫濱的轉售,明顯地是商業事件被扭曲為政治事件。任誰都嗅得出渡邊的所做所為,事實上是不希望富士產經集團在職棒圈坐大,威脅到他的私人帝國。否則,如果要說富士產經集團違反規則的話,為什麼長期以來他們同時身為兩支球隊的第二大股東,都沒人出面檢舉呢?又為什麼既然認定他們違反規則,不允許他們買橫濱隊其他股份,卻還能保留住原有股份,繼續維持同一集團有兩個球隊股權的違規事態呢?這些問題,球團老闆們根本無法自圓其說,從整個事件中,更可以看出日本職棒長期以來處於「人治而非法治」的根本缺失,這也是目前造成球界如此動盪不安的最大錯誤所在。

回到正題,西武和養樂多算是和橫濱有「血緣關係」,所以被認為是合併的對象並不為過,但是羅德這個候選人又是怎麼出現的呢?答案就在川崎球場。

大洋鯨冠上橫濱兩字,是在主場遷移到橫濱球場的1978年,而在此之前的1955年到1977年,大洋的本處地是位於神奈川縣川崎市的川崎球場。原本以東京球場為本處地的羅德,在1973年球場關閉後,陷入了無家可歸的困境,之後數年羅德便以仙台的縣營宮城球場為準主場,並遊走於東京及近郊的各大球場。此時,在徵得大洋的同意下,川崎球場成為羅德在東京周邊最常落腳的地方。

1978年大洋前往橫濱,羅德便正式接手川崎球場,直到1992年搬到千葉縣。所以雖說橫濱和羅德並沒有血緣關係,又是隔著東京灣的兩側遙遙相望,兩者間卻像是被東京灣海底隧道這條命運的鎖鏈緊緊相連(很巧地,川崎正是東京灣海底隧道的西側出入口),所以媒體會把這兩隊視為合併候補,也有幾分道理。

然而,明明橫濱既不像西武和羅德,處於合併風暴正中央的太平洋聯盟,也不像養樂多是母企業深具隱憂,為什麼橫濱在各媒體揣測出的七種合併組合中(其他四種分別是大榮、西武、羅德兩兩合併的三個組合,以及羅德和養樂多合併),竟然出現了三次,僅次於真的在談合併的羅德?

所謂無風不起浪,媒體之所以會想到橫濱,不外乎TBS向來的經營態度。從當初若有似無的第三大股東,忽然變成球團的母企業,TBS一直沒有作好心理準備,甚至有聲音認為買下橫濱純粹因為老闆個人是橫濱迷。加上TBS接手後,球隊連三年都掉入B級,不僅對TBS沒有正面的宣傳效果,更是一個累贅,自然對於橫濱隊的支援也是敷衍了事,連轉播場次都愈來愈少。

TBS對於球團經營的無心,可以舉個最顯著的例子說明。如果大家有機會看到TBS或BS-i的轉播,遇上巨人到橫濱作客的比賽,便會發現球評大多請到巨人隊的OB,這些人講話常偏向老東家是可想而知,但是竟然連轉播員都常站在巨人的立場講話,鏡頭帶到巨人迷的時間也不少。這樣的狀況真的不免讓人懷疑,這到底是在轉播橫濱主場的比賽,還是巨人主場的比賽?TBS到底是橫濱隊的母企業,還是巨人隊的母企業?

儘管球團高層很快就出來滅火,表示才剛接下橫濱隊,不會考慮和其他隊合併這種事。但是大家會如此懷疑橫濱,甚至到9月初還傳出西武派密使前往橫濱尋求最後合併的機會,顯現TBS在球隊的經營心態上的確有值得改進的空間。

【待續】
本來想在一篇的範圍內解決,沒想到講起歷史就不小心寫得太長了,加上PASSION打電話來要稿,所以這回先聊到這邊,待雜誌的文章寫好後,繼續回來談這個話題。

台長: chngyh
人氣(1,0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 個人分類: 橫濱海灣星及湘南海王 |
此分類下一篇:球界風暴中的橫濱牆頭草(下)
此分類上一篇:2004年橫濱隊展望【投手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