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3 22:29:47| 人氣7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格發展到底要怎麼量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今年八月一日起,國中小要開始廢除所謂的操行成績,以後的日常生活表現只能以「具體的事實行為」描述,不能夠用以量化的數字去作任何評量。看兩份民調,絕大多數的人反對這項政策,主要的原因是在於老師沒有辦法對於每一個學生做出行為描述,以及如果不能以操行成績作為評斷手段,如何管教孩子的不良行為?

對於教育部的閃電政策我就不批評了,他們總是如此熱血,不會考慮政策的周延性以及安定性。純從這個實質面來說,我是很贊成這樣的改革政策。我一直以來有一個迷思,我們老是說五育並重,可是智育我們可以用國語、英文、數學等科目作為成績標準,體育可以依照體育課的體育成績、群育可以讓班上學生選擇最有人緣的朋友、美育可以依照美術課的美術成績,可是德育成績到底是怎麼給出來的(以上包括智育在內,我認為純就成績來看也太簡化了,只是要拿來跟德育對照)?

依照我個人的經驗,得德育獎的通常都是我們最討厭的狗耙子(不好意思,有沒有誤傷版眾?),往往是和老師關係很好、下課還會去找老師聊聊天、打打屁的,成績好而且乖巧的學生。可是往往我們最討厭的就是這種人,覺得既狗腿又噁心,尤其是我們成績不好的,每次問問題都絕對不教你,就是擔心幫了你浪費到自己的時間、助長了你的實力,把成績看得比天高的小氣豬!這種人卻每次都上台領獎,我們在台下實在覺得老師無眼、公理不彰!

區區敝人在下我也曾經在六年級拿過一次德育獎,我想是因為我和蔡玲英老師(大心)很熟,她很欣賞我、喜歡我,可是我始終不覺得我是班上品德最出眾的。我一直認為是那一個成績不好,不太會說話,卻總是樂於幫助別人的智中,可是老師對他沒有什麼印象。雖然得到獎項很開心,還可以打打嘴砲說德育比智育重要,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一直不覺得老師會知道哪些學生的人品出色,哪些又是最自私自我的。而且大部分的老師並不關心學生的活動,憑著差別的接觸,做出差別的判斷結果(不是蘇哲南的差別接觸理論)。


除了主觀分數之外,操行成績有沒有可能名列數點,使其客觀甚至量化?我覺得可能可以列一些樂於幫助別人、誠實、認真等等,但是這些標準是怎麼出來的?不也是一些具體的行為而非感覺嗎?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操行成績每個人的基本分是80分,原則上除了當幹部還有出外比賽之外,只減不增。減的方式又是什麼?除了大過、小過、警告之外,就是什麼遲到、不交作業等等。說實在話,我從以前就一直很討厭集會,可是集會不到一次扣操行三分,於是我每次都有到,可是不到的人真的有什麼人品的缺失嗎?是要解讀成不團結、沒有班級向心力?如果連續十次不到,他的操行就等於被記了三個大過,他真的有那麼壞嗎?

我很欣賞的sylfie說:「…孩子來到學校,面對眼前這些冒稱教育專業的成年人,居然遭遇的是同一套訓誡的把戲。不可以講話、不可以起來走動、作業要準時交。天哪,我們能不能承認這些行為本身根本就是枝微末節,根本不值得人大發雷霆。真正激怒我們的,明明就是『孩子不遵從我們訂下的規矩,而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這件事情。」正中紅心!於是老師透拓了各種方式去讓孩子們遵守他們的規定,粗魯的一點的就用打的(我還是很討厭體罰),不敢用打的就用成績去約制他,成效不彰就說沒救了要放任。是的,這大部分的人就是我們期待的教育專家,受過師資訓練的老師們。

離題,拉回來。我一直覺得學生的日程生活的人格表現,怎麼有辦法用成績和等第去評斷?如果他勒索同學,就是勒索同學,為什麼用「言行粗魯、不受管教」或是操行不及格來簡化?這又要我怎麼去想像?他又要怎麼抗辯這種絕對標準?撿到一百塊錢交到訓導處,就是撿到一百塊錢,用「人品出色、誠實不欺」或是操行成績爆表,我怎麼看得出來他做過什麼?我又會怎麼知道這個孩子的人格發展的狀況是怎麼樣?

如果老師給我的孩子七十分,我豈不嚇壞?可是如過我把這被扣掉的十分一一檢視來看,我的孩子到底有什麼行為發展的問題?泰男的79.2分實在太諷刺了,他到底輸給張博亭什麼地方?好啦,他就是不愛交聯絡簿,可是如果只看到分數,或是看到「不遵從規範、團結心不夠」,我是不是也有可能會武斷地認為這個孩子的行為有嚴重的偏差了?低了快二十分啊(張博亭只是對照,他很棒!)!歐美的學校目前就是用紀錄學生具體行為事實、敘述學生人格特質的方式,如果你對這個學生好奇,你可以從很多具體行為去觀察他,然後覺得他的行為哪裡應該改進、哪裡值得讚美。友人反問我:「除了學生太多難以一一記錄之外,既然是記錄行為,可能受限於老師的視野,更有可能扭曲於老師的偏見,還是會有問題啊!」

學生人數太多不是量化學生操行的抗辯,既然認為對學生的人格發展有紀錄必要,可以因為人數太多作得沒那麼的完整、清晰,可是不能為了「方便」用八個字,和一個不知所以然,甚至目的很奇怪的分數去評論一個學生,那不如根本不要。至於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必須承認,可是量化分數不是更容易隱藏偏見嗎?如果老師面對完整敘述,「至少」受限比較多,孩子也才更有抗辯的機會。

我老爸說他們系上招募學生,原則上不看德行成績,因為標準沒有什麼意義,頂多把很低的砍掉。我也在想,對呀,到底它有什麼意義?我們都知道,這個不代表什麼,我們根本看不到一個人,看到的是一個數字,然後用這個數字來認定他的人格發展,連他幹過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怎麼看我都覺得太武斷了。除了老師評估比較輕鬆乾脆之外,看不出什麼具體的好處。

我跟我老媽說:「我真的太討厭我自己了,為了大學的申請推徵,每次上課一次也不敢遲到、早退、不參加集會。」這樣的小心謹慎,不是從我內心發出的,不是因為我覺得上課很重要、對我而言是充實知識的重要殿堂,而是一種制裁的服從,即使我拿了滿分我也覺得沒意義。甚至我覺得給太高了,我充其量不過是一個畏懼分數、懦弱膽小的不快樂學生罷了。如果我不理會這個制裁,我相信我去申請推徵一定會被先刷掉,但是如果是行為記錄的話,我會解釋我不去參加集會是為了什麼?我又在那段時間作了什麼?讓他們評斷我的行為,我相信我經得起考驗。

如果我的兒子跟我說他不去集會,然後小過如雪花般飛來。我會小聲提醒他不要被退學了。可是我一定最清楚我的兒子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我一點也不擔心那些紅字如楓。我會跟他說他太讚了,我好羨慕他的勇氣以及追求自我的誠實。還有,我會跟他說固定集會從我二十世紀末開始就已經很無聊了!

不過我想以後我的兒子不會面臨到這種問題,還有我可能只生女兒或是不孕。我還是太樂觀了,我可能根本就陽痿…,胡說八道什麼啊!

註:圖片顯示的作文太好笑了,下載之後要放大圖片來看!

台長: 高木
人氣(7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任老師的教育理想 |
此分類下一篇:我看中部縣市資優招考一事
此分類上一篇:從加考公民與教育看大學招生制度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