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3-03 22:02:24| 人氣17,3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化城喻品 讀書心得筆記(十三)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修行是修心!心清淨,行就清淨了,心去除煩惱,身就不造業,這都是來自於見思。

心思一受困擾,自然的行為、動作就會明顯現前。

到底是精進或者是懈怠?這是受見思惑、煩惱覆蔽了心。

思考就是在戒、定、慧,守志節。要在戒、定、慧中,意志、力量,一定要好好堅持。

若有這樣的心,永遠這個心都是寂靜清澄。

法要度入心來,才能時時複習。將心與外面的境界不斷來磨合,外面形形色色的境界,不論是人事,或者是一切大小所看的事物,要用心去了解,其中與佛法的道理是融會貫通。

事、物、理本來就是融會貫通,這樣就是道理清楚。

法,法若還未入心,心還是執著在樂,就是一直貪著,這種貪著樂欲,為所欲為。

要好好用心,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懈怠,愈來會愈覺得時間不夠了,愈來愈覺得世態很險惡,應該要愈來愈認真,所以要時時要多用心。

來到人間,聽聞了佛法,要好好用心,要聞、思、修,聽了就要好好思考。法若是入心,聽了之後就是要好好地思考,這個法到底在人、事、物中,能夠應用在人事中,解除了迷與惑。

佛陀時時都是在施大法,卻是小根機的人,一直都是不敢接受,因為他畏懼,畏懼大法。

新發意菩薩就要聞教,要聞教、要受法,要時時憶持所聽的教法,一定要入心,將法度入心來,常常要記得,不只是記得,要信受奉行。

人人如病患一樣,要靠醫師來用藥,來指導保護、保健之道。

人間苦難偏多,唯有菩薩、諸佛,了解眾生苦從何來。菩薩知道,眾生就是造諸惑業,惑,迷惑,人間就是不清楚,道理分不清,所以一念妄動,迷惑。就是不斷不斷複製迷、惑,迷時不知道人生方向,有惑、有疑,人與人之間製造是非,苦難就這樣不斷不斷產生,這就是眾生在迷惑中。

所造作的業力,業一旦造了,業力就纏綿不休,不斷地,業纏著心,心,讓人由不得自己,人生一直就是這樣沉淪下去。

〈化城喻品〉就是要向這些小乘人「勸轉」,要再向前前進,寶處在近了,再提起精神來,向前前進。

只要精進、再精進,通達到真實寶城依止的地方。

修行,要持戒、定、慧。

若是有戒,就不會惹來煩惱;全都沒有煩惱,自然心就定下來;定而專心,智慧就不斷產生;慧命成長,自然就安住在忍土。(2022.03.03 夜)

台長: Tellme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