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03 17:34:32| 人氣5,67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西瓜綿二三事

推薦 0 收藏 2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久前,在下午時分經過小港高中外圍時,瞥見一販售西瓜綿和白柚的發財車。時序為秋末,白柚正好吃,但我家裡已經很多白柚,遂對西瓜綿這個應該是台灣獨有的難見食材比較感興趣。

很多人問我,什麼是西瓜綿?其實就是嬰兒時期的西瓜。一直有印象,過去在哪裡和誰去了某間虱目魚料理店,喝到了西瓜綿虱目魚湯,便對西瓜綿鹽漬過的酸脆氣味口感,產生好感,且滋味就此烙印在腦海裡。雜誌裡讀過西瓜綿的一些資料,但只留有台南以南才能覓得此物的記憶。

回頭至發財車前,我忍不住和看顧的婦人聊起天來。她告訴我,因為希望每株西瓜苗的養份、甜份、水份都集中於一顆西瓜上,瓜農就會在西瓜還小時,摘除同一株西瓜苗上的其他西瓜嬰兒;這些早夭的西瓜嬰兒,則不知是在哪位先人的智慧下,得以藉由鹽漬方式重新投胎為西瓜綿這項食材。由於只是簡單鹽巴醃漬,食用前務必洗去鹽份。切片炒砂糖、辣椒、醬油、薑片可成下飯的酸脆炒瓜,或者挑選幾粒西瓜綿和新鮮虱目魚肚一起入湯,亦是洋溢南部風情的極簡美味湯品。一次一袋只要50元,可以冷凍保存,慢慢分次食用。
我問老闆娘,哪來這麼多西瓜綿?產地都在哪裡?她告訴我,小港附近的桂林一帶,便有西瓜田;只是現在已經11月,高雄的西瓜開始停止生產,反倒是屏東的西瓜開始要好吃了。而我買的這批西瓜綿,就是他們位於桂林的瓜田所產。我再問:「西瓜產季不是只有夏天?」她的回答讓我長了台灣一年四季都有產西瓜的知識。記得曾在二月尚是冬春分野的冷天氣裡,看過水果店架上擺放了其貌不揚、內裡也顯得果肉桑桑帶空洞感的西瓜,我便問台灣是不是會進口大陸西瓜?她說台灣是有進口部分西瓜,不過二、三月以後,就換台南西瓜的甜美要在台灣西瓜界發光了。

喜歡逛傳統市場買菜,是因為透過和販賣者的聊天,可以了解很多關於食材的故事,並且認識到我們自己成長的這片土地,原來孕育了這麼多美妙食材,扣除掉惱人的政治問題,台灣還真的是富饒寶島;而日前剛看完第一期介紹各種台灣農產品種子文化的《風土誌》,我總是想,透過這些成長根源簡單的食材,「吃」在日常生活裡,本來應該是很簡單的事情,不是嗎?

最近新聞仍是沸沸揚揚的食安問題,揭發了許多關於食用油、醬油…等,幾乎都是人工香料或化學物調合的結果,弄得民眾人心惶惶,頓時不知關於生活裡最重要的飲食問題,該何去何從?許多店家為了自保,紛紛在店面張貼檢驗合格的文書,牆面瞬間被點綴為帶有弔詭氛圍的佈告欄。為什麼吃會變成這麼複雜的一件事情?

如果你也是氣憤的一份子,我想我們可以怪那些不肖廠商為牟取暴利不惜造假為惡,也可以怪政府庇護業者遲遲未有明確檢驗把關動作;但更積極的做法,應該是可以多去了解食材的來源和故事,多選擇更簡單的料理烹調方式。所以我在逛買柴米油鹽醬醋茶時,比較喜歡往一些在地農民市集裡鑽;或者在超市裡慢慢地看每一品牌的製造成份,你總會清楚看到添加物有哪些名目,不失為一種判斷基準。(甚至我們還常常忽略基因改造食材的飲食革命)

世界科技文明發展得很快,飲食文化也難免要有各種添加物去完成更豐富多元的色香味,而吃應該是快樂的事情,所以想在外享用大餐時,就好好享用也無妨。人總要有一些毒素去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但別忘記,你有飲食自主權,讓自己決定你今天想要怎麼、吃什麼進肚子吧。

台長: 七月
人氣(5,67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2)|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