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14 12:15:37| 人氣2,3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web2.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web2.0』這個名詞是由Tim O’Reilly所創造,用來區別過去的第一代網路世代。雖然web2.0引發起網路經營者的廣泛討論,但是截至目前為止,web2.0仍然是一個未能被定義的名稱,由於web2.0不是一個具體的工具,其代表的是階段性的.com經營與應用模式,因此,很難描述清楚web2.0是什麼,但是基於該經營模式所利用的技術類型及原則,可將web2.0概念形象化,更進一步指出哪些網路應用及經營模式屬於web2.0的範疇。

寬頻網路的普及化、數位內容的豐富化、即時通訊工具的興起,使得網路價值大幅度的提升,新一波的網路使用者對於網路服務的應用也開始出現大幅度的改變,web2.0便應運而生。正因為web2.0仍然是一個演進的過程,因此只能就web2.0的特性中去找尋web2.0的蛛絲馬跡。

Web sites talk to us and we talk back
web2.0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分享與參與』。新世代的年輕人對於自我的表現慾望遠高於過去的世代,因此透過網路來分享自己,從而取得他人的肯定,這是web2.0的一個重要特點。網路使用者從過去的單向體驗變成雙向體驗,使得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專家,而web2.0所造成的社群認同感更可以確定是否可以成為專家。

過去的網路的溝通方式是一對多的單向溝通,在web2.0的網路溝通方式則是多對多的雙向溝通,所有的成員可以透過網站服務針對單一話題進行討論,甚至在討論的過程中還可以延伸其他的話題,討論版的價值不再只是單向的留言與回覆,更多的價值在於討論與辯論所造成的參與感。

值得注意的是,web2.0所創造的參與架構並非偶然性的互動,持續性、長久性的互動才是web2.0的精義所在,多層次的架構與多重用戶的分享所提供的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平台,才是web2.0之所以與過去不同的主因之一。

Data is important but not its location
在web2.0的網路世代中,創造內容已經不是網站經營者的主要目標,web2.0所追求的是『分享、貢獻、得到他人的認同』,因此網路經營者的主要目標則是著重在如何提供一個具有『分享、貢獻、得到他人的認同』的平台,而非一昧提供內容。因此在web2.0的世界中,『資源』是主宰一切的力量,然而web2.0的資源並不是由網路經營者所應該提供,而是由使用者貢獻,將資源透過網路平台的應用進行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資源共享。

如何讓網路使用者有效率的使用『content』是web2.0的重要課題,簡單、有深度的內容與功能,便於網路使用者快速的取得與應用。

web2.0給與使用者最大的功能在於幫助閱聽對象取得適當的資訊,藉由資源的集中提升使用者經驗,而網路使用者的意見則讓內容更加豐富。透過分享與開放的過程,集結所有的人資源以創造群體的價值,對於網路經營者而言,如何提供一個具有應用導向的網路服務,遠比提供一個百貨公司的萬能網站重要的多。

Web services not web sites
過去的網站就是一個網站,他所提供的是一堆資料與內容,他的目的是傳達訊息,無論是廣告或是資訊,對於網路使用者而言,網站與其他媒體沒有不同,他們只能單方面的接收訊息。web2.0的網站則不再只是一個網站,它所提供給網路使用者的是『網路服務』而非網路資訊。

web2.0所象徵的意義在於全民媒體(social media)時代的來臨,因此人人都可以透過網路進行發聲,因此網路服務的存在價值遠比網路資訊的多寡要重要的多。web2.0所形成的微型社會化的模式,形成真實身份的虛擬延伸,進而延伸社交網絡而納入更多的觀眾。對於web2.0而言,網站不僅僅是一個網站,它還是一個社交工具(social tools)。

Web2.0的錯誤迷思
正當web2.0紅火之際,許多網路經營者不禁地想到了過去的網路泡沫化。泡沫化後的網際網路是否會因為web2.0的興起而再次發揮榮景,這一點沒有人可以給一個正確的答案。不過web2.0的紅火卻也讓人出現的錯誤的迷思。

web2.0的第一個錯誤迷思就是『web2.0就是人人平等,讓網友做主人,共同來創造』。這種觀念其實是偏離事實,自由平等與共同創造的精神,早在十年前的台灣BBS上就已蓬勃發展,不用等到web2.0。

一般來說,web2.0最核心的三個概念是:
1.在web2.0介面上,以共通且簡易的傳輸方式(如現在熱門的RSS),傳送網頁、影音檔等資料的基本資訊(如標題、作者、摘要、關鍵字、網址等)。
2.這些基本資訊具開放性,能以網友為中心來使用。
3.這些基本資訊能夠自由拼貼、改裝,在其他網站或電腦上重新組合(甚至重新輸出重組過的新資訊)。

以台灣最具web2.0特色的智邦生活館MyShare與新創公司HEMiDEMi的「社會書籤」(也可說是「網路上的『我的最愛』」)服務為例。當你使用這兩家社會書籤的服務時,你收錄的書籤也可以分享給別人;越多人共同收錄或推薦、越多人點選的書籤,會得到更多曝光的機會。在這些網站裡,網站的呈現方式主要是由網友的使用行為來共同決定,而不是由網路公司。

web2.0第二個錯誤迷思就是『web2.0所創造的商業模式將可以帶來大量的營收』。web2.0所提供的是一種服務,而非買賣或是交易模式,雖然在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日益被接受,但是web2.0所展現的卻是客製化與個人化後所帶來的服務內容,至於內容的提供者並不是網站經營者。網路使用者有無限多種的組合方式,把web2.0網站上的資料抓出來,讓你的電腦或你自己的網站擷取。網友從你的blog點選書籤聯播後,會直接連到你推薦的網頁,商業網站很可能會出了力卻得不到任何廣告利益。

如果你有些程式基礎,還可以一次讀取許多社會書籤網站上的相關資料,重新組合、拼貼,來配合你的閱讀習慣。就算你沒有程式基礎,還是會有人寫出這樣的程式讓大家分享,如Yahoo、Google與Windows三大天王現在正努力發展的桌面Widget軟體。透過重組與拼貼,你可以一次看盡web2.0網站精華,甚至把網站精華融入你的個人網站,卻不用讓任何人看到原始網站上的廣告!

我們從無名小站或是flickr.com等著名的web2.0網站身上,完全看不到任何足以帶來大量營收的商業模式,更多的反而是提供網路使用者頻寬、網路空間等這些反而是網站使用者必須支付的網路應用。在web2.0的概念中,免費已經取代收費,原本在過去被視為『具價值的資訊』,在web2.0的概念中全都不值一哂。

既然web2.0無法帶給網站營收,那麼web2.0的價值又在哪裡?事實是,web2.0所帶來的品牌價值所帶來的社群影響力遠超過商業模式所帶來的營收,這才是web2.0網站真正的核心價值。

長尾理論(long tail)在web2.0的應用
企業界向來奉80/20法則為鐵律,認為80%的業績來自20%的產品;從這張「長尾」曲線圖來看,企業看重的是曲線左端的少數暢銷商品,曲線右端的多數商品,則被認為不具銷售力。但web2.0的崛起已打破這項鐵律,99% 的產品都有機會銷售,「長尾」商品將鹹魚翻身。

不僅如此,長尾市場的規模還大得驚人;把冷門商品的市場規模加總,甚至可與暢銷商品抗衡。背後的數學很簡單:將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長尾中的利基商品量)乘以一個相當小的數字(單項長尾商品的銷售量),仍能得到超級大的數字。 長尾理論已是許多企業成功的秘訣。舉例來說,Google的主要利潤不是來自大型企業的廣告,而是小公司(廣告的長尾)的廣告;eBay的獲利主要也來自長尾的利基商品。而亞馬遜網路書店的書籍銷售額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排名十萬以後的書籍,且這些「冷門」書籍的銷售比例正以高速成長。

web2.0的缺點
web2.0並不是毫無缺點的,由於參與者的增加,許多非真實性的訊息也會充斥在web2.0的網站之中。如著名的維基百科(wikipedia)曾有人以惡作劇的方式,留下錯誤訊息,結果經過了半年以上才被人發現並改正。此外,奇摩知識+所提供的知識也呈現多種解答,單一解答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樣的答案,其中甚至摻雜了錯誤的解答。

從維基百科到奇摩知識+,在開放內容提供的情況下,資料的安全性與正確性都比過往更加難以確保,因此網路使用者必須比過去更加謹慎的對網路訊息加以判斷,以免成為非真實訊息的受害者。

web2.0的出現象徵網路時代開始出現新型態的轉變,但是web2.0並不是萬靈丹,它不能帶來立即且有效的實際收益,它所代表的意義是對大眾的影響力。web2.0讓所有的網路使用者同時也可能內容提供者,過去使用者-提供者-廣告主的三角關係已經完全被打破。網路使用者也可以是網站內容的提供者,而廣告主也可以是網路使用者,每一位網路成員都有可能扮演多種角色。

雖然沒有人可以對web2.0下一個正確的定義,但是可以確知的是,web2.0已經成功改寫了網路生活定義。邁入web2.0的時代,商業模式與應用服務的創新,將是網路公司最為關鍵的核心競爭力,決定誰才能掌握網路生活的詮釋權。一位部落客典型的一天,就是利用Google搜尋資料,到Flickr看圖,上博客網撰寫網誌,到維基百科上幫忙更正過時的資訊,然後透過Meetup交友網站認識朋友,再到Odeo網站下載最新的Podcasts。種種這些張貼、訂閱、發布飼料(feed)、分享資訊的動作,說明了網站再也不只是個描述空間的「名詞」,而是個真實反應生活狀態、與個人需求緊密扣連的「動詞」,網路將成為真實身分的虛擬延伸。

不過,若是將web2.0視為是與過去全然斷裂的技術性革命,不如稱它為一場新網路文藝復興,可能更為貼切。嚴格說來,網際網路的原始精神到現在還是沒變,就是自由、開放、自發性,真正算是創新的web2.0網站應該只有部落格、維基、以及社會網路,網路知名電子報《數位之牆》站長黃彥達強調,未來所有網站仍必須建立在經濟規模的基礎上,而仍舊是網站經營者所需研究的首要課題。

台長: 風塵驕子
人氣(2,3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