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01 09:27:29| 人氣5,25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映畫、搖滾青春夢 之 〈It Might Get Loud〉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電影要看,搖滾樂也要聽。
同時擁有兩者那就更爽了。
所以說,昨天晚上爽歪歪。
看了一部音樂紀錄片〈It Might Get Loud〉。
一定要翻譯一下,福佬話譯作〈ㄟˇ金ㄘㄚˋ喔〉。


〈It Might Get Loud〉(ㄟˇ金ㄘㄚˋ喔)是以〈An Inconvenient Truth〉(不願面對的真相)獲頒奧斯卡(Academy Awards)最佳紀錄片的Davis Guggenheim的紀錄片新作。該片計畫於8月中在紐約、洛杉磯兩地作商業放映。林肯中心電影學會(Film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在7月30日,〈It Might Get Loud〉進入院線以前,在推展年輕世代對電影之愛好的「Young Friends of Film」系列中,先行舉辦一場放映活動。導演Davis Guggenheim也到場參加,在映後座談中接受觀眾提問。

〈It Might Get Loud〉這一部紀錄片,以三位吉他手的音樂生涯及自述作為主軸。他們分別是活躍於1970年代的英倫搖滾樂團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船)的吉他手Jimmy Page、在1980、1990年代揚名立萬的愛爾蘭樂團U2的吉他手The Edge(猴鰓雷)以及近年以堪稱藍調文藝復興之姿震撼美國樂壇的姐弟雙人組The White Stripes(白線條)的吉他手Jack White。

導演Davis Guggenheim結合三位吉他手各自的訪談紀錄,以及三人聚首,談論並且共同飆奏電吉他的片段,剪接成為一部從電吉他對於三人各自的意義出發,進而觸及所謂「搖滾樂」如何定義他們的生涯,最後呈現三人以搖滾樂手的立場剖析自己的紀錄片。以下是〈It Might Get Loud〉的預告片段:



Davis Guggenheim在映後座談當中也以對於自己的剖析開場。他說自己不是以一個搖滾音樂學者的立場去拍攝〈It Might Get Loud〉;同樣的,拍攝〈不願面對的真相〉的Davis Guggenheim也不是一名環保尖兵。Davis Guggenheim只是一個「說故事的人」,一個以說好故事作為工作的人。他所以用吉他作為主軸,去說三個吉他手的故事,也說三個吉他手聯繫起來所衍生的故事。

媒體傳播研究的先驅Marshall McLuhan曾說,任何工具都是人類肢體的延伸。徒手有所不足,延伸以刀劍;徒步有所不足,延伸以舟車。Davis Guggenheim在這一部作品說故事的方法,相當程度體現McLuhan的理念。電吉他,不啻就是Jimmy Page、猴鰓雷、Jack White三人所想、所渴望、所不吐不快的延伸;當他們談論電吉他這個作為自己之延伸的樂器,也就是在談論自己。他們對於電吉他的討論和思索越來越深入,他們各自對於吉他音樂的認知和態度越來越顯現分歧,也越來越呈現各自的風格,於是Jimmy Page、猴鰓雷和Jack White三人的面貌,也越來越清晰。

然而吉他手滿世界,為何偏偏是他們三人?導演Davis Guggenheim一句「人家我也想要找Jimmy Hendrix啊!」(註)惹得全場哄笑。他掩不住得意地繼續說,以一個將故事說得精彩的前提,他很喜歡Jimmy Page、猴鰓雷和Jack White聯繫起來產生的內在衝突效果。

話說,「反動」是一種rock n’ roll style。不願粉飾太平,不願循規蹈矩,熱衷於將聲音當中的情緒和能量釋放到極致的Jimmy Page於是和他的齊柏林飛船這樣唱出〈Whole Lotta Love〉:



齊柏林飛船最著名的作品當中永遠不乏Jimmy Page長篇的吉他獨奏以及主唱Robert Plant張狂也魅人的性感嗓音恣肆地吟唱。猴鰓雷在動盪的愛爾蘭成長,層出不窮的衝突、爆炸、死難在他心中劃下的傷痕令他不得不執起吉他進行控訴。這樣的猴鰓雷,反動的是齊柏林飛船兀自作樂的耽溺恣肆。猴鰓雷廣泛的社會關懷令他永遠在樂音當中尋求更深刻、更縝密的修辭。不斷在硬體、音效合成和音像科技中實驗的猴鰓雷和U2唱出許多結構嚴整,製作精緻的歌曲有如〈Where the Streets Have No Name〉:



太嚴整顯得虛偽,太精緻不免矯飾。浸淫底特律(Detroit)非洲裔美國人社群藍調樂音的Jack White用他的音樂當中不假雕琢的生猛節拍,發乎於心的真誠吶喊反動的正是有如U2那樣深深根植於數位科技的精密算計。Jack White的白線條樂團所以只有他和鼓手姊姊Meg兩人,他們以當代的不安與焦慮簡潔直白地回溯搖滾發源的藍調傳統,翻出令死滯樂壇驚艷的曲調如〈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 (You Just Do As You’re Told)〉:



Davis Guggenheim安排三位彼此反動的音樂人會見的結果竟是一團和氣。Jimmy Page、猴鰓雷和Jack White三人忘我地談論音樂、競飆吉他固然火花四射,卻也令在場某些觀眾不禁質疑到:讓三個反骨倨傲的搖滾樂手在音樂中愛上彼此,搖滾樂還怎麼「屌」得起來呢?

猴鰓雷說:我永遠對自己也對工作夥伴吹毛求疵地追尋更多元、更豐富的聲音表現,那些追尋,那些聲音,就是我。Jack White說:我只是永遠想要和聽眾分享一些所獲。三人之中,Jimmy Page超過半世紀的音樂閱歷令他兀自地動人。齊柏林飛船時期的Jimmy Page及肩的長髮烏黑,臉上若非群玉山頭見的清新俊秀和一旦彈奏起吉他的放肆張狂令人分不清他究竟是天使抑或厲鬼。遍歷綜樂酒精、毒品,他的夥伴,齊柏林飛船的鼓手John Bonham死於飲酒過量引起的急性肺水腫以及更許多繁華夢幻以後的Jimmy Page,頭髮已經花白。他說:我只是用每天執起吉他讓再也無力彈奏的那一日永遠停在望不到盡頭的天邊。

搖滾樂有多屌?也許是在初衷失落復又尋回的許多過錯以後,用片體鱗傷換取到一點畢竟不遲的誠實。


後記:
猜想這一部紀錄片畢竟是會在台灣上映的。不管是不是搖滾樂迷都萬勿錯過。雖然「ㄟˇ金ㄘㄚˋ」(it might get loud),但是導演Davis Guggenheim把故事說好的心願,Jimmy Page、猴鰓雷、Jack White在音樂裡無意間透露,不設防的自我,和片中讓人不時驚艷的詼諧幽默(我是好人,這一定要賣關子的),真的令人感動。

註:Jimmy Hendrix,備受推崇而精彩絕倫的藍調搖滾吉他手,早在1970年就以僅僅28歲之齡過世。



㊣由左至右依序是Jack White,猴鰓雷,Jimmy Page


㊣齊柏林飛船時期,「天啊!有沒有這麼秀氣俊俏」的Jimmy Page





台長: 石牧民
人氣(5,251)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映畫青春夢 |
此分類下一篇:【食記】漢堡包(上) - 呷飯配電影
此分類上一篇:胡說塔可夫斯基,以一個長鏡頭

roynestorium
Jimi應該是享年28歲????
2009-10-20 11:22:27
版主回應
感謝熱心校正。已經更正。
2009-11-07 16:21:40
路兮
27. 28
總之不是38
2009-10-22 23:12:45
版主回應
手指動太快的情況下,27,28,38都有可能。謝謝指正。
2009-11-07 16:23: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