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14 16:58:41| 人氣63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驅動品牌經營的策略力。(2008/02/1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品牌,這是現在搞行銷的人夢寐以求的事,把品牌做起來了,在市場上只要變成強勢品牌,那產品不但很好賣,而且還可以賣貴一點,利潤會比較高,關於這樣的品牌現象,在市場上可說俯拾皆是,就以我們台灣的汽車市場來說,TOYOTA這個品牌就經營的相當成功,在同級車的售價就是要賣得比競爭者貴,甚至於在二手車的市場也是一樣貴,雖然貴,但消費者買車還是一樣喜歡買TOYOTA,所以其市場佔有率也是一直保持領先,這就是品牌經營的豐碩甜美果實,任誰都會為此垂涎三尺,相信所有品牌經營者都是這樣期盼,有朝一日,手上的品牌也要如此風光。

就是因為品牌有這樣的魔力,因此大家都想經營品牌,大家也都認為自己在經營品牌,甚至於千方百計就是要「自創品牌」,這也使得品牌之說相當地盛行,大家都在談品牌,在坊間所販售的品牌相關書籍,也是相當多,可說是琳琅滿目,品牌的研討會也是相當多,當然這是好事,而事實也真的是這樣,如何經營出一個成功的品牌,乃行銷(Marketing)最終極目標,若只是純粹在銷售商品,就如同在沙灘上堆城堡,海浪湧來一衝又要重新堆一次,完全無法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什麼,這樣賣東西會賣得很辛苦,就好比在菜市場擺攤位賣東西那樣,只能靠著叫賣,不然就是降價求售,買一送一。

成功的品牌是偶然的嗎?
在一片品牌經營的聲浪中,當品牌的論說被吹得響徹雲霄之際,以上所談的這些經營品牌的道理,自然也不是什麼新鮮的論調,乃眾人皆知,甚至於是Common Sense,而比之更為精彩的品牌成功故事,更是多得不得了,而且當一個品牌成功之後,事情往往都是這樣,反正「成者為王」,成功的事實就是擺在眼前,其成功之道,看你怎麼解釋好像也都通順,只是當我們想要面對自己的品牌經營之時,卻茫茫然無頭緒頭,若照書所寫依樣畫葫蘆,保證一定不會成功,此時就會讓人懷疑,經營品牌的成功與否是不是偶然的,意思也就是說,此一時彼一時也,一個成功的品牌,若用同樣的經營手法重新再來一次,會不會再成功一次,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司迪麥」和「開喜烏龍茶」,這兩個曾是市場上最成功的品牌,在沉寂一段時間後,都企圖有所振作,重返市場,但一切已今非昔比,其捲土重來還能有多少機會?

尋求品牌經營策略之解
當然「天時、地利、人和」是有其偶然性,有些品牌的成功確實是因為剛好因緣際會,就這樣莫名其妙成功了,可是這樣成功的品牌也會因為「因緣際會」如巨星般的隕歿,如曇花一現,在市場上永遠消失,所以品牌經營,絕對不可相信偶然,然後只求盡人事聽天命,應該是尋求品牌經營策略的解決之道,創造有利於品牌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華碩這個品牌,也許「華碩品質‧堅若磐石」,其成功是有其偶然性,但是當華碩這個品牌用 ASUS之名企圖行銷全世界,隨後將華碩這個品牌一分為三,B2C的品牌經營留在華碩,B2B的品牌經營則分割為「和碩聯合」,以及「永碩」這兩個代工品牌。此後,ASUS就是ASUS,與代工完全脫鉤,隔沒多久華碩又與佳能策略聯盟,可說是動作頻頻,其背後我們推測,一定有一個品牌經營策略之構想,應該是企圖在全球市場與acer一爭高下,當然這是猜測,我們局外人也只能觀察,也許ASUS有其他的策略思維也不一定,不得而知。

品牌經營策略的「對」與「錯」
談到策略發展,這是很嚴肅的工作,這是因為策略有「對錯」的問題,而且是0和1的問題,不是對就是錯,品牌經營策略當然不例外,而我們又將如何知道策略的「對錯」,總不能以成敗論英雄,就是因為當時如何又如何,所以成功了,品牌經營策略的發展當然不是這樣子,一定要在策略提出來之時即可預知成敗,而這也是運用策略經營品牌最為困難的Know How,例如:又有誰會知道明基(BenQ)與西門子合併會有這樣的結局,早知如此,就不會如此的慘賠,明基這個併購案,也使得BenQ這個品牌受到重創。

洞悉局勢發展的判斷
以上這樣談品牌策略的「對錯」,似乎有一點太神秘的感覺,我們又如何能「預知」結果,尤其市場環境的變化是那樣的複雜,其實只要能洞悉市場的局勢發展,即可知如何發展品牌策略,當然提到「洞悉」也是有那麼一些些的神秘感,但已經可操作了,剩下的就是品牌經營者的功力深淺問題,在面對市場局勢的發展是不是有高度的警覺性,有沒有強烈的企圖心,洞察市場的能力強不強,和對局勢發展的判斷力準不準。

結論:策略為品牌經營的核心力量
品牌行銷,簡要地說,無非就是要創造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而為了要創造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高」價值感,似乎也有必要整合運用各方的資源,為品牌經營所用,而這股經營品牌的動力,應該就是源自於品牌經營的策略,所以說,當一個品牌經營沒有經營策略的思考,這是相當危險的,甚至於可以說完全沒有方向感,也會沒有節奏感,走一步算一步,空有熱情也沒啥用,這樣就不是品牌經營了,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人都號稱自己在經營品牌,也很積極,可說是萬方都俱全,就只缺品牌經營策略,相當可惜。當然,有了品牌經營策略,也不是說萬事就OK,這應該也只是品牌經營的一個開始,接下來就是執行力的問題,再好的策略若無法落實執行,那也是枉然,所以在發展品牌策略時,執行面也是策略思考的一部份。

台長: 阿舍仔

什麼都沒有
明碁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 一直要推銷BEN Q這個品牌,花了十年的時間來打造,而併購西門子只為了simens這個品牌
但是西門子虧損連連,明碁硬要吃下它,最終不僅虧損高達6億歐元,也斷送了BEN Q的品牌
真的是覺得很可惜,台灣是個沒有品牌的市場,台灣奇蹟一項一項,卻沒有品牌可推銷,讓人不禁感嘆
2008-02-15 03:50:43
版主回應
品牌的論調
基本上是洋玩意兒
也許在華人的世界根本沒有品牌這回事
我們看美國電影時常常會看到老美是很崇拜英雄
有人當英雄有人就當英雄崇拜者
然而在華人的世界
是有英雄但就是少了英雄崇拜者
所以在華人的世界並沒有品牌的生存空間
2008-02-18 01:05: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