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12 13:11:39| 人氣4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告效果研究-01>廣告效果,品牌研究也。(2009/05/1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告效果研究,聽起來感覺就是一個很老的議題,大概可以這樣推測,在有所謂的「廣告」之時,應該就會有人想知道廣告的效果是如何?開始進行廣告效果的研究,也許是採用相當原始的方法也不一定,或者說純粹是用主觀的感覺和判斷,其名稱可能也不會稱作「廣告效果」,此乃不得而知,但想知道「廣告」是不是有效,這種「想知道」的心情應該是一樣不變的,即使在今日,我們也是一樣具有這樣的好奇心,花那麼多廣告宣傳的預算經費,動輒幾千萬,也有可能花掉好幾億,當然會想知道錢有沒有花在刀口上,是不是有一半的錢都浪費了,還是說連錢花到那裡去了都不曉得,就這樣財大氣粗地揮霍,反正亂槍打鳥總會打到一隻吧!廣告嘛,就是打響知名度,就不相信有了知名度,把知名度打開之後,商品不會火紅熱賣,這應該是花錢者最在意的事,花錢是沒有關係,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廣告的效果。

 

在現代的廣告學中,既然已經成為一門學科,豈可容得廣告效果的含糊不清,必也要有科學的精神,運用科學方法講究廣告效果的研究,除了一些廣告效果的作用機制(Mechanism)的發展,例如AIDA(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Activity)廣告效果作用機制,應該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也是相當地實用,我們可以測到AIDA各個階段的百分比,以此判定,此一廣告是在那個階段出了問題,當Attention很高90%InterestDesire也都有70%,就是採取行動去購買的Activity卻只有1%,那顯然並不是廣告打得不夠,還是說廣告沒有激起消費者的消費興趣和欲望,而是購買行動這麼低,可能就是價格太高了,一般人只能看看想想就好,完全購買的能力,像雙B的車子,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品牌,大家都想購買的汽車品牌,但買得起雙B能有幾多人,購買行動1%這麼低,當然也有可能就是通路鋪貨的問題,消費者看了廣告之後,想買卻又買不到所以,在AIDA的模式中,看其各階段的數據組合,這樣就可找到廣告效果的問題出在那裡了,可說是相當的實用。

 

但廣告效果的問題,在這麼多的研究努力之下,也並沒有因此而有所解決,說得更為直接一點,廣告效果有啥可以研究的,廣告一打出去,產品賣得好,這就是有效果的廣告,相反的,廣告一打出去,商品賣也賣不動,甚至於加速退出市場,這當然就是沒有廣告效果的廣告,所以,如果是用銷售業績來衡量廣告效果,那廣告效果的研究真的會讓人感覺多此一舉,尤其是還要另外投入那麼多人力及財力和時間做廣告效果測量,根本就是全都浪費了,也就是這樣的想法,廣告效果的研究,可以說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的廣告主,在廣告播放之後,或者說整個Campaign結束之後,就只看業績賣了多少,誰還會去管什麼廣告效果研究的,即使是有做廣告效果的研究,也是例行公事,只是做個心安的,然後廣告效果的報告書大概就是束之高閣,歸檔存放,因此有的也就ㄠ一下廣告代理商,意思意思順便奉送一次廣告效果測試,廣告效果之研究不受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這也不能怪廣告主,還是說想怪誰,怪誰都沒有用,會有這樣的現象,可說是完全源自於我們對「廣告效果」的看法,假如用銷售業績為廣告效果的指標,而用業績為判斷廣告效果之好壞,也沒啥不對的,廣告宣傳,甚至於說所有的行銷Marketing活動,其最終的目的也就是為了銷售,相信不會有廣告主只為了打知名度而不看實際業績的,大概很少很少會有這樣的廣告主吧!所以,筆者在此為廣告效果研究提出這樣的看法,「廣告效果,品牌研究也。」,也就是本文的標題,在此也可以玩一下文字遊戲,「廣告效果,品牌研究也。」並不能倒過來寫成「品牌研究,廣告效果」,品牌研究當然可包括「廣告效果研」,但不會等於「廣告效果研究」。

不過,從「廣告效果,品牌研究也。」這樣的觀點論之,整個廣告效果的研究,就不會再受制於只是業績好壞而已,廣告效果的研究將有一個全新的意義,這個現象就好比銷售與行銷的關係,行銷最終還是為銷售,但我們經營市場之時卻不能只做銷售而沒有行銷Marketing,銷售和行銷畢竟是不大一樣,所以銷售業績和廣告效果兩者並不能相提並論,廣告效果研究乃是品牌經營之品牌行銷在廣告宣傳這部份的研究,以此論點,也是筆者對「廣告效果研究」的主張,「廣告效果,品牌研究也。」,只要是品牌經營,行銷品牌,當然是一定要研究廣告效果。

 

台長: 阿舍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