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13 20:55:04| 人氣4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所知道的黄中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张翼星
最近,从回忆北大的生活经历中想起了黄中奇。黄中奇事件在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突如其来,使人惊愕不已。

我认识黄中奇,是在1954年。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个瘦长的个子,说着含福建口音的普通话。1954年,他从福建一个学校的团委部门考入北大哲学系,我是同年从湖南的一个人事部门考入北大哲学系,我们成了同年级的同学,都是“调干生”(由机关干部考入大学的学生)。入学时我与他碰巧住在一栋宿舍的同一房间里,我们都因进入北大而感到兴奋。他的学习劲头很足,并注意锻炼身体,每天早晨我见他在“棉花地”(后来的“五四运动场”)跑步,从他跑步的动作、姿态看,像是受过训练的田径运动员。

那时哲学系分哲学与心理两个专业,招生约50人。其中约40人读哲学专业,10人读心理专业。入学不久,由系领导向全年级同学介绍专业情况,作思想动员和分配各人的专业。那时整个社会的政治气氛比较浓,人们重哲学、轻心理的情况比较普遍,绝大部分同学愿学哲学。这就出现“专业需要”和“服从分配”的问题。主要由系领导在了解学生情况后,作统筹安排。专业的分配一经确定,个人的兴趣和愿望是不大受重视的。我被分配到哲学专业,黄中奇却被分配在心理专业。本来,他对哲学较有兴趣,曾兴致勃勃地对我说过,马列主义的哲学原著如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他都读过一些,很想去研究。他对哲学似有一番志愿和抱负,对于被分配在心理专业,他感到有些遗憾,表现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专业分定后,我们便分开学习和居住了。1955年我被调出工作一年,1956年回北大复学,与他既不同专业又不同年级,便很少接触了。

大约在1957年底(或1958年初),正是反右斗争仍处高潮时期,我从学校的广播中突然听到:黄中奇对抗和破坏运动,剌伤同学,已被捕。过了一段时间,又听说开了公审大会,他被判死刑,已经处决。对于事件的具体缘由和经过,我当时毫无所知。由于我自己也遭受厄运,无从了解,也不想打听。后来才逐渐知道一些,一个好端端的青年,在北大学习了三年,却酿成这样的结果,这实在让他的家人、亲属、朋友难以置信,难以理解。

为了使黄中奇的事件能唤起人们的反思,我利用多种方式访问了当时心理专业的几位老师和同学。因是50多年前的事,有的并不了解,有的已经遗忘,有些具体情况已难以弄清和查证。

所知大致情况是:黄中奇,1932年生,福建人;考入北大前是福建一个学校团委的专职干部,已结婚。他比较聪明,动作机敏,加上瘦削的脸型,便有“猴子”的外号。有的同学说,下棋很少有人能胜他,他可以不看棋盘,随手着棋。他的学习成绩也比较好,但情绪比较容易激动。

1957年整风,鸣放期间,他本来没有发表什么言论,也没有贴过大字报,只是对某些大字报或某些言论表示过同意。这样在运动高潮之末深挖右派时,便把他找补进去了。他对此很不理解,心中不服,表现情绪波动。当时虽有系里的干部找他谈话,示意他的情节较轻,不会处理太重,还可在校学习等。他仍表现情绪不稳。系里组织同室住的几位同学看管他,防止出事。一天夜里正睡觉时,黄中奇突然起来走近窗户,两个同学发现,怕他跳楼,便急忙去抱他、拽他,他便拿出水果刀戳向两位同学,一位同学的额头上出了点血。

当晚学生向系党总支作了汇报,并给校卫队打了电话,校卫队要求把人送去,一路上黄中奇表示不服,并说了一些对胡风等问题的看法。第二天,全校便广播了这件事,宣告黄中奇因“行凶闹事”,破坏反右派斗争,已被逮捕。

后来,听说他在监狱不服管制,被判处死刑,他曾向最高法院上诉,又被驳回。随后北京召开了全市公审大会,北大学生(包括部分已划右派的学生)被通知到会。据一个目睹者的回忆材料:1958年初,一个天气寒冷、一片阴霾的日子,会上一声令下:“带反革命分子黄中奇!”一个秃顶、颈项涂满白粉,被反绑着手的瘦弱青年,被推向会场的台上。他踉跄几步,正待说话,便被身后的刑警一脚踹于台下,扑伏于地;二刑警捉其双臂,扔上囚车,押赴刑场。

临刑前他对赶来北京的妻子说:“我死后你不要守着,早一点找一个家,好好地教育孩子跟着党、跟着毛主席走社会主义道路。”可见我国解放初期,某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即使有某些偏激的言论和思想,在蒙冤罹难时也仍然保持一种天真的信念。

20多年后,政府和学校当局要为黄中奇平反,改正对他的“错划”时,他的尸骨早已灰飞烟灭。聊可堪慰的是,听说他的女儿长大成人,学习成绩甚好,曾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个积极有为,满怀希望的青年学生,在1957至1958年的那场人为夸大的阶级斗争中,一下就变成“反革命”、“阶下囚”,不但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而且被剥夺了生命的权利。

这在北大那场批判、划定上千个右派的运动中,也是一个顶尖的事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的某种严重的劣迹或耻辱。一位当时下乡劳动,后来回校的心理专业教师,深自感叹地说:

“听到这件事,我感到太可怕了,简直不可想象。”

黄中奇遭遇的可悲的命运,应该由谁来负主要的责任呢?黄中奇本人究竟应负多大的责任呢?而那条“左”的路线的制定者、那场政治运动的发动者,应该负什么责任呢?

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已经消逝,黄中奇的名字和事件,不应该在历史上泯灭,应当保存一点记载,留下一点记忆,让不同时期的人们从这里反思和汲取沉重的教训。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观察》首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Monday, July 13, 2009
本站网址:http://www.observechina.net

台長: yuluoke
人氣(4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自由英雄纪念碑 |
此分類下一篇:谢 泳:储安平死因小考
此分類上一篇:回忆遇罗克以及《晚霞消失的时候》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