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25 11:22:24| 人氣3,6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閱讀筆記》「盧安達飯店」的之前與之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94年4月6日,盧安達總統與蒲隆地總統共乘的專機在盧安達境內遭擊,兩國總統同時墜機。

當夜,聲稱射擊專機為圖西族所為的胡圖族極端組織,發動了規模浩大的滅族大屠殺。屠殺如瘟疫般蔓延全國,從4月7日至7月中旬,80至100萬人被殺。

這是一場有心人士構想多時,籌畫精密的恐怖行動:胡圖族極端組織很早以前即開始大量招攬民眾接受殘暴的殺人訓練,秘密進行人口普查,掌握詳盡的圖西族名單。還安排了大批證實患上愛滋病的男性對圖西族婦女進行性侵犯,以使她們即便活下來,也活不久;即便再生育,嬰兒也不健康。

然而,誰是「圖西族」誰又是「胡圖族」呢?

在盧安達境內,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胡圖族、百分之十四的圖西族、和百分之一的特瓦族,都以盧安達語為母語。他們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民間傳說相同,甚至宗教信仰,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傳統宗教及伊斯蘭教,都有各族的信徒。

兩族之間並非人種不同,而是權位差異。在殖民統治時代之前,圖西族一直處於領導階層。一次世界大戰後,比利時由德國手中接掌盧安達,為了分化及便於統治,讓圖西族享有更不公平的崇高地位及優渥生活。1960年前後,非洲各國相繼爭取獨立,比利時人匆匆把主權交給為數較多的胡圖族,而非殖民時期掌權的圖西族。

積怨已深的胡圖人並未因取得政權,而採取較寬容的政策,反而經常訴諸族群動員,以鞏固其政權。允許媒體散播種族仇恨言論,聲稱是對新聞自由的尊重。

1993年7月極端種族主義的「千丘獨立電台」開台,利用電台的高普及率,不斷在節目中挑撥離間,慫恿胡圖人仇視圖西人,胡圖族主持人並揚言,「總有一天,要他們(圖西族)全部都消失」。

總統的神秘墜機罹難事件,不過是已策畫好的大屠殺藉口而已。

當時大批鎮守在盧安達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在人們最需要和平的時刻,選擇撤退。

終止大屠殺,免除圖西族被「滅族」的,是當時還被國際媒體稱之為「叛軍」的「盧安達愛國陣線」。

1959年兩萬名圖西人被胡圖人殺害,圖西族國王基格里五世、20萬圖西人流亡烏干達及其他鄰近國家。

1985年流亡烏干達的盧安達圖西族創立「盧安達愛國陣線」。1990年,僅有五千精兵的「盧安達愛國陣線」從烏干達南部基地進入盧安達,雖未能一舉戰勝,他們卻能百折不撓,越挫越猛,以致1993年8月4日,盧安達政府不得不低聲下氣在坦尚尼亞的阿魯沙簽署停火協議。

然而協議雖定,雙方的炮火卻從未停息,1990年至92年,在盧安達各地都發生過地方性小規模的胡圖族極端組織對圖西族清洗慘案。1994年大屠殺開始未久,持續招兵買馬、養精蓄銳的「盧安達愛國陣線」,再度強力反攻。

7月18日,「盧安達愛國陣線」軍事領袖卡加梅宣稱內戰結束,提名兩名敵對胡圖族的人士分別出任總統和總理。

害怕在內戰中獲勝的圖西族的報復,胡圖族人攜家帶眷,如潮水般,蜂擁越界進入鄰國的荒涼邊境避難。倉皇而逃的難民自相踐踏,加上迫擊砲火的攻擊,通往難民營的路上死屍夾道。

由於嚴重缺乏乾淨飲水和衛生設備,難民營裡陸續爆發了霍亂、痢疾等傳染病,每日有數千人死亡。死屍堆疊如山,曝曬在夏日烈陽下;傳染病奪去人命,夏日烈陽下堆疊的屍體卻又成為疾病的溫床。逃過屠殺和戰火的難民又得面對傳染病的摧殘。

在盧安達境內,前任官員早已把中央及私人銀行的錢都提光了,戰爭摧毀了工廠、學校、醫院及橋樑。城裡遍布地雷,還有吃過死人肉轉而攻擊活人的野狗。本應在四、五月採收的咖啡全部毀於戰火,農作物尚等待著難民返回家園,趕在九月雨季來臨及時採收期和播種,以免來年陷入饑荒。

然當時流落在外約兩百萬名的難民,雖飽受流離之苦及傳染病的威脅,但或是對屠殺的恐怖記憶,或是恐遭報復的疑懼,遲遲未敢返家。直至1997年難民營所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生內戰,才有大規模的難民返國。

1995年專為大屠殺倖存者而設的組織「伊布卡」(IBUKA,意譯為「記得」)成立,他們為倖存者提供家園重建、衣食、醫療、升學、就業、尋親等等包羅萬象的協助與諮詢服務,也為受害者尋回應有的尊嚴。

「伊布卡」在全國各地挖掘受害者的骸骨,一一清洗、擦拭,置入棺木,送往教堂,舉行天主教式葬禮,然後埋在吉佳利大屠殺博物館的庭園。

每年,在華人掃墓祭祖的清明時節,盧安達人都會辦起一場場遲來的葬禮。即使在十二年之後,人們對著剛挖掘出來的殘缺白骨,依然痛得失控嚎啕。

十二年間,盧安達政府致力於杜絕因為身分而獲得升學機會、政府優待、投資利益等的陋習。盧安達的人民眾在當時的那場震驚全世界的大屠殺中,或多或少都曾失去親友,當混亂漸趨平定,唯有忘卻過去的愛恨恩仇,才能活下去。

2006年的盧安達,首都吉佳利,主要街道平坦無損,商業服務溫文有禮,治安況狀比鄰國蒲隆地、烏干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更加優良穩定。

然而,被迫染上的愛滋病毒仍在延傳,戰火留下的孤兒仍在掙扎度日。

***** *****

資料來源:
《千丘之國,百日之屠》,葉心慧,經典No.95(2006年6月號)p.54~77
聯合知識庫1994年4月1日至2005年1月3日聯合報系相關新聞資料

台長: moi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