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28 21:40:32| 人氣2,7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五月短評:大馬大選與世界公民/隱形的受害者/內地生留澳問題複雜/多元之夢的破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馬大選與世界公民

  這兩天,facebook上布滿了一片一片的黑色。馬來西亞大選結束,執政黨繼續掌權,不少馬來西亞人渴望政黨輪替的夢碎。由於選舉期間頻傳舞弊,大選結果被強烈質疑,55日選舉日也被視為「馬來西亞最黑暗的一天」,facebook上滿是黑色,不少港澳人也紛紛分享,表示支持。港澳人平時不特別關心大馬政情,但在社交網站卻被大馬的選舉氣氛感染。以我自己為例,facebook有好幾個經常互動的大馬朋友,其中更有記者、評論人,也因此,是次大選對我來說,不只是電視上的其中一則國際新聞,而是近距離感受大馬人的希望、憤怒、洩氣。不少轉貼的港澳人跟我一樣,是在facebook上了解事件,繼而受感染,而報章及電視報導反而是次要。

  這也許就是現今網絡世界滋養的世界公民意識。不必在同一個國度,不需要血濃於水的情感,經過一輪分享之後,發生在某個平時不算親密的國家的不公,可以令我們同仇敵愾。我們不是基於什麼民族情緒,而是基於社會公義,為另一個國家的事著緊。

  不過,當我們似乎已在網絡上成為世界公民,有些危險仍要謹慎面對:網絡熱潮來得快去得快,洗版現象容易造成資訊接收的疲累,網民關注問題的持久度,通常比傳統傳媒要低;例如當日網民也曾以印度輪姦案洗版,但一輪激烈之後,後來再發生更滅絕人性的案件(受害者是五歲女童),已很少人分享。另外,網絡資訊有時欠持平,像這次大馬大選,我雖然支持大馬人的變天渴望,但我也提醒自己我看到的多是大馬華人──而非馬來人──的意見。靠網絡做世界公民,優勢明顯,但仍然有其局限。

力報57


   隱形的受害者

   近日,坊間不少聲音反對政府把家暴列為須由受害人提告的半公罪,而焦點亦集中於受虐女性。而在日前的一個活動中,有律師及學者提醒:未成年人及老人受家暴威脅,也需要法律保護。

  由於未成年人沒有法律上的追究權,若家暴是半公罪,必須要有作為第三者的成年人作提告。然而,這個人會是誰?是他父母親的另一方,還是老師?假設父親是施暴者,母親會不會提告?老師又會否貿然捲入別人家事,告人家長?如是,誰幫小孩提告?老年人更是隱性的家暴受害者。他們雖是成年人,但在家庭中處於弱勢,不少也沒有獨立經濟能力。他們被打、經濟封鎖、言語虐待及限制行動自由,也時有發生。

  家庭可以是充滿愛與關懷的避風港,也可以是充滿暴力、害人至深的地獄。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華人社會中,家庭有先天上的不平等。 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要三從四德,子女也要從父母之命。這種環境有利於暴力的滋長,必須要由現代的法律來制止。另外,由於結婚生子已不是現代人的必然選擇,近年來,就是連相對開放的西方社會都力倡家庭價值,形成一股「反挫」(backlash)的保守力量,澳門社會也受影響。這股保守風氣間接令「維護家暴和諧」成為對家暴放軟手腳的美麗(但虛假)的借口──當有人對家人施以暴力,這家庭已沒和諧可言;我打完你一頓,卻跟你說為了和諧不要追究,然後還要繼續打,這是荒謬絕倫的事。

  家暴受害者不只是女人,還有老人、小孩,甚至成年男性。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到老,都有可能受害。完善《家暴法》,把家暴列入公罪,保護的是每一個人。

力報514

 

  內地生留澳問題複雜

  正當社會熱論應否讓本澳大專院校畢業的內地生留澳工作,中國社科院又公布新一年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報告中,澳門的整體競爭力上升,再次打進十大,但知識競爭力卻排到第76,顯示缺乏高等知識專才。再者,澳門的人力資源一直緊絀,讓內地生留澳工作,表面看來是有求有供,合理不過。

  然而,問題卻並非那麼簡單。首先,對此存疑的人,部分並不完全反對引入內地生,而是對澳門的外勞政策難以信任。過去十年,澳門新增了十多萬外勞,但相關政策仍是缺乏系統性與前瞻性,審核外勞太過寬鬆,也沒有退場機制,導致整個社會質疑:澳門的確需要外勞,但輸入外勞的量是否無窮無盡?輸入過程是否有嚴謹審批與前瞻計劃?有否針對不同專業領域作規劃?這些問題多年來沒有解答。好了,現在如果內地生留澳,本來已經不嚴謹的審批權變相落在大專院校手上,市民就更擔憂情況會進一步失控。

  另外的問題是,外勞問題不只是關於勞動市場,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更多的外勞為交通、住屋、社區設施帶來更大壓力,澳門如何承受?而更值得擔憂的是,生活問題會轉化成心理問題,而可能釀成社會衝突。近十年來,歐盟國家的政策持續開放,大量東歐人湧入英國,就引起一些英國人的排外情緒;在最近一次地方選舉中,立場偏激、大力反對移民的小黨英國獨立黨就乘勢而起,大有斬獲。至於美國白人同樣對大幅增長的拉丁裔(Hispanic)移民敵視,已是多年問題。這些例子說明,外勞與移民不只是帶來人口結構與就業市場的轉變,而可能有更深層次的社會文化矛盾,隨時造成敵視與衝突,要小心處理。

力報521

 

   多元之夢的破滅  李展鵬

  今天,非常吊詭地,澳門經濟越好,生意卻越難做。最近,議事亭前地的星巴克及荷蘭園的商務書店相繼宣佈結業,一個連外資都頂唔順的營商環境,說明了什麼問題?

  近幾年的急速變化中,有澳門人依戀街坊小店,也有澳門人寄望跨國、跨地域的連鎖店可以為沉悶的澳門帶來一點新面貌,甚至是多元文化。如果把外資粗略分成可親的及不可親的,書店與咖啡店應該還是屬於前者,那代表了一種優雅中產的文化氣息。而澳門一向書店稀少,也沒有咖啡店文化,因此星巴克與商務的進駐當年多少代表了一種可喜的變遷──我們雖然拒絕不了賭場,但如果經濟發展可以帶來更多書店及咖啡店,總也算不錯。然而,最近議事亭星巴克被業主拒絕續租,原址會變成港資化妝品連鎖店;至於商務書店則有傳是因人手不足,無奈結業。 

  澳門人的感慨,已經從告別街坊小店,發展到對連鎖店的悼念--是的,就算我們張開手擁抱連鎖店,也驚愕地發現澳門連帶著那麼一點優雅的連鎖店也保不住,而整個城市慢慢只剩下最庸俗的大企業。至於可以繼續在這城市的旺區生存的店舖,包括多到淹死人的化妝品店及藥房,多是為遊客而設,跟本地人生活已沒太大關係。

  雖然近年光顧那間星巴克的已有很多遊客,而商務書店的經營亦不算十分成功,但兩者的結業仍然甚有代表性。在經濟方面,這說明在澳門做生意之難,已不限於中小企,甚至連鎖店也受不了,這是非常病態的營商環境;在文化方面,這也說明澳門人寄望外資帶來不同文化的希望破滅。而澳門的宿命竟然是:經濟發展停滯時,城市很單一很沉悶;經濟發展起來時,城市劇變,但單一與沉悶卻以另一種面貌持續著。

力報 5月28日

圖片來源:《澳門日報》

台長: Pa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