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08 01:10:18| 人氣918| 回應0 | 上一篇

LNT(無痕山林)的準則及行動概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茲詳述LNT七大準則內容及其為保護環境所要求之重要注意事項如下:

一、事先充分的規劃與準備(Plan Ahead and Prepare)

  1. 瞭解你所要去區域環境的健行、登山、及露營有關規定及應注意事項。當地區域禁止的行為,是根據過去的破壞情形及當地特殊狀態而定,應特別予以注意及尊重。
  2. 以人數少的團體進行露營和旅遊活動,因為這樣可以降低吵雜的音量及降低環境傷害。
  3. 避免在尖峰時間使用特別受歡迎的旅遊地段或景點。
  4. 學習如何適當的儲存及打包食物,以避免野外動物的取奪。
  5. 重新分裝食物到可以重覆使用的袋子內(如Ziploc袋)。避免使用錫罐、鋁罐及玻璃瓶。事先去除不必要的過度包裝,以降低帶入森林裏的垃圾量。
  6. 確認你有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如使用你的Ziploc袋,並攜帶額外的垃圾袋)。
  7. 回到人的基本面,簡單將就著過!!選擇合適的配備,並事先想好是否會因此破壞環境及影響別人。
  8. 健行、登山及露營活動的衣物及配備的顏色,儘量選擇接近自然及大地的顏色,例如綠色、咖啡色、土黃色或黑色。

二、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

  1. 健行或登山時請待在指定的步道內。形成一行隊伍,並行走於步道中間;儘量只留下最輕的足跡。
  2. 使用現有步道,不要走捷徑。
  3. 縱使步道是泥濘或潮濕的,亦請待在指定的步道內行走。如果你走在潮濕步道邊緣將會加寬步道的面積,並讓步道加寬潮濕的範圍。爛泥巴本是荒野中的一個挑戰,請穿著防水靴和長筒橡膠鞋來保護你的腳,並待在指定的步道內!
  4. 如果橫越荒野的旅程,請行走在堅固的表面(如岩石、沙面、小石子路、雪、松針路面或乾草地),這樣可以防止植栽的傷害及侵蝕。當行走在離開步道的地方時,讓健行的隊伍分散,這樣新的步道便不易形成。
  5. 請露營在堅固的地面。避免脆弱容易被破壞的地表,因為它可能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恢復原貌。儘量集中紮營於指定區域,讓已輕微受創的地方有癒合的機會。
  6. 好的營地是既成的,不是自己製造的。
  7. 儘量穿著較輕的靴子,以降低對步道的破壞,重型靴子底部深刻劃的鞋底,容易使步道土質緊實並破壞步道。露營時亦請穿著適合露營的鞋子(如涼鞋、布鞋、平底鞋等) 。

三、適當維護環境處理垃圾(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

  • 帶出所有攜入的物品(Pack It In, Pack It Out)
    1. 假如你到時、不在那裡物品,離開時請一起把它帶走。你有責任帶走一切你帶入荒野的物品。請帶走你所有的垃圾!
    2. 把你走過的路、到過的地方,儘可能保持如同無人到訪一般。勿留下任何人類的影響,移走你曾待過的所有痕跡。在離開時,檢查所有營地內遺留的垃圾及誤放的配備。
    3. 不要掩埋垃圾,動物會翻出它或日後垃圾會外露,請將垃圾打包帶走。
    4. 和一般觀念完全相反的是錫紙、塑膠罐並不能完全燃燒。請帶走它們!
    5. 假如你的食物打包方式,騙不了一隻熊,在晚上則會被盜走食物,請在隔天早上找到熊在鄰近營區享用後的食物殘跡、並適當的處理。你有責任帶走一切你帶入荒野的物品,請帶走你所有的垃圾!
    6. 請清除殘留的垃圾。帶走所有發現或不小心被遺留的垃圾,帶走所有在步道沿線發現的垃圾。將發現的垃圾打包於背包的側袋,並教導任何不替人想的髒鬼,有關勿留大地殘痕和低衝擊性旅遊的技巧和倫理。
  • 妥切的處理無法攜出的物品
    (Properly Dispose of What You Can't Pack Out)
    1. 在離水源、營區及步道200英呎遠、6英呎8英吋深(約60公尺遠、2公尺深)之處,掩埋人的排泄物。衛生紙最好是帶走,因為動物常常將紙挖出來並飄散各處,婦女的生理廢棄物也請帶走,千萬不要掩埋它們。
    2. 在離水源、營區200英呎處(約60公尺遠),清洗碗盤和你自己。
    3. 食物的殘渣會吸引昆蟲及動物。過濾你的洗碗水,並將食物的殘渣和其餘的垃圾一併帶走。
    4. 不要使用肥皂或洗髮精,請讓化學製品遠離荒野。縱使是所謂的生物分解製品的肥皂,也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假如你一定要使用肥皂,請在離水源200英呎遠處(約60公尺遠)、少量使用。
    5. 假如你騎馬,你一定要負責它的排泄物。你不會希望在步道的中央發現可觀的馬糞山吧? 請將馬的排泄物移開步道,更不要讓馬兒在水源、營區附近排泄。

四、勿取走任何資源與物件(Leave What You Find)

  1. 除了照片、回憶,什麼也不取;除了輕輕的足跡,什麼也不留!
  2. 克制帶回紀念品的衝動!留下石頭、羽毛、古物、貝殼、樹木化石等物件,讓後來的人也能欣賞。
  3. 讓你曾造訪之處,保持其原始自然風貌。你無法改善自然,千萬不要試圖改變任何地方、任何風貌。好的營地是既成的,不是自己製造的。千萬不可釘釘子於樹上、或者是破壞任何活的植栽及樹木。
  4. 你唯一可以帶走的是所有發現被遺留的垃圾。

五、將火的使用及對環境的衝擊減至最低(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

  1. 千萬不可製造營火。與其築起營火炊飯,不如使用登山用的炊具。炊具炊煮比營火更容易,而且較不易留下不雅觀的炭火痕跡或燻黑的石頭。
  2. 登山用的炊具種類有很多:你可以運用許多不同的炊具,並且不破壞環境。
  3. 假如你沒有炊具,請買一個!
  4. 請使用蠟燭燈籠或營燈代替營火,使用蠟燭請不要讓蠟油滴的到處都是,因為它並不是自然的物品。請帶走不自然的物品!
  5. 假如你一定要製造營火,儘可能越小越好,並請使用營火框圈住。假如沒有營火框圈住營火,請將營火放在鍋中,或築一小土堆圈住營火,以防止產生礙眼的舊炭火及燻黑的石頭。
  6. 儘可能製造小的營火。請使用小的(如手腕大或更小)已掉落的枯木,並把木頭變成小塊,因為小塊木頭燃燒比較完全,而且產生的灰燼較容易隨風吹散。
  7. 請將你的鋸子和斧頭留在家中。
  8. 千萬不要攀折或鋸割任何枯木、活的樹、甚至倒下的樹木。只使用已經在地面的枯枝,千萬不可燃燒活的樹枝。不可撥下樹皮燃燒用,這樣只會產生礙眼的傷痕及多年的復原時間。千萬不可用石塊製造營火框,燻黑的石頭非常礙眼,而且它會一直維持很久,不容易恢復原貌。
  9. 有些地方不允許營火,只有在特定的區域允許營火。請事先瞭解你想去的地方的規定。
  10. 在旱季築營火是非常危險而且違反規定的。在離去前,請確實確認營火已經完全熄滅!
  11. 移走所有營火框內未完全燃燼的殘屑。與一般觀念完全相反的是錫紙、塑膠罐並不能完全燃燒。遠離營區、廣泛分散已冷卻的燃燒殘跡。

六、保育自然環境與野生物(Respect Wildlife)

  1. 尊重沿路遇見的動物。請記得你才是來訪者,並且要在他們的後院旅遊及宿營,因此請尊重當地的主人。
  2. 請遠距觀察野生動物。
  3. 千萬不要餵食動物,你會因此製造混亂,因為動物會因餵食、而喜愛人類的食物,並將人和食物聯想在一起,然後攻擊營地、竊取食物。請在遠離營地處煮食及吃東西,這樣才可避免吸引動物的入侵。
  4. 學習如何適當的儲存及打包食物,避免熊及其他動物的掠奪。
  5. 在離開水源遠處紮營,至少距離水源200英呎遠(約60公尺遠)紮營。因為動物也會到水源處飲水,應避免他們受到驚嚇。水源附近通常地質亦較脆弱,如果在此紮營,長久恐將造成地質的侵蝕。

七、尊重其他的山林使用者(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

  1. 請尊重他人獨處所需的寧靜。請輕聲旅行及宿營,尊重其餘的登山者。將收音機留在家中。儘可能離其他紮營者適度的遠距,避免對他人產生噪音及視覺衝擊。
  2. 寵物最好留在家中。如果非不得以需攜帶寵物,必須隨時栓緊(這包括防止寵物吠叫)。帶寵物遠離水源區,並清理它們製造的廢棄物,記得它們是你的責任。請留意,有些地方並不允許攜帶寵物。
  3. 上坡者擁有先行的權利。
  4. 當你在荒野做任何決定時,不僅應思考你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亦應考量你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八、其它的LNT考量(Other Leave No Trace Considerations)

  1. 請向有關單位檢舉破壞資源、亂丟垃圾或違反規定的人。最好是能教導他們,告知他們不能做的事、並且教育正確的行為。
  2. 用地圖或指南針指引方向,避免使用緞帶、石標或樹上刻痕做為標示。
  3. 假如你使用吊床,請先用大手帕或襪子來保護樹木,避免吊繩對樹木造成的傷害;請不要使用釘子。
  4. 更進一步實踐勿留環境殘痕的倫理觀念,執行消滅健行及露營產生的負面行為。帶走所有在步道沿線發現或不小心被遺留的垃圾。
  5. 儘可能教導眾人關於勿留環境殘痕的理念和低衝擊性旅遊的技巧和倫理。

台長: HUNTER
人氣(9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台灣溯溪知識庫 |
此分類上一篇:Leave No Trace-無痕山林 無痕溯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