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30 16:36:40| 人氣1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果.愛》-不只色彩斑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期的《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是名副其實的歌舞片,對白、台詞都夾雜在大量的音樂與歌曲內,幾乎每一場戲均以一首歌曲去推進。而根據網上百科全書Wikipedia的定義,歌舞片,musical film就是以主角主唱的幾首歌曲去交織電影內容的電影類型,《如果.愛》就是符合這個類別的電影,不過如果你期待的是像《歌聲魅影》這類音樂劇改編成的歌舞電影,就好像小巫見大巫了,因為《如》片中的歌曲比例不多,情節較一般歌舞片複雜。

歌.舞出色 劇本細膩

陳可辛在處理歌舞場面時可謂有板有眼,尤其是馬戲班的群舞場面,運用了大量升降機鏡頭(crane shots)及靈活的剪接,使場面既瑰麗又躍動;同一場境以不同的角度拍攝去砌出節奏感,斬去累贅的鏡頭,令聲、畫混合成清爽、活潑的「音樂錄像」。而說書人這個角色的確有懷舊荷里活歌舞片的效果,裝束及美術含有怪奇、魔幻的元素,雖然這與電影的愛情主線風格甚為不同,但是能為當中許多靜態的內心戲(文戲)形成強烈的對比,為電影帶來立體化的感官刺激。

電影不是以劇力萬鈞做主打,但是,林愛華與杜國威的編劇功力一流,戲中戲的效果是杜迷與林迷所追捧的,在傳統電視劇下長大的觀眾對可歌可泣的愛情片已產生厭倦,因此,回憶與電影情節間斷地出現,令兩者內容相互參照及互補資料,給觀眾一個新的視野去解讀這個愛情故事中的三角戀。不連接的現在/過去的片段雖然未必合符時序/事序,但總算得上有條不紊地將逝去的愛情交待出來。

愛的綑綁
戲中的愛情脫離生活化的邏輯,但卻不失人類對愛情執迷的真實感,這可能令觀眾對片中的情節有所疑惑,不過這絕不是劇本上的缺憾,而是劇本看透理想主義者的孫納,與愛情主義者的林見東及現實主義者(聶文)之間的感情角力。這段非凡的三角戀包含了迷戀、怨恨、復仇、渴望、犠牲、利用、施捨、報答,箇中的漣漪反應(ripple effect)絕對合乎愛情上的邏輯,因為愛情中的施受相方是互相反應著,當一方要離去,另一方會心碎;當一方要背棄,另一方會仇恨;當一方施予無條件的愛,另一方會為之動容;當一方不斷付出,另一方會報答;但是,在這段三角戀裡,加入了一個全電影中最重要的元素-戲劇人生,當戲中戲的故事完結,彷彿現實中的故事亦要完結,戲中(甚至是戲中戲中)的愛情主導者(孫納)視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就是不合理的地方,卻是孫納的愛情中最合理的地方。

虛張聲勢的一滴淚

很多報導中的經典眼淚-水中淚似乎稍稍過譽,不是因為不合邏輯(向來一些經典抒情場面都是不合邏輯),而是美感欠奉,因為的而且確只是氣泡從林見東的眼中冒出來,而且配合上金城武平凡的表情,絕不能稱得上拍案叫絕。一個好的經典鏡頭,有時是用意象去製造震憾的情緒,有時要用演技去營造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表情,但似乎這個鏡頭不能湊出如此的效果,在筆者個人的立場,這幕「水中淚」雖然令人印象難忘,但絕對是全片的敗筆。

總結

全片的美感十足,猶如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拼湊成的電影一樣,故事甚具思考性,不過,唯物論的香港觀眾習慣了簡單直接的愛情故事,對於唯心論的把戲可能嗤之以鼻,不過論卡士、論劇情、論製作,《如》片都是近年值得推介的水準之作。

台長: 姬利安
人氣(1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