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15 19:51:28| 人氣5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代研究-05>世代現象,給個理論解釋吧!(2009/06/1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理論?聽來就讓人退避三舍,看來一定是很深奧不易懂的事,但仔細看看,其實也不一定說會很困難理解,都有故弄玄虛之嫌,像數學那樣,搞了一大堆數學語言,我們稱之為數學符號,或說物理學也是如此,雖然物理學並不是如數學那樣,可以純粹處理一些概念性的「想法」,完全不顧真實世界(Real World)所發生的事件(Event)為何?但,很多的物理世界所發生的事,也是要用數學符號加以描述,不然就無法精確地加以描述,或展現出來,例如,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最有名的相對論,真正地要描述瞭解時間和空間的收縮,也是要用數學符號表示,據說連愛因斯坦這麼厲害的物理學家,在其發展相對論這些理論的時候,也曾求助於數學家,所以,當我們看一些理論,尤其是那些數學理論和物理學理論,之所以會看不大懂,有時候也不是說那些原理有多麼難懂,而是其所使用的語言乃數學語言,非一般語言之故也,像達爾文的演化論(Evolution Theory),說物競天擇,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數學符號,也就比較容易瞭解,至少表面上不會讓人感覺那麼艱深。

 

雖然各種理論的發展,因使用的語言符號有一些呈現上的差異,但理論之發展的道理應該是相同的,理論的發展乃在於解釋現象(Phenomenon),並追求思考邏輯的完美(Perfect),換言之, 不能解釋陷入套套邏輯的陷井,在邏輯推論上首先是合理性(Reasonable),不能互相矛盾,要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同時這種解釋的法則要越簡單越好,當然在此所言的簡單法則,其實並不是真的簡單,而是找到最為基本的法則,或說是基本的原理,足以由此演繹推論出所觀察到的現象,這種理論的發展,最為漂亮清楚可理解的當首推幾何學,從點線面的定義(Definition),到不證自明(Self Evidence)的公設(Axiom),由此再導出定理(Theorem),可算是最為嚴謹而完美,而其他領域的理論,其實也應該是類似這樣的發展,只是不會用這樣的專有名詞而已。就以世代研究論之,我們先用「到18歲為關鍵期」和「世代洪流」這兩個假設(Assumption)為基礎,企圖架構出整個世代研究的理論,以此解釋一些世代的現象,為何同一世代的人在某些思考行為上是那麼地相像?例如,現今50~60歲的熟年世代,應該聽不大喜歡年輕世代的流行歌曲,會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唱歌那算是在唱歌,根本就是在唸歌詞好不好!而年輕一輩的也不會喜歡聽唱老一輩的那些歌曲,聽了不會有感覺。

 

這就是所謂的理論,理論既然只是為了現象的解釋,或者說基本原理的架構,以為推論預測,當有新的現象被發現,導致於理論無法解釋或預測之時,就會有新的理論發展以解釋之,所以,理論通常也只不過是「暫時」的,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過一段時間一定會有新的理論出現,原先舊的理論也不能說不適用,只是無法解釋新發現的現象而已,在物理學上此例最為清楚了,牛頓力學的萬有引力之理論,當然是很實用,即使是現在發射火箭人造衛星也是用牛頓的三個運動定律,計算其繞地球的軌道,但牛頓力學中對時空的絕對之假設,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就不是以絕對時空的基本假設為出發點,故相對論可解釋為何在不同的相對運動體上所測得的光速是相同的,那一天有超光速的現象出現,愛因斯坦的理論恐怕又要有人提出更新的理論加以解釋之,新的理論會是怎樣,現今是很難說,端看新的證據之出現吧!

 

世代研究的理論應該沒有這麼複雜,但基本上也是遵行這樣的思考邏輯,而說世代研究是一種研究的理論,主要也是因為在世代研究中,我們導入了「618歲為關鍵期」和「世代洪流」這兩個假設,以解釋世代現象的為什麼,同時也以此預測一些世代現象的發生,若那天被發現這兩個基本假設不成立之時,應該可看到用此兩個基本假設所發展的世代理論,會有其侷限之處,不能說對與錯,就好像牛頓的萬有引力之假設一般,有新發展的理論就是了。

台長: 阿舍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