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08 01:03:58| 人氣4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Leave No Trace-無痕山林 無痕溯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什麼是Leave No Trace ? ......................................轉載自國家步道導覽網

Leave No Trace (無痕旅遊) 是由美國各級政府的土地管理單位、環境教育學者、保育團體、戶外用品的製造商與銷售商、登山健行團體以及社會大眾,所共同發起的全國性教育推廣運動。這些公私部門、產官學界組成的合作團體,自八○年代起,提出無痕旅遊的行動概念,全面推動「負責任的品質旅遊」。教導大眾對待環境的正確觀念與技巧,協助將遊憩活動對自然的衝擊降到最低,多年來成功獲致良好成果。

目前,台灣此刻正著手以此為借鏡,就本土環境特色為佐,具體檢討思維如何結合政府單位與民間團體,逐步落實推動登山禮儀與環境教育的制度,以期山岳環境的永續經營。

一、Leave No Trace運動的起源

Leave No Trace運動,主要肇因於六○年代、美國大眾旅遊對環境產生的嚴重衝擊。美國自1960年起,在國民所得增加、工作時數降低、休閒觀念改變、交通方便性提昇、都市化現象更趨明顯等因素的影響下,戶外遊憩活動逐漸受到廣大歡迎(Jensen, 1985);美國林業署所管轄土地的遊憩使用人數,由1924年的460萬人提昇到1999年的9億人,國家公園署的遊客由1950年的3千3百萬人增加到1999年的2億8千7百萬人(Marion & Reid, 2001)。而美國境內做為遊憩使用的土地(包括公有地及私人土地),亦因逐年使用的人數和頻率倍增,造成土地經營管理者面臨一棘手的問題—即如何在提供良好遊憩使用品質的同時,降低因頻繁使用、而造成的自然和文化資源衝擊和破壞。當時眾多的研究顯示,呈倍數成長之登山、健行、露營等活動的遊憩使用率,逐漸造成遊憩據點地表植物的損害和消失,甚至導致土地被侵蝕,樹木的成長受影響,動物的生態及棲息地被迫改變、縮小和遷移,及深具歷史價值的人文資源遭受浩劫等現象(Manning, 1986; Cole, 1995)。

相關研究發現(Kuss, Alan, & Vaske, 1990),一般大眾對於旅遊所製造的些微破壞,如踐踏草地、抄捷徑及發掘新路等的探險式行為並不以為意,有的旅客甚至為了尋求個人的幽靜,而遠離指定露營地、另闢營區。但相關研究亦指出,縱使是低使用度而造成的些微損傷,但對荒野來說仍是非長久時間難以恢復的影響。舉例來說,在美國Boundary Waters Canoe Area Wilderness的露營地,每年僅12個晚上的露營使用,即因嚴重的草地踐踏,傷害了露營地 95%植物種苗、並增加了62%土壤壓實度 (Marion & Merriam, 1985)。

七○年代開始,隨著呈現倍數成長的遊憩使用率、造成對自然及人文資源的衝擊和破壞,環境惡化的狀況亦逐漸引起美國相關單位的關心。有鑑於此,許多管理單位開始引用法令來規範遊客的行為,但日後觀察發現,與其引用硬性的法令規範造成遊客的反感,不如教育他們正確的觀念、徹底實行低衝擊性的遊憩行為 (Low Impact Practices)。因為美國國內的資源面積廣泛,難以進行全面的維護與監控,唯有教育民眾正確的環境觀念,才能讓其自發自覺的保護生態資源,進而降低環境衝擊。於是低衝擊的健行 (Low Impact Hiking)和正確露營的方式 (Camping Practices) 等觀念,開始形成且被推廣。而美國林業署 (U.S. Forest Service)、土地管理局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及國家公園署 (National Park Service) 等主要的政府單位,各自發行各式宣導教育手冊,諸如:『對待荒野應有的態度』(Wilderness Manners)、『荒野倫理』(Wilderness Ethics)、『減少衝擊的露營』(Minimum Impact Camping)和『無痕露營』(No-Trace Camping)等。此為無痕旅遊觀念的開始。

七○年代中期,美國林業署發展出一套教育系統,他們在受歡迎的各野外景點入口,加強個人宣導服務,並由業務專門人員鎖定特定的遊客族群,以親善的姿態,主動提供無痕旅遊 (No Trace Travel) 的觀念及露營技巧。此計畫於八○年代初期,更導入戶外道德教育理念;由於計畫的成功,1987年美國林業署、國家公園署及土地管理局便合作發行了一標題為『勿留殘痕的土地倫理』(Leave No Trace Land Ethics)宣導手冊,宣揚荒野地的保育及遊客應有的尊重。為求計畫的落實,林業署於1990年,尋求全國戶外領導學苑 (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 簡稱NOLS) 的合作,發展更實際的低衝擊遊憩訓練 (Minimum Impact Training),訓練管理人員如何教導旅客減少環境衝擊,至此無痕旅遊 (Leave No Trace) 便取代了以前眾多同理念的口號,成為減少環境衝擊的代表性宣導名稱。林業署更於當年籌組一委員會,準備將此理念推廣成一全國性可執行的教育計畫。1991年,林業署正式和戶外領導學苑(NOLS)組成策略聯盟,為旅客共同制定LNT的環境教育學習課程。

力展國際育樂有限公司的執行長 彭少康(HUNTER)教練,本身即是林務局無痕山林推廣講師團的志工講師,多年來長期致力於無痕旅遊,綠色休閒的戶外活動經驗推廣!執行長認為溯溪活動更應該重視<無痕>的原則...除了享受大自然溪流的美好,體驗溯溪的挑戰成長,更應該謹慎的規劃與選擇溯溪遊憩的計劃與執行方式!例如...溪流路線的選擇...生態孕育期的尊重...裝備的選擇...對環境流的衝擊...等等!!做一個負責任的無痕溯溪客!!

力展國際創意育樂有限公司  

溯溪預約服務電話: 03-3803988

本公司為經濟部核准之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24299682

依法登錄--水域運動休閒服務營業許可項目

所有消費均主動開立統一發票

本公司與南山人壽簽署溯溪專責保單!

台長: HUNTER
人氣(4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台灣溯溪知識庫 |
此分類下一篇:LNT(無痕山林)的準則及行動概念
此分類上一篇:溯溪的基本裝備的認識與運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