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07 14:21:03| 人氣90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自己的知音~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好多年前和朋友討論到「朋友」與「家人」,
為什麼有時朋友比家人更感覺親近?
朋友一言就解析清楚:因為想法接近,所以會感覺親近。

我們好像常喜歡了解自己的人,
那是種安全、溫暖的感覺,
因為終於有人可以知道自己所想的是什麼,
覺得他特別的親切。
可是事會有變化,有時別人變得不那麼了解我時,
似乎就會開始怪罪對方,或者開始失落,
問著:「世上真有知音嗎?」

當想法不同,即使面對面,距離還是感覺很遠,
但又想不孤單,開始了附和他人、表裡不一的生活。
後來發現附和並不會讓自己快樂,只會讓心離人更遠,
而自己卻也沒有辦法像過去那樣快樂,
因為不再有人了解自己了。

我是因為別人了解我而與他親近嗎?還有什麼原因,會讓我這麼做?

生活中遇上了很多朋友,他們親近他人、關心他人只是單純的這麼做,
覺得那是本來就該做的事,日子過得很自在、很快樂。
他們有個特質: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十分的確定,沒有質疑。
在這樣的路上,他們反而遇上了更多與自己特質相同的人,
有機會共同為理想努力,也許中途有人退席離開,踏上不同的旅途,
但雙方都是帶著祝福彼此的心,沒有爭執與失落。

原來親近、關心人是種真善的學習,而不是情誼的交換條件。
真心的關心周遭的人,也可以擁有自己思想;
如果不了解自己,不明白自己所要的是什麼,
就會容易在人群中失去方向。
要有獨立的人生,要有獨立的想法,
取代等著別人來了解我。
別畏懼與人不親近,沒有人了解自己,
要畏懼別人附和自己,或自己附和著別人,
要畏懼與自己不親近,
自己在迷失中而不自覺。

親近自己的心,好深入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了,當自己的知音,
心才能由自己掌握,擁有自信,
有個明確不迷失的空虛人生~

親近、關心他人,不是為了被關心,
而是心中獲取了在人生裡的自信,
開始閃閃發亮~

------------------

心靈佛法:

問題只有靠自己才能想通,
別人的只是參考的經驗,
撥點時間,親近自己的心,
親近佛法,
發覺原來戒律是知己~

白話金剛經_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原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翻譯:
須菩提,你的想法如何,我在然燈佛那裡,有學到什麼佛法,可以開我的智慧,讓我智慧更上一層樓嗎?

-----------

原文:「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翻譯:
沒有,須菩提說,因為我所了解您所解釋的佛法,是要自己親自去實踐戒律 ,再從戒律中悟得佛法的。您在佛那裡,是沒有具體的方法,讓您一聽就懂了世間所有人事問題。即使身為佛,還是要不斷觀人事物,不斷悟。佛是不犯四相,遇到 問題,不論對方身份如何,心都能以平等立場去思考,因為有這樣的心,稱之為佛。至於智慧沒有止盡,但有平等之心,就能在有問題時,悟出通達的道理,解決問題。

(原文與翻讀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drawfree/11536304)

台長: So
人氣(902)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心靈佛法 |
此分類下一篇:接受自己的樣子~
此分類上一篇:不要害怕被埋怨~

(悄悄話)
2013-04-07 19:09:47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