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15 17:28:34| 人氣1,16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Power of Film─【Revolutionary Road】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下文章有劇情描述,尚未看過電影的讀者請小心「地雷」﹞

 

姻是相愛的註解,考驗的開始‧‧。

 

Frank WheelerLeonardo DiCaprio飾演﹞與AprilKate Winslet飾演﹞在一個小酒吧邂逅。兩人談話片刻,April感興趣的不是Frank收入多少,而是他對將來的規劃。Frank不在乎下一刻會發生什麼的冒險精神,深深吸引了也愛刺激、想從事充滿挑戰的演藝事業的April。兩人在共舞之後墜入愛河,不久之後便結婚了,並且搬到郊區的一幢不錯的小房子,這房子位於一條名為〝Revolutionary Road〞上。結婚之後,April從事劇場演出,Frank在父親工作一輩子的機構上班,夫妻共育一子一女。April有心演戲,卻演得不好;Frank曾經遊戲人間,如今卻成為墨守成規的業務員。April感覺生活變得平凡無味,決心突破,遂跟Frank提議賣掉房子,一家人前往巴黎探險,重新開始。Frank以前曾經跟April提過自己想去巴黎闖闖,如今聽到妻子作此提議,一開始雖然覺得太過瘋狂,但是也想改變現狀的他,答應了妻子的建議,兩人決定帶著孩子冒險。未料不久April得知自己懷孕,Frank在此同時也因為先前一場陰錯陽差的事件的機緣,開始受公司器重,又聽聞妻子懷孕,原本想辭職的他開始心猿意馬。知道丈夫可能改變心意,April沮喪,又想到家中再添一名新成員後,日子可能過得更苦,她原本乏味的生活可能如地獄一般,於是想要墮胎。Frank強烈反對,April最後竟在白天趁Frank不在家時,自己進行人工墮胎,結果處理不當造成血崩,送至醫院已回天乏術,留下Frank一人獨自扶養兩個孩子,落寞地面對今後的每一天‧‧。

        這是一部沉重的電影。不像《The Notebook》﹝手札情緣﹞表達鶼鰈情深,《Revolutionary Road》探討的是婚姻的現實面。相愛的兩個人許下承諾一生不離不棄,但是結了婚之後卻發現愛情昇華成為親情,激情漸漸退去,現實的生活將原本充滿理想的兩個人轉變成為保守謹慎的一對夫妻時,是要坦然接受彼此的改變,還是試圖找回過去的兩人呢?片中的Frank是否反映了一些已婚男子狀況呢?工作上沒有突破,還得隨時被主管削一頓,日子過得空洞,想要尋找一點刺激,在生日當天與自己的女同事發生一夜情,卻發現回家時老婆跟孩子為自己安排溫馨的慶祝會,讓他當場感動以及愧疚不已;面對妻子提議放手一搏,去陌生地方闖蕩,他原本也想試試,但是卻發現當前的工作有所轉機,他又如何說放就放?猶豫的他,未曾考慮妻子的感受,也不知她生活的苦悶,間接造成了妻子死亡的悲劇。片中的April或許也反映了某些妻子的心聲。嫁給了Frank、住在Revolutionary Road上頭,她卻覺得生活沒有革命,反而停滯。她想要改變,於是想到外地重新開始。但是當她發現自己懷孕、先生對搬家一事打退堂鼓時,她陷入絕望。她甚至在酒醉之後與鄰居的先生發生一夜情,卻也絲毫感覺不到她要的「改變」。眼見自己不但無法脫離目前的生活,還可能被新生兒攪亂原本已經夠忙碌的日子,她決心拿掉這個孩子。結果想擺脫包袱的她,也因此跟著包袱一起離開了人世。

        沒有結婚之前,有的人會想著婚姻的美好,有的人則會想著婚姻的辛苦,但是等到真正踏入婚姻生活之後,才會知道所有的想像都跟現實不一樣。結了婚、生了孩子之後,兩人共同撫養孩子、一起經營家庭生活,故事寫到這裡很多夫妻可能就以「‧‧‧」作為他們的結尾,原因是因為我們知道要經營,卻不知道「如何經營」。首先,我們可能不知如何面對伴侶的改變。人是會變的,當年那個意氣風發或是老實憨厚、風情萬種或是氣質出眾的彼此,為了順應現實環境的改變都會變得跟當初的印象不同。讓我們愛上的那個人或許還在,但是已經隱藏在他/她心靈深處的某個角落。當我們說對方變了,其實我們也改變了。當雙方不是單純的情人、而是不論福禍都要一起承擔的家人,我們對彼此的要求、看待對方的眼光就會跟以前不一樣,這樣的轉變都是我們不自覺的。因為是家人,所以不加掩飾自己的缺點;因為是家人,所以覺得不需要再多費心討好,因為是家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當然。朝夕相處的人,變成我們最不懂得重視的人。再來就是相處之道。片中妻子沮喪的時候只想靜一靜,丈夫卻不停想溝通,要她把情緒發洩出來較好,兩人就這樣爆發激烈口角;片尾這對夫妻的鄰居在討論April的死亡時,妻子叨絮不停,帶著助聽器的丈夫索性悄悄地把助聽器關閉,讓自己處於無聲安靜的狀態。這讓人想起許多夫妻是否也是如此呢?當一方總是不停地埋怨著生活、細數著經歷時,是否也曾經分享另一方的心情,或是體諒過對方也想獨處的需求?即使許多人浪漫地說夫妻是共同體,但是每個人仍是獨立的個體,步入婚姻後若失去了安靜的自由或是獨處的空間,那這樣的「共同體」只是一點一滴奪去個人新鮮的空氣,最後會讓人窒息而死,如同片中的April一般無法理性思考而做出偏激的決定。

        人是矛盾的動物。一樣東西吃久了就想換換別種口味、但是一份工作做久了卻習慣成自然、不想再嘗試新的事情,也不會想要換跑道,如同一段關係久了也不會想要加入「調味料」讓它重新活化,所有的人事可能就在我們的「懶得」中,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對象。我們「懶得」的原因,可能就在於我們誤解一份工作、一段關係就是永遠,卻忘記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如同婚姻一般,我們以為它就是相愛的人會走到的終點,卻忘記它也是另一段人生旅程的起點。片中的April或許決定太過偏激,但是那也反映了她對於空洞的婚姻生活的控訴。片中丈夫從來沒有察覺妻子的靈魂慢慢地被磨蝕,否則在April決定墮胎的那天早上,他不會對她不同前一晚的情緒爆發,反而表現出異常的平靜態度跟一如往常的賢慧而渾然不覺有異,還高高興興地去上班。如果他對她多關心一些,是否April就不會做出偏激的事?相對地,如果 April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增加婚姻生活的變化,而不是只是消極地想要搬到外地就以為可以重新開始,是否所有的事情就會有所不同?他們的故事,正可以提供許多已婚者思考在這段婚姻旅途上,他們究竟付出了多少,又可以做些什麼。

        除了故事發人深思外,片中兩位主角Leonardo DiCaprioKate Winslet1997年《Titanic》後過了11年再度攜手合作,更是引人矚目。這對在當年可是騙走我眼淚跟金錢的黃金組合,當時兩人都是二十出頭,但是先前已經在其他電影表現出色,藉由這部賣座電影人氣更是水漲船高。據聞兩人私下亦是非常的好友,此次遇見了改編自美國小說家Richard Yates同名小說的劇本,加上是Kate Winslet的丈夫所導演的,兩人在有好劇本以及熟悉的導演的時機下,終於有機會再續前緣。十多年之後,兩人都已是三十幾歲的熟男熟女,也「終於能夠」結為夫妻,但遺憾的是最後仍是悲劇,還是有一人先撒手人寰,上次是男方,這次是女方。兩人難得再度合作的戲竟這樣沉重,看了自然會心情低落。但是想想,正因是這樣有深度的戲,才能撮合兩位如今已是實力派的演員演出吧?這部電影讓Kate Winslet拿到今年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她上台時情緒激動不已,說了一堆感謝詞後說她最要感謝兩個男人,分別是Leonardo DiCaprio以及她的丈夫。那天這兩個男人當她的男伴,分別坐在她的兩側。當她在台上的時候,兩個男人都很替她高興。Kate Winslet對著台下的Leonardo DiCaprio說著〝I love you.  I have been in love with you for many years.〞這讓台下的Leonardo DiCaprio聽了眼眶中淚光閃閃。我看到這一幕,感覺這一對的情誼還真是難以言喻的深刻啊!從《鐵達尼號》到《真愛旅程》,我們看到了兩個人的成長、絕佳的互動以及在眼神流轉中,那份延續十幾年的情感。

台長: 蔚藍海岸
人氣(1,160)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Power of Film |
此分類下一篇:Reflection on《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此分類上一篇:Reflection on《Sex and the City》

路過想看電影的人
就是所謂的”童話故事中,白雪公主與白馬王子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後來呢”

男女主角找了當年引起風潮的”鐵達尼號” 男女主角,感覺就像上述一樣,”後來呢…”

台長這篇文章有雷說(我還沒看過電影冏),要不要註明一下比較好,以免又有像我同樣的人誤觸雷區 :p
2009-02-16 11:56:39
蔚藍海岸
感謝留言。
的確,「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只是童話,現實生活不會只有幸福快樂的日子。這部電影正是告訴我們「當日子變得不幸福快樂的時候究竟是誰的問題,又該怎麼辦呢?」

讓您被雷炸到真是不好意思,我假設會點閱的人應該都是看過電影的人。現在前文追註「以下有劇情描述」。多謝提醒。
2009-02-16 14:59:2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