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01 09:16:22| 人氣3,3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荃灣 三棟屋】香港客家圍屋的保護開發利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者羅均煒

  香港文化博物館,負起了當地客家圍屋保護開發與利用的重擔。該館總館長林國輝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說:

  “歷史上,香港客家圍屋都有很多。在1899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曾做過新界的調查,當時的客家人佔了新界居民的百分之三十七。比較大型的客家圍屋,有荃灣的三棟屋,沙田的山下圍,也叫曾大屋,元朗的潘屋……。

  香港政府在1976年,製訂了香港古物古跡條例,有一個執行機關稱為古物古跡辦事處。他們負責調查研究,鑒定一些有歷史意義的古建築,加以保留。三棟屋當時由於要建荃灣地鐵,政府覺得那裏是一個很有歷史意義的古建築,就宣佈其為法定古跡,原地保留。”

  依山傍海的荃灣,歷史上,那裏最大的一戶客家人姓陳,早在十八世紀中葉,他們就從外地遷徙到此,揮汗如雨,開墾荒地,辛勤勞作,務農為業。由於陳氏人口日增,他們決定在原來的地址建村居住。

  清朝乾隆五十一年,也就是1786年,陳氏族人擇吉入夥。圍村的中軸,設有前中後三個廳堂,每個廳堂承重的主梁稱為“棟”。所以,這裡就稱作為 “三棟屋”。其中,後廳的房樑最高。每當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陳氏族人新添了子孫,都要在後廳舉行添燈,也就是隆重的添丁儀式,年年如此。以後,陳氏族人加建的房屋,都是以三棟屋為中軸線,呈長方形對稱的圍屋佈局結構。這種結構佈局,長久長久都沒有改變。

  但是,才一百多年,三棟屋的命運卻大大地改變了。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荃灣種田的客家人,把新登場的早造穀子或晚造穀子,碾成的白花花的大米,期望在市場上有一個好回報。可惜,事與願違。為什麼呢?因為從國外進口的廉價大米,搶佔了市場,荃灣客家人的期望落空了。當時,有不少的青壯年不得不來到九龍,港島,打工,開店,開廠或者經商,另謀發展,再拓新路。

  再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這裡要建設香港城區以外的第一個衛星城以及地鐵,所以,一瞬間,有將近兩百年曆史的三棟屋,就被挖掘機,推土機,打樁機等建築機械淹沒了。只是到了1981年,歷經波折的三棟屋才時來運轉,被政府定為法定古跡,“原地保留”遺憾地變為原地重建了。

  由於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實在太快了,要重建三棟屋的建築材料,在香港已無法生產。三棟屋房頂用的瓦片,只能委託內地深圳龍崗燒制;鋪地用的大紅四方磚,也就由東莞來生產了。

  經過了陳氏族人以及香港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所謂“古建築”三棟屋改稱為“三棟屋博物館”,終於重新矗立在原址之上,並有了一些小的改動,就是在前廳,中廳,後廳的背後,加建的一個建築風格與客家圍屋相吻合的展覽館。

  在徵集文物布展的時候,又是經歷了一番波折。林國輝先生說:

  “很可惜,荃灣在五十年代工業化的時候,農耕的農具以及用具,保留的數量已經很少了,我們儘量徵集荃灣地區客家人的用品,在三棟屋裏面陳列。同時,在短時期之內,在興寧,梅縣,龍崗一帶找客家村落,希望能夠徵集一些農具。好彩,得到深圳博物館的幫助,收集了一批客家的用具,在三棟屋博物館裏陳列。” 

  現在的三棟屋博物館,既有原生態的客家圍屋,客家農具,客家用品的展示,也有荃灣地區發展歷程的展示。那麼,三棟屋將承擔什麼樣的新使命呢?林國輝先生繼續說:

  “我們主要是保留,推廣,教育三者並重。第一是希望古建築能在原地保留。另一方面是借助古建築的開發利用,如用作為博物館,推廣成為旅遊點,作為旅遊資源來運用,以此來推廣古建築的用途,希望通過這樣的資訊,把古建築及其歷史文化可以向海外的遊客以及本港的學生做推廣。

  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古建築的保留作為旅遊點之外,更要面向香港的中小學生,普羅市民。因為香港是一個急速變化的城市,今日已經高度工業化,高度商業化。其實,在一百多年工商業進程之前,香港原居民是過著一種刻苦的生活。那些刻苦的生活,刻苦的精神,已經深植於香港市民之中。我們就是要用這種精神,去排除萬難,去建設我們的城市。”

  三棟屋博物館,經過香港文化博物館的精心策劃與布展,已經成為了香港市民和海內外遊客的心中寶貝。林國輝先生高興地說:

  “我們三棟屋博物館在展覽的過程中,收到很多觀眾的留言。他們知道客家人的根,客家人的生活原來是這樣的。曾經有一個調查,香港有人認識的古建築來說,三棟屋是排在首位的,是最多人認識的古建築。一說到古建築,他們就說三棟屋。這說明三棟屋很受普羅大眾的歡迎。” 

  林國輝先生繼續說,現在特區政府非常重視香港現存的客家圍屋。一些暫時還沒有列入為法定古跡的客家圍屋,如沙田的曾大屋,政府都積極與原來的業主溝通聯絡,爭取把它們都列入為法定古跡,由政府來實施保護開發與利用。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hinabroadcast.cn/1321/2005/09/23/663@713064.htm

台長: JH.S
人氣(3,3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全球客家觀察 |
此分類下一篇:觀瀾:客家民居裏的現代版畫基地
此分類上一篇:IT精英落戶僻壤圓博物館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