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03 13:04:01| 人氣1,0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調伏煩惱敵,方名真勇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蜘蛛俠是一個家傳戶曉的英雄人物,他早在一九六二年已經出現在美國的漫畫上。近兩年,分段推出的三集蜘蛛俠電影在全世界,包括香港都掀起了熱潮。

  蜘蛛俠本來是一個弱不禁風、斯文內向的大學高材生彼得,他參觀實驗室時,被變種蜘蛛咬傷,從此可以像蜘蛛般爬牆、噴絲(從手中噴出),體力、速度也遠高於常人。最初他只打算用這些能力方便自己,但某次他對一個盜賊逃走袖手旁觀,讓後者有機會殺死撫養彼得成人的叔叔,彼得傷痛之餘,想起叔叔平時教導他要伸張正義,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於是穿起紅藍雙色的戰衣,開展儆惡懲奸的志業。

  最新上映的第三集中,當蜘蛛俠因為受到廣大市民的愛戴,迷失在大眾的歡呼聲中的時候,新的強敵「沙人」出現,他是謀殺彼得叔叔的盜賊同黨,因為意外改變基因而令身體變得像沙一樣,一般攻擊對他起不了作用,他卻可以用沙狠狠地攻擊人,連蜘蛛俠也不是他的對手;此外,曾經是彼得好友和情敵的哈利(他知道彼得就是蜘蛛俠),因為誤會蜘蛛俠殺死其父親,而用高科技武器追殺蜘蛛俠;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以兼職記者維生的彼得,被另一名記者艾迪搶去工作。

  剛巧一種外星寄生生物隨著隕石降落地球,寄生在蜘蛛戰衣上,令整套戰衣變成黑色。彼得穿上它後提升了力量,懷著仇恨去殺死沙人,也不留情面地置哈利於死地;現實中,他與女友瑪莉爭執而分手,之後故意與另一名女子在瑪莉面親密地出現刺激她;又不理會艾迪的求情,當眾揭穿他造假新聞,令他從此不能在新聞界中立足,還強迫報館總編聘請自己當長工,卻不盡責工作。現階段的彼得,十分享受強大力量帶來的快感,縱情妄為,彷彿要人人都順從他的意思。

  彼得後來發現自己變成這樣子,是因為那寄生生物會挑起寄主的憎恨心,故設法擺脫了牠,但牠又寄生在艾迪身上,艾迪搖身一變成為擁有與蜘蛛俠相似能力的「毒猛」,聯同大難不死的沙人一起找蜘蛛俠報仇。幸好,同樣命不該絕的哈利發現蜘蛛俠並非其殺父仇人,念及與彼得多年的友情,放下之前的恩怨,與蜘蛛俠聯手對抗毒猛與沙人。雖然他倆最後戰勝了,但哈利卻傷重不治……

  飽受攻擊的沙人,向彼得解釋他打劫是為了養活妻兒,而殺害他叔父則是一時錯手,得到彼得的寬恕;另邊廂,彼得脫離了那寄生生物後,情緒恢復正常,與女友重歸於好。連場風波總算告一段落。

  電影中的人物雖然不存在於現實中,但好些情節卻時常發生在我們身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遇上與彼得相似的種種難題,例如有人會企圖損害我們或掠奪本來屬於我們的東西,以達到其一己私利;有人會因為猜疑、嫉妒、偏見、誤會而侵犯我們;還有蠻不講理的人無端挑起事端,既損人亦不利己。總之,試探個人耐心和寬容的挑戰多不勝數。

  片中的寄生生物就好比我們的心魔,象徵每個人心中的煩惱三毒(尤其是瞋)。當遇到不順意的事,它便會出現,驅使我們以牙還牙。然而,懷著怒意報復,很多時後都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引起更多的問題。佛陀舉出這樣做起碼有七點壞處:

一. 臉容醜陋,如何裝扮亦無法美化──人生氣時的樣子是最難看的,若經常心生不忿,整個人的儀表、氣質都會醜化。彼得就是這樣的例子,他穿上黑色戰衣後,由謙謙君子變成像黑幫阿飛的模樣,連眼神都散發出令人不安的氣息。反之,寬宏大量的人總是和顏悅色,令人樂意親近。

二. 雖然睡在舒適的床上,依然感到痛苦──我們因為遇到不好的事而生起憎恨,但憎恨令我們承受事件額外的痛苦,有時這些痛苦甚至超過了事件本身。即使事件早已過去,憎恨都可以無了期地延長痛苦,摧毀我們內心的平靜,令人整天心煩氣躁,吃不好、睡不安,發生好的事情也感受不到當中的喜悅。

  除了心理痛苦外,經常生憎恨心更可導致心臟病、高膽固醇、高血壓,以及循環系統的疾病。自己傷心又傷身,所憎恨的對像卻不會因此受損,可以說是得不償失。人生數十載中,必定會有無數不愉快事件,若每次遇到這些事都要發怒一番,則我們整個人生都沒有了。

三. 魯莽行事而不聽勸告,導致痛苦與傷害──採取實際行動報復,不見得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正如劇中彼得以為自己殺了沙人後,高興地跟嬸嬸說殺害叔父的兇手已被殺,嬸嬸卻質疑這有甚麼值得開心。因為兇手即使被處死,已被殺的人也不可能活命,彼得卻為了報仇而苦煞心思,而且兩度陷於苦戰,最後一役若非得哈利幫助,早已命喪黃泉。

  哈利本身在戰場上、情場上都與彼得有過折,但最後都可以為友情犧牲;而沙人向彼得請求寬恕時,後者亦從善如流,避免更多不必要的死傷。這帶給我們一個訊息:仇恨只會引來冤冤相報,只有慈愛能化解瞋恚,轉危為機。

四. 失去金錢──被憤怒衝昏頭腦而胡作妄為,有招致財物或其他方面損失的危險。

五. 失去聲望──無論自己覺得發怒、報復有多合理,說到底這些都是野蠻的表現,會令旁人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你的行為越激烈,你就越惡名昭彰;相反,心胸廣大的人往往美名遠播。

六. 親友不再與你為伍──沒有人願意親近脾氣不好的人,何況若你不懂控制憤怒,則連一言一行都會有攻擊性,影響到身邊的人,令他們敬而遠之。據說動物也會感覺到你的怒意而不敢靠近。反之,溫文隨和的人,去到哪裡都會受歡迎。

七. 死後墮落惡趣。任何負面的思想、說話、行為都會引生負面的果報,與瞋恚有關的業將導致下墮地獄。如果內心常存慈悲喜捨,行事能化世益人,則可招感轉生人天的福樂。

  也許很多人都明白這些道理,但仍然難以平息瞋恨或憤怒,因為它來勢洶洶,覆蓋了個人的理性思考;而且它裝扮成幫助我們自保、免被侵犯的朋友,出現得好像很合理,似乎沒有理由要排拒它;它還令我們血脈沸騰,覺得自己充滿力量(可能我們都不自覺地享受這種充實感,正如穿上黑色戰衣後的彼得一樣);當我們報復得逞時,那股痛快淋漓的感覺則是另一個情緒高潮,讓我們自鳴得意,覺得能打倒敵人,證明了自己是強者,也維護了自尊。

  然而,從上述瞋恨的七點壞處可見,憎恨並非我們的朋友而是敵人,現實的敵人只能傷害我們一時,憎恨卻能傷害我們一生(或多生),因為它時時刻刻為我們製造身心痛苦,甚至令我們下墮地獄!現實的敵人尚可跟他妥協,甚至化敵為友,但我們若縱容憎恨,其殺傷力只會更大!

  憎恨所帶來的力量,其實只是血液循環加快而造成的亢奮錯覺,這種錯覺當然不能加強一個人的實際力量,僅能令人自我膨脹,作出不設實際的幻想。而不論在憎恨驅使下作出甚麼「壯舉」,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強」,因為你自少輸了給煩惱。佛陀說:「無論在多少次戰役中征服多少人,唯有能征服自己的人,才是最偉大的勝利者。」寂天菩薩也說:「能夠戰勝煩惱敵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其他不過是會砍殺活動屍體的俗漢而已。」乃至我國哲學家老子亦有言:「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打倒敵人可能證明你的體力或智力不俗,但不一定等於「強」。

  有些人覺得強忍屈辱是怯懦和自貶的表現,只有弱者才會這樣做。不過,佛教主張的寬容、忍辱絕非建基於怯懦或恐懼甚麼,而是出於慈悲。因為有堅定的慈悲心,所以有勇氣挑戰自己的煩惱和習氣(慣性),有勇氣容納傷害自己的人,有勇氣接受不明事理的人誤會自己怯懦。無怪乎古老的印度佛教文獻,經常把菩薩比喻為勇士。當然,若情況可能對自己或他人造成重大影響,縱然是修行人也不該啞忍,而應在不失慈悲心的狀態下,採取適當手段制止不當的事。

  佛法和心理學都相信,延緩是應付憤怒的有效方法,因為怒上心頭的一刻,理智會被壓抑,做出愚蠢、短視的事,故不可與怒氣硬碰,應該冷靜下來,恢復理性思考,再考慮下一步行動。這樣做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平時未經思考就被心中泛起的念頭帶著行動,甚少觀察自己的心在做甚麼、為何這樣做,何況被憤怒沖昏頭腦的時候呢?只有在平時多反觀內省(修習靜坐會有很大幫助),培養「正念」,緊急關頭才能察覺憤怒生起。

  憤怒猶如星火燎原,剛開始只是一點,卻可以無限擴大。能夠察覺憤怒,我們便可趁它剛出現時,阻止它蔓延。方法是分散注意力於別的事情上,或留意佛像乃至任何物件的細節(例如顏色、形狀、大小);但最好還是「觀呼吸」──注意一呼一吸的過程,不要多加思考或游思妄想,由於心氣相連、風心同轉,這樣就能暫時擺脫怒氣。

  腦根清醒後,可以思維憤怒的種種害處,阻止自己行差踏錯。某些情況下,想像自己身在傷害自己的人的位置上,也許能發現對方是情有可原的,畢竟眾生都是避苦求樂,這是大家互相諒解的基礎。更進一步,我們可以思惟敵人或困難是鍛鍊安忍、慈悲的助緣。藉著安忍的修行,自己得以消除業障,積集功德。因此其對我們不是有害,而是有益的,應該以歡喜心面對之。

  以上所說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鍛鍊。最重要是我們能發心去自我鍛鍊,正如《大日經》所言:「能損大利莫過瞋,一念因緣悉焚滅,俱胝曠劫所修善,是故慇懃常捨離。」瞋恨的過失極大,無論是為了世間的福樂或修行提升心靈層次,都應該致力修持六度之一的「安忍」。




☆ 本文發表於《菩提月刊》256期

台長: 主席
人氣(1,0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的靈鷲山──靈隱寺
此分類上一篇:三個人生問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