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4 00:16:11| 人氣2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建立第二個烏托邦制度。(2007/05/04)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育是社會人力資源培養的問題,培育人材不能把全部的責任都歸於個人或家庭,因為個人的成就也會是社會的成就和資產,若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受到很好的教育時,整個社會也會變成很興盛,所謂人材濟濟是也;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也不能將教育全都算是社會公家的責任,因為這樣也會造成一些不公正,個人會變成沒有競爭的動力,也是會有很大的問題,不合乎經濟學原理,反正全都是公家的,不會有人在乎資源濫用的問題。以上這種大我小我現象,跟地球的公轉和自轉非常像,公轉是地球繞著太陽轉,地球在公轉的時後也在自轉;從相反的角度看也是一樣,地球在自轉的時候也在公轉。所以,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同時存在無法分開。

沉寂很久的教育問題最近又有一些報導,起因於大學又要漲學雜費,引發青年學子的抗議,當著教長的面陳情抗議,也上演脫褲子的行動劇。還有最近長庚大學的溜鳥事件,溜鳥俠將被記兩大過與兩小過,引發大家的一陣嘩然,質疑會不會懲罰過重。兩者雖然是很極端相反的現象,一個是因為繳學費問題,一個是因為打賭NBA籃賽湖人隊輸贏問題。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這是媒体有報導的事情,那還有多少事情是沒有報導的。我們現在的大學高等教育是處在什麼樣的狀況。這些都是值得釐清的問題。

有很多的大學老師都會嘆息,現在的大學生程度跟以前的高中生一樣,研究生的程度跟以前的大學生一樣,反正就是降一級,這種說法也只是感嘆,應該不是這樣的事實。不過確實是有問題,但是問題是在那裡?其實筆者認為這是制度的問題,不是人的問題,老師和學生都很努力,只是修課的制度可能不是很合理,不合理的制度也影響了大家學習的效果。很多老師一定有這樣的感受,學生好像是被逼來上課,上課時一點兒也不積極,也難怪老師們要嘆息了。

教育乃是國家社稷的百年大計,以前大家對能進入高等教育學府的社會菁英,當然是給與更多的禮遇,政府補貼很多錢給大家學習,不過也會有相當的要求,諸如以二一或三一來督促學子們要多多努力,而且要在一定的年限修完所有的學分。在那個時候這些都是被視為理所當然,不過時代在變化,在實力掛帥的今日,文憑的光繯已經不再,我們現在高等教育的教學訓練制度卻沒有多大的改變,這也難怪大家看起來都覺得怪怪的,只是不曉得問題是發生在那裡。

解決之道,其實也不難,有些觀念要有重大的突破,其中之一就是導入自由市場的競爭模式,為了有更好的訓練課程,必然是高學費時代,但必需要有配套措施,例如:可無息貸款,等畢業後按個人的年收入繳款還錢,年收入在300萬以上者,除了本金外需還多一點的利息,年收入在100萬以下者先免還款,萬一這一輩子的年薪都未超過100萬的話,那就免繳一筆勾消。以上的制度實施需再精算,如此就可以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更好的訓練,也可以因應高學費時代的來臨。必需要付高學費,也使的學生能更加珍惜其所選的每堂課,反正有人繳了錢又想混,那就讓他繼續繳錢吧!讓自由市場發揮其應有的制衡機制。在高學費時代,學生也會要求學校提出更好的訓練課程。例如:英文聽講那門課修完後,英文的聽講能力可以像聽講中文一樣,可是兩個學分必需要繳20萬。不像現在,大家一起混,英聽修過了還是聽不懂老外在講什麼。

大學的訓練課程應該有兩種,一種是專業課程很貴,但訓練很完整而嚴格;另一種是業餘課程,修一堂課可能是幾百元就可以,完全是講授一般的知識,好玩就好,完全沒考試。所以,並沒有畢業這件事,只有結業這件事。這時導生制就很重要,不是只是聚餐花掉導生費而已,而是學生的咨商,引導學生知道一個完整的訓練課程需要修那些專業課程才OK。或許根本也沒有導生這回事,大家各別找老師咨商就可以,或者學校就有所謂的咨商專家。總之,高等教育應該是朝向更專業的訓邁進,在學制上也可以更加開放,讀研究所就是真正對研究有興趣和有這方面天份的人再去唸。誰說大學一定要修四年,學生一定要囫圇吞120~140個學分才能畢業。

趁著學生的溜鳥事件,剛好也有學生抗議學雜費高漲,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有更好的高等教育學習制度,因應高學費的來臨,就像地球公轉和自轉一樣,無息貸款的配套措施可能是台灣第二個烏托邦制度。

註1:全民健保被稱為烏托邦制度。

阿舍仔
2005/09/10

台長: 阿舍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