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23 13:00:20| 人氣5,8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臟血管相關檢測方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於心臟的檢查,不管在大醫院、小醫院、診所,或者健檢單位,都會有相當多的項目,很多人檢查完後,雖然報告上的每一個字都看得懂,卻還是不知道自己心臟或胸口不舒服的原因何在,心臟相關的檢查,至少也有二、三十種以上的項目,每種檢查都有它的特性、長處,以及實際上要診斷的疾病,很多不了解的人,會將許多報告拿到門診詢問,因為可能報告上看起來都沒有問題,但是醫師卻表示狀況很嚴重需要開刀,或者是現在診斷出的一些嚴重疾病,沒有透過之前的檢查及早發現,為什麼心臟的檢查,看不出心臟存在的毛病?嚴格來說,心臟的檢查,如果要細分,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檢查心臟的功能,心臟就像一棟很大的房子,有牆壁、門,而且還要有水、有電,房門也必須打得開、關得牢,才算是一棟齊備的房子,心臟也是一樣的道理,結構必須沒有問題,而心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將血輸送出去,跟車子的引擎一樣,在運作時,都需要能量,而能量就是由心臟上面的血管來供應收縮,收縮24小時不停歇的心臟肌肉血流,俗稱冠狀動脈,一般常見的心肌梗塞,出問題的就是供給心臟肌肉血液的冠狀動脈,另外有些人,雖然血管沒有問題,卻出現突然暈倒的情形,有時候問題並不在血管本身,而是電線出了問題,所以突然沒有訊號指揮心臟做跳動,其實心臟跳動的快慢,或是如何將肌肉有效率的收縮,將血液從心房推到心室,再推到全身的主動脈,其實需要很有節律、功能、協調的收縮,才能發揮心臟幫浦的功能,而這整個運作,便是由神經系統來做指揮,所以當神經系統出了問題,就會出現許多嚴重的心臟方面疾病,還有一個情況是,心臟很努力的收縮,卻無法發揮功能,心臟在收縮時,該怎麼確保血液能夠往前送,靠的就是心臟的瓣膜,就像房間的房門一般,只是這個房門是單向的,心臟就像有著出入口設計的房間一般,瓣膜能夠使血流很有方向性,且有秩序的從上游到下游,再流通到全身,所以一旦瓣膜因為任何原因出了問題,可能也會造成心臟的血流紊亂的流動,無法將血液輸送到下游重要的器官,例如腦部、腎臟、腸道,或是週邊四肢,導致許多人出現臨床上的症狀,包括四肢無力、頭暈,或是手腳疼痛...等等。

 

所以心臟其實是非常複雜的結構,血管的供血要很完整,神經系統的指揮要調度有方、很有順序,讓心跳在可以承受的跳動速度範圍之內,做很好的收縮,不能過快,也不能過慢,在運動的時候,讓心臟跳動快一些,因為需求增加,在晚上休息時,使心臟跳動減慢一些,維持基本運作即可,所以在整個心臟的運作方面,有相當多的因素在調控這顆人體最重要的中樞馬達,至於哪些檢查能夠觀察到這些因素,一般大家到門診,一定會做十二導程心電圖,它檢查的是心臟的神經系統、肌肉系統所釋放出來的訊號,這個訊號所代表的意思很多,從當中可能可以看到一些心律不整,或心臟擴大一些不同的訊號,但是它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的看到所有心臟潛在的問題,例如心律不整,心律不整就像地震一樣,當沒有地震的時候,可能偵測不出任何異常的訊號,等到地震一發生,心臟整個就亂掉了,可能會有跳得過快,或愛跳不跳的情況產生,使一些後續的問題一一浮現,所以如果要偵測比較不常發生的心律不整,患者勢必要做比較長時間的心電圖記錄,有一種方式是讓病患將機器佩戴在身上一整天,隔天再將機器拆下,也就是24小時的心電圖,俗稱霍特心電圖,好處是在佩戴的這一整天,每一分每一秒的心電圖,都會被記錄在機器裡面,不管是否有症狀出現,但缺點是,有些人在佩戴的時候,完全沒有症狀出現,等到機器拆下後,之前所感受到的不舒服才出現,也就是心律不整的時候沒有佩戴著機器,數據就無法被記錄下來,所以當機器記錄顯示一切正常,也不能排除心律不整發生的可能性,因為可能只是在佩戴當時,並沒有狀況發生,如果能夠長時間的記錄,例如腕式心電圖,或是坊間一些更長時間的心電圖記錄,就比較能夠抓取到真正不舒服的時刻,不過目前較長時間的心電圖記錄,健保沒有給付,需要自費去租賃更長時間的心電圖記錄器,對於少發的心律不整,可能需要支付較高的價格。

 

接下來是血管的部分,許多病人到門診,都會詢問醫師關於自己是否有心肌梗塞或血管方面的問題,想進行一些相關的檢查,有很多檢查都可以來評估心臟血管的功能,但是如果真正要觀察血管是否有阻塞,目前最精確的應該就是心導管的檢查,但是這畢竟是比較侵入性的檢查,它需要將一個很細的管子,放近心臟的大動脈裡面血管的開口處,並將顯影劑送到血管裡面,透過顯影劑,以及X光片的透視,來觀察血管的血流,以及在哪個部位血管的血流有過不去的狀況,可能血管本身有狹窄的情形,才能最正確的診斷心臟血管是否有阻塞,但是這個檢查對沒有症狀,只是想知道心臟血管是否有問題的人來說,風險似乎有點太高,如果檢查結果正常,但是卻發生手術相關的併發症,有點得不償失,所以有一些替代的檢查方式,間接的得到心臟是否有缺氧的證據,例如運動心電圖,模仿心臟運動時候的運作,觀察心臟的肌肉及血管,是否有供需失衡的情形,可是這紀錄的並不是血管本身,而是心臟肌肉的訊號,用大樹來比喻心臟,心臟的肌肉就像大樹的樹葉,心臟的血管就像樹幹或樹枝,樹葉要長的茂盛,輸送養分的系統就必須確實的將營養送到樹葉的末梢,一旦樹枝受到損害,無法達到輸送養分的功能,樹葉便會枯死,所以可以從樹葉的狀態來判斷樹幹的健康程度,而運動心電圖,就是讀取的就是樹葉放出來的訊號,透過這樣的訊號,可以間接知道供應養分的血管是否有狀況。

 

另外有些人會做時下很流行的斷層攝影,觀察鈣化指數,看血管是否有老化、硬度是否有增加,出現鈣化的情形,透過鈣化指數也可以推測血管目前的年齡,也可以得知是否有潛在的狹窄、阻塞情況,除此之外,斷層攝影透過將顯影劑送入血管,模擬心導管檢查,把心臟血管,透過顯影劑以及斷層的機器,用電腦的方式重組出來,從重組的影像便可以知道心臟的血管是否通暢,甚至可以觀察到血管內部是否有早期動脈硬化的情形,目前斷層攝影對心臟科來說,是診斷心臟血管狹窄程度一個很重要的工具,功能不亞於心導管檢查,而且也比較不具侵入性,基本上只要透過點滴,將顯影劑送到血管裡面,透過電腦影像重組就能夠得知血管目前的狀況。

 

還有一種方式是核子掃描,又稱為鉈201掃描,這種掃描根運動心電圖很類似,看的並不是血管本身,而是觀察核子醫學的藥物從血管慢慢的到達末稍心臟肌肉的情形,所以觀察的是肌肉的部份,透過顯影的方式,讓心臟肌肉的狀況更清晰,甚至可以之到心臟每一個地方的肌肉供血的狀況,或是血液不足的狀況是屬於輕度、中度或重度,如果有嚴重血流不足的情形,可能就會建議進一步做心導管的檢查,甚至是氣球擴張術、放支架,或者藥物治療...等等。

 

雖然有非常多的檢查方式可以觀察心臟的健康狀況,但是以以往的經驗看來,還是無法百分之百的偵測出所有狀況,以大樹來做比喻,雖然樹上的葉子都是泛黃的,但有可能是葉子本身生病了,並不是枝幹供給養分出了問題,這時候從檢查的影像可能會看到肌肉嚴重的缺乏血液提供養分,可是進一步做血管方面的檢查,例如斷層攝影,卻看不出任何的異狀,因為這種情況可能是肌肉本身的疾病,例如心臟肌肉發炎,所以要了解心臟功能是否有正常的運作,事實上無法單靠一個檢查就完成,有時候需要很多不同方面的檢查、評估,才能夠得到比較精確的結論,所以拿到心臟的報告時,還是要多詢問幾名專業醫師,甚至要再做一些相關輔助的檢查,才能做精確的評論。

 

如果心臟血館有老化的情況,必須要去推論原因為何,了解危險因子是否有得到控制,而危險因子包括本身是否有抽菸的習慣、血糖控制是否良好、血脂肪是否過高、血壓控制的情形...等等,這些都會造成血管提早老化,甚至產生疾病、阻塞,所以最主要的還是要將危險因子控制好,如果已經做了心導管檢查,甚至已經放了支架進行治療,打通血管的阻塞,也只是解決血管部分最嚴重的區塊而已,其他老化或是有疾病的區域,還是必須透過飲食、藥物,或是生活習慣的改變來改善,做整體的處理,可能才能夠預防後續心臟血管的相關問題。

 

除了心臟血管的問題,許多人對電燒手術、節律器也有一些疑問,關於這些手術,主要是針對神經系統的部分,也就是指揮心臟跳動速度及先後順序的系統,電燒手術其實也是心導管的一種,只是它處理的不是血管本身的問題,而是神經系統的問題,透過心臟電生理的檢查,可以發現一些狀況,例如在胚胎發育的過程當中,可能心臟出現一些異常的神經,造成心臟收縮功能異常,這時便可以透過這種心導管的燒灼術,將多出來的神經破壞掉,進而解決心律不整,或是異常的放電問題。

 

另外有些人有心臟跳動過慢的問題,神經節出現老化的情況,無法像過去對週遭的運動做出即時的反應,本來在運動時應該跳動的較快,但因為神經節的老化,導致心臟一直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轉速,沒辦法符合運動上的需求,這時候可能就會出現頭暈的現象,如果經過醫師評估過後,認為目前的神經系統,已經無法符合身體的運作,可能就會從鎖骨下的靜脈,置入非常細的導絲,放在心臟肌肉的某處,它是一個微電腦,可以感受心臟每一個跳動的情況,當偵測到心臟跳動速度過慢時,它便會刺激心臟,跳到足夠符合需求的速度,還有些人不但存在心跳過快的心律不整,同時也存在心跳過慢的心律不整,於是醫師在用藥治療過快的心律不整時,便有可能讓心臟跳動的過慢,這時候也會需要這樣的一個機器,在心跳過慢時,輔助心臟跳動到正常的速度。

 

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情況,在一些公共場合中,常會看到自動去顫器AED,當心臟出現很嚴重的心室心律不整時,心臟會完全無法將血輸送出去,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昏厥,需要人工急救,而在急救的同時,如果能夠利用比較大的電流,讓心臟像電腦一樣重新開機,將心律不整的情況停下來,通常病人很快便能甦醒過來,有機會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或治療,所以去顫器的功能,主要是為嚴重的心室心律不整做緊急的處理,另外有些人因為心臟的缺氧、老化,在家中就很常出現嚴重的心律不整,這時就可以透過皮下植入小型的去顫器,當出現嚴重心律不整時,它便會釋放一些電流,讓心臟回到正常的節律,預防猝死的風險。

台長: 陳冠群醫師
人氣(5,8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